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出口退税是国际通行的提高本国出口货物竞争力的一种手段。2003年10月,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主要内容是按照“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自2004年元月1日起调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对欠企业的出口退税款,中央财政从  相似文献   

2.
马洪范 《中国金融》2005,(20):25-26
2004年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一举解决了累积多年的“欠退税”问题,但也引发了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客观而全面地分析出口退税行为,立足于现实,着眼干发展,进一步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已成为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出口退税制度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制度是国际惯例,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实践表明,出口退税政策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外贸体制改革和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过多年的运行,退税制度也逐步显现了一些现行体制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出口退税资金无法及时到位,欠退税问题十分严重的问题,已经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和对外贸易发展,给国家财政、金融运行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4.
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理顺出口退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出现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国内经济大幅度下滑的背景下,改革和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是完全必要的。鉴于当前我国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财政负担机制和出口退税预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行出口退税零税率、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出口退税支出、改革出口退税预算制度等措施,既是新时期理顺政府间责权利关系、提高政府效能的基本要求,又是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外贸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5.
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四川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外贸体制改革,保持外贸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此次改革的原则是:新帐不欠,老帐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五个方面: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中央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收人增量首先用于出口退税;建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新机制;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其中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和财政分担比例是此次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是在我国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出口欠退税问题越来越严重,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的背景下所进行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对货物出口下调退税率和实行有差别的结构调整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约降低3个百分点,加快了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步伐,有利于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通过对财政税务部门及几家出口企业调查看,实行出口退税改革利弊共存,给外贸企业、地方财政及国库管理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子栋  陈慧 《财政监督》2004,(10):60-61
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中国累计出口退税款高达2477亿元,而2003年这个数字突破3600亿元,如此不断累积的巨额退税欠款给中央财政带来更大的还款压力。长此以往,中央财政通过出口退税来降低出口企业的商品税负担以提高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将大打折扣。此外,为了解决出口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不少银行为出口企业开办退税账户托管业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但由于出口退税款并没有实际到位,很多企业根本无钱还贷,银行出现新的呆坏账,出口欠款间接增加了银行新的负担。出口退税机制的不合理造成中央财政背负巨大的财政负担。出口退税中退还的增值税属中央地方共享税种,由国税局征收,对地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1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又进行了一次结构性调整。具体措施包括: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欠退税款中央财政从2004年起采取全额贴息解决;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为17%、13%、11%、8%、5%五档,平均下降约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汇管理》2004,(6):54-56
今年元旦起我国改革出口退税机制,调整退税率。面临这一新变化,各地企业积极应对,如调整出口产口结构,切实加强企业管理,降低出口成本等。本栏目特别编辑一组章,介绍各地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出口退税在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某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政策采取各种手段骗取出口退税,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弱化了出口退税的杠杆作用。本文从当前我国出口骗税的特点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增值税制度、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体系、建立协调机制和加大惩治力度等治理出口骗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庆臣 《税务纵横》2003,(12):72-73
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的重大调整,除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结合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及确定了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等四项政策外,最主要的是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按现行出口结构,这次调整将使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牛哲 《税收征纳》2005,(5):13-14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机制。为了加快出口退税办理,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出口企业应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907天内,持出口货物报关单(退税联)、认证通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外贸企业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属文件规定范围的出口企业在申报时必须提供),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申报手续进行退税申报,逾期未申报的,除另有规定者外,生产企业一律视同内销补税,外贸企业不予退税。  相似文献   

13.
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货币市场》2004,(12):24-25
文章介绍了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实施效果,通过分析出口退税分担机制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改进退税分担方案及实现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并进一步探讨了出口退税率继续进行结构性下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税务纵横》2003,(12):28-29
鼓励出口企业扩大产品出口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退税作为国际惯例,对扶持出口企业发展,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税制改革十年来,山东省的进出口税收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省国税系统工作中心,从抓管理入手,健全体制,完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出口退税政策,积极推进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牢固树立眼务意识,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当前出口退税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丹丹 《金卡工程》2010,14(10):242-243
出口退税促进外贸出口并能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出口退税经历了若干次改革,目地在于通过退税制度改革促进我国企业出口发展、完善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但与国外成功的退税制度相比我国出口退税制度仍存在较多缺陷,本文基于对缺陷的揭示提出一定的改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6.
出口退税是指一国政府免除出口货物应征的间接税或退还已征的间接税,是世界上通行的鼓励本国货物出口的国际惯例。我国对出口货物全面地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已有15年的历史,其对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已被人们所认同。但出口退税有多种管理方法,由于出口企业的性质不同、成立的时间不同、有无进出口经营权,  相似文献   

17.
出口退税是一项财政激励政策,但旧的退税机制,暴露出许多问题,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出口退税范围不足,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外贸企业效益降低,同时骗税偷税问题严重。建议调整中央与地方分担机制,制定健全的出口退税法律、法规,扩大出口退税范围,以增值程度和技术含量程度设置产品出口退税率,推动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优化企业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并且综合治理偷税骗税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税务》2010,(2):61-61
2008年8月至今,我国政府已先后七次上调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政策在有效刺激出口的同时,也成为了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之一,并使得企业对出口退税政策的依赖程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WTO允许一国采用出口退税和出口信贷的形式支持出口,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尚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从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的征管等方面入手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减税降费的背景下,出口退税能否助力中国出口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本文基于2004~2015年中国微观企业和产品层面数据库,考察了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稳健地表明,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了显著的积极效应,这一正效应在外资和民营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和直接出口企业中更为显著。出口退税有助于改善企业出口和利润绩效,进而促进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创新活动,最终促成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区分不同行业、地区、企业等实施差别出口退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