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我国全面推行的分税制改革经过多年的运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还带有许多旧体制的痕迹,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财政体制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亟待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有近ZO年的历史了。ZO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所有制结构改造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四个阶段,改革逐渐由分配关系上的调整深入到所有制关系上的改造。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之后,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纳入了如何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轨道;党的十五大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财产制度基础,即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抓大放小”作为实现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途径,开始…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税收调控的初步构想王则斌,王岩,郭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工商税制改革,改革后的新税制较好地发挥了税收调控的作用。但是,改革...  相似文献   

4.
中国,打响改革“攻坚战”——’9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回眸□黄欣晔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改革由“八五”期间侧重突破旧体制转向侧重建立新体制;由注重单项改革转向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由依靠政策推动转向主要依靠法制推动。...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财会》1996,(A02):90-9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亟待进行。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建立,关系到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6.
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既是保证当前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营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根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现状,目前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曾几何时,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状况已经严重干扰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一些人利欲熏心,肆无忌惮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丧心病狂地制售假药、假酒、“毒米”、“毒粉丝”、“毒油”,谋财害命;有的走私贩私,骗汇逃汇,骗税偷税;信用紊乱,商业…  相似文献   

7.
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改革,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且还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和  相似文献   

8.
董辅礽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理论贡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创新所有制形式特别是公有制形式;3.调整所有制结构,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应有地位;4.从宏观和微观两层面上改革国有企业。        一 董辅礽深深懂得要建立怎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它的特点、内容和结构应是怎样的,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实质性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但他认为,在搞了几十年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后再来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碰到的就是观念和理论的问题。一整套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9.
呼唤法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并且必须是法制经济,这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十四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已经建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可靠的法制保证。但是也应该看到,法律框架的建立还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法制建设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党和国家就十分注意经济法制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经济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数量最多,最重要的一个法律部分。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中,有近一半是经济法律。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制定有关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方面的法律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制定了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21个。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必须明确提出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环境的新任务。 首先,我国已经颁布的经济法律、法规,虽然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要求,但是,其中不少规定还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把党的这一主张变为国家意志,用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为了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必须对已有的经济法律、法规加以修正,清除已有法律、法规中体现的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烙印,使这些法律、法规能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起促进和保护作用,使我国建设与市场  相似文献   

11.
对高等教育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考齐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在认识上的深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这一重大变化,也会对...  相似文献   

12.
《数据》1996,(4)
“两个转变”呼唤统计改革──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李京文本刊记者阎明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的经济要实行两大转变: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面对两个转变,统计应该做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我国财政预算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究善和发展,财政体制改革逐渐向构健公共财政框架迈进;作为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也随之深入展开。但是目前部门预算改革尚在不断深化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预算管理体制仍须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我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迈进,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全球化过程当中,始终重视吸收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不断地改革自身的会计标准,已经形成了企业会计标准的框架体系,在所有重大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了一致。中国会计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探索出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道路,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已经明确在财税、金融、投资、外汇等重大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措施推出并取得重大进展之后,今后几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由此推向了改革的前沿阵地,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体方式的经济形式,靠市场调节经济运行,推动经济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初步建立,有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督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坚持依法审计监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世界》2006,(11):18-1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金祥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而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但是。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这项改革仍不到位,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还很多。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30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为基本线索,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重点探索改革开放的目标;二是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到本世纪初,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三是从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来,改革进入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会计之友》2005,(3):F002-F002
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全球化过程当中,始终重视吸收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不断地改革自身的会计标准,已经形成了企业会计标准的框架体系,在所有重大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了一致。中国会计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时也探索出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道路,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