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地勘单位(企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希凯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6,9(1):4-10,35
文章作者认为发展战略的制定是地勘单位(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管理的首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地勘单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并指出了制定发展战略要端正指导思想和坚持正确原则,发展战略的选择要有远见卓识、切实可行。最后论述了实现发展战略必须着重抓好的几个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泰之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0,3(12):12-14,11
本文认为地质工作在十年改革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地质工作呈现萎缩趋势、工作质量下降、队伍不稳定、地质工作外部环境差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国家制定促进地勘产业发展的政策,把“抓管理上等级”提高地勘单位素质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地勘单位的改革措施必须考虑地勘工作特点、承受能力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4.
论地勘单位潜亏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恩子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23(5):48-50
造成地勘单位潜亏的原因主要有:(1)单位领导的短期行为,(2)考核指标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3)经营意识薄弱,草率签定合同,(4)核算方法不灵活,盲目实行权责发生制;(5)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薄弱,企管人员素质低下;(6)上级单位审计监督不力.减少或遏制地勘单位潜亏现象应从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意识、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入手,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完善考核机制,使地勘单位轻装上阵. 相似文献
5.
赵文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12):33-37
对2007--2012年地勘行业代表性发展数据作统计分析,总结出属地化地勘单位发展的十个特点:回归主业趋势明显;商业性勘察市场空前繁荣;工程勘察与施工业市场稳定;矿业开发收入和矿业权转让收入明显减少;资质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省级地勘基金发挥重要作用;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包袱重;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勘查施工及科研能力弱;内部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对属地化地勘单位发展的七点启示: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坚定发展地质勘查主业;高度重视工勘与施工市场;积极发展地质延伸产业;大力加强资质建设;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保持地勘队伍的合理规模;改革不宜搞“一刀切”。 相似文献
6.
张国培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9,12(6):8-12,27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并结合地勘单位当前实际情况,阐述了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了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着重提出了地勘单位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余永佳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1,4(10):10-12
文章认为地勘单位“小而全”的结构,是近年来难以走出资金短缺困境和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只有组建和发展地勘企业集团,创造有利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环境,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给地勘经济注入强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罗翔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2,15(7):31-34
文章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对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地勘单位信息化的现状,提出了地勘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及其推进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希凯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1,4(12):1-8
本文认为地勘单位是地质勘查业生产关系的落脚点和生产力的所在。要完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必须以增强地勘单位的活力为中心环节。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增强地勘单位活力的措施和办法。一是积极创造外部环境,在宏观控制、社会制约、市场条件等方面,为搞活地勘单位提供有利的条件;二是加强地勘单位内部管理,从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加强核算、管好资产资金等方面完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0.
谢丽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23(2):45-47
财务风险是资本价值经营的必然产物,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及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的微观因素而产生的。地勘单位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要采取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充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做好预算管理、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孙克景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3,16(10):36-37
地勘单位实行基地管理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文章分析了事企不分的体制下地勘单位与地勘企业存在的矛盾 ,着重阐述了地勘单位实行基地管理的前提条件、前期准备工作、基地管理运行效果及基地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钱丽苏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3,16(5):30-32
国外地质勘查组织一般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从事国家地质调查的组织 ,另一类是勘探公司。文章分析了国外地质调查机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论述了国外勘查公司的组织模式、管理机构、勘查组织的形式和类型、决策方式、勘查程序等 相似文献
13.
张仲全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18(2):30-31
搞好商业性地勘工作,必须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注重科技队伍建设,解决好勘查资金问题,转变找矿机制,建立新的矿业开发体制,找准结合点,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地质勘查业改革的实际 ,将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 ,认为目前是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 ,是企业化改革成败的关键时期。文章论述了处于这个时期的地勘单位内部事企分开 ,企业重组的四个基本特征 ,指出地勘单位事企分开运行只是过渡阶段 ,必须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积极稳妥地进入企业化阶段 ,才能求得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视角下地勘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勘单位是计划经济形成的产物,当前的地勘单位仍处于转轨变型、事企分离的关键时刻,而作为企业管理重要核心内容的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畅通运行的首先条件.应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当前地勘单位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地勘单位现状的以内部控制管理程序、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活动内容与方法三维一体、相互融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促进我国地勘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实现目标以及方法措施的飞跃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地勘单位改制转企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地勘单位分配制度已经明显不适应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加深对地勘单位分配制度的认识 ,探索建立一套适应时代要求的、符合地勘单位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 ,对于进一步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谢建嘉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10):43-4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自觉运用和创新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地勘单位必须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实现科学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唐袆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2,15(7):46-48
文章认为 ,当前地勘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着职业生存风险、内审人员与内部关系风险、财务收支审计风险、基建项目预决算风险、干部任期经济责任风险、效益审计风险等。针对这些风险 ,文章提出了七项内审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徐飞鹏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4):12-15,54
作为地质找矿的主力军,地勘单位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多年的不懈努力,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的蓬勃开展,地勘单位已经站在了一个谋求跨越发展的崭新起点。地勘单位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跃,还有许多躲不过、绕不开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去克服和解决,具体就是必须要处理好体制与机制、发展战略与战略支撑体系、突出主业与多业并举、争取政府项目与开拓市场项目、地质科研与找矿突破、外部环境与自身建设、发展速度与运行质量、改革创新与和谐稳定、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监管与服务等十个关系,加大解决突出问题的力度,持之以恒,扎实工作,从而不断地把地矿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