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雯 《上海质量》2012,(3):30-31
3月7日上海市质量协会医药委员会年会暨上海市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学习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回顾了上海市质量协会医药委员会2011年的工作,指出2012年医药委员将全力推进企业实施新版GMP(良好作业规范),进一步落实质量受权人制度,提升制药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质协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沪上制药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受权人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贤畅 《上海质量》2010,(2):44-45
“2009年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日前揭晓,并在上海市质量协会会员大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全市共有14个项目荣获“2009年度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其中一等奖空缺.“宝钢一次冷轧荫罩带钢质量改进”等五项成果荣获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二等奖:“地区电网调度事故处理专家系统知识库的研究”等九项成果荣获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3.
《上海标准化》2006,(1):26-26
2005年12月27日举行的“2006年上海市质量工作研讨会”传出信息:“有效性”将成为“十一五”期间本市质量工作的关键词。会议回顾了2005年上海市质量管理工作情况,分组探讨了《2006年上海市质量工作要点(讨论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钱仲裘、副局长翁祖亮出席会议并讲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总工程师、质量管理认证处处长陈木楷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质量》2013,(10):27-32
《上海质量》杂志创刊30年了! "三十而立",值得回顾、值得总结,值得展望。 《上海质量》杂志创刊于1983年9月25日,她是上海市质量协会成立一年后创立的,由上海市经委主管、上海市质量协会主办,作为上海市推进质量工作的宣传喉舌,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上海质量》发展的30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见证了中国全面质量管理的30年;见证了上海以质量为生命,以质量取胜的30年发展。  相似文献   

5.
肖格 《上海质量》2008,(12):30-33
2008年12月10日,由上海市质量协会、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主办,主题为“应对挑战,聚焦质量促发展”的2008上海顾客满意论坛在兴国宾馆举行。上海市质量协会会长、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唐晓芬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方言 《上海质量》2014,(12):69-69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促进企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实现质量提升,成为各地质量协会的工作重点。上海普陀区质量技术协会在服务企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得到了企业的认同。举办专业知识培训和讲座。在前两年组织《质量发展纲要》《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培训的基础上,在2014年质量月期间组织开展《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4年行动计划》的宣讲,使参加培训的许多法定代表人和质量负责人明确了2014年上海市质量工作的总体要求、行动目标、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上海质量》2012,(9):20-23
在我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形势下,1982年9月29日,上海市质量管理协会成立了,紧接着,上海医药行业首家行业组织,上海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于同年11月23日成立。随着全市经济工作、质量工作形势的需要,上海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在两次变更名称、归属后,正式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专业能力最强,国内外质量活动最活跃、最丰富的上海市质量协会在医药行业重要分支组织——上海市质量协会医药委员会。30年来,上海市质量协会医药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药委")在市质  相似文献   

8.
《上海质量》2008,(10):23-23
改革开放50年,同时也是我国引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50年。按照《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关于“建立质量奖励制度”的要求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举办改革开放50周年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50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及中国质协和上海市2008年质量月活动的统一部署,经过上海市各行业质协、区县质协(工作站)、市质协各工作委员会和有关单位推荐,并经审定,上海市质协对10位上海市质量管理功臣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9.
20年前,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同志指出"质量是上海的生命"。2009年,有上海首份质量白皮书之称的《2008年上海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正式发布,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份由权威部门发布的针对区域产品质量综合情况的分析报告。2010年,在"大质量"理念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上海市质量状况出现了哪些变化?结合上海"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目标,全市质量宏观管理的内容作出了怎样的调整?透过新出台的《2009年上海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能够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今年9月,上海市质量协会成立30周年了。诞生于改革开放之际的上海市质量协会,始终与企业并肩奋斗,共同围绕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为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城市质量软实力,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值此上海市质量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讴歌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和加入WTO10年来在经济建设和企业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本刊将陆续编发一组"纪念上海市质量协会成立30周年"的特稿。欢迎广大企业以"企业与质量协会共发展"为题向本刊投稿。  相似文献   

11.
志谐 《上海质量》2009,(12):12-12
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质量协会委托,由上海市质量协会承担的上海地区全国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工作目前圆满完成。12月18日上海市质量协会召开了上海地区全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工作总结会议。市经信委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参与调查工作的上海市相关行业协会、区县质协和集团公司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继2009年发布全国范围内首份针对区域产品质量综合情况的《2008年上海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时隔一年之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再次牵头相关单位编制完成了《2009年上海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在上海"调结构、促转型"进入关键阶段的大背景下,全市总体质量水平有何变化?质量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本刊特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处处长黄肖强对报告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周太彤 《上海质量》2003,(10):12-15
9月27日召开的上海市质量工作会议,回顾了自去年10月以来质量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提出了今后三到五年上海质量工作新一轮发展的目标,并对质量工作取得卓越成效和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了表彰.  相似文献   

14.
《上海质量》2008,(9):24-24
改革开放50年,同时也是我国引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50年。按照《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关于“建立质量奖励制度”的要求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举办改革开放50周年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50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及中国质协和上海市2008年质量月活动的统一部署,经过上海市各行业质协、区县质协(工作站)、市质协各工作委员会和有关单位推荐,并经审定,上海市质协对10位上海市质量管理功臣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15.
2月29日上午,上海市政府召开2012年上海市质量工作会议。会前,本市举行了2011年度上海市市长质量奖颁奖仪式。会议要求以国务院颁布《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确立"建设质量强国"战略目标为主线,全面推进质量发展、建设质量高地、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将上海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质量高地"。  相似文献   

16.
志谐 《上海质量》2012,(10):11-12,2
2012年是上海市质量协会成立30周年,在传统的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市质协组织召开了质量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老质量工作者中秋联谊会"。上海市质协名誉会长蒋以任、任文燕,第二、三、四届理事会会长徐庆熊、张嘉宝、俞国生,以及副会长、老专家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第五届理事会会长唐晓芬主持。唐晓芬说,上海市质量协会30年的发展凝聚了各位老领导、老质量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回忆往事,历历在目。上海市质量协会是在我  相似文献   

17.
4月10日,上海市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揭牌仪式暨2012年上海市中小企业国际质量专题讲座在上海市质量协会举行。国际质量科学院院长梅塔,长宁区副区长杲云,上海市质量协会会长唐晓芬,上海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张立民等领导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揭牌.启动长宁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上海市质量协会共建质量管理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静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始终认为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区,必须把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2012年,静安区将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深入开展质量强区工作,制定区质量发展实施计划,进一  相似文献   

19.
《上海质量》2010,(5):49-49
上海市质量协会日前发出通知,2010年上海市质量技术奖及优秀项目开始接受申报。申报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30日。所有项目的申报材料应于6月30日前寄递至市质协质量奖励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总工会、团市委和上海市质量协会主办,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协办的2005年上海市“地铁杯”QC小组成果擂台赛的成功举办,对上海市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和全面质量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它充分说明了QC小组活动在科教兴市和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持续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