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请对村社干部多一些理解现在,有些农民群众,对村社干部不但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而且认为:“土地到户不靠你,大小事情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来解决就骂你,你来硬的就告你,要钱要粮不给你。”我们认为,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对的,应及时予以纠正。我们应该看...  相似文献   

2.
说“难”     
一位三番五次要求从乡镇调往机关工作的同志诉苦说,现在的村民“有吃有穿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出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了要骂你”,基层干部难当哟!该同志的话不能说全无道理,现在,左的那一套不能搞了,要凭“三寸不烂之舌”,把党的政策、上级精神化为千家万户的自觉行动,组织群众干一番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业,自然不会一帆风顺,无怪乎时下不少大中专毕业生信奉“人往高处走”的处世哲学,视下基层为畏途,也难怪一些同志下到基层后,“一年干、二年看、三年要求调机关”了。  相似文献   

3.
“有田有土不靠你,有吃有穿不求你,走东走西不理你,出了问题来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此顺口溜据说是包产到户以来,一些地区干群关系紧张的真实写照。我在四川省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工作的时候就亲历过类似的干群紧张的情形,荣幸的是我也亲历了干群关系由紧张到缓和到融洽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湖北日报近日载,黄梅县在公开选拔局级单位—把手的时候,将通过公开选举程序产生的县财政局局长、水利局局长、劳动局局长和县一中校长的人选名单,再交给县内各新闻媒体公示,让广大群众评判。黄梅县的这种敢为人先将局长“乌纱帽”交给群众掌握的作法意义深远,值得称道。坦率地说,现在不少干部只怕他的上司而不怕他的群众,至少不是很怕他的群众。究其原因有两条:一是其头上的‘鸡纱帽”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戴与不戴、戴大截小完全由其上司决定,群众管不着;二是对干部的评议工作只有少数人参与意见,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反映不上去,…  相似文献   

5.
干部为群众办事,要多看群众的“脸色”,因为群众脸色实际上是反映干部工作好坏的一面镜子,也是正确评判干部政绩的“显示器”。群众的“脸色”好看时,说明你的决策和言行是正确的,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就高,工作劲头就大;相反,当群众的“脸色”不好看,说明你在某些方面肯定有失误,或者是决策不当,或者是处理问题有偏颇,或者是忽视了群众利益。干部决策水平的高低、自身行为的公正与否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与群众关系的亲疏等,都必将在群众的“脸色”上得到充分显示。看群众“脸色”行事,是一种务实的作风,是秉公办事的前提,更是凝聚人心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今年,河南省对全省农民免征农业税,并通过“种粮补贴”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然而笔者最近在河南省扶沟县发现,面对这一“惠农”政策,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免征农业税,就等于“种地白种”,种田农民当然拍手称快,而更高兴的则是那些“不出力不流汗,不用投资不种田,不怕天涝不怕旱,不管庄稼丰和欠,别人种地他收钱”式的“假农民”。这些人有的是端着“铁饭碗”领着工资的干部或教师,有的则是“拳头硬、兄弟多”有权有势的“钉子、难缠户”。这些人在村里调整土地时,想方设法优先承包了数亩责任田,然后再转包给人多地少以种地为生…  相似文献   

7.
有感而发     
离开群众 死路一条   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是鱼水关系,活鱼水中游,死鱼水上漂,离开了农民群众就是死路一条。令人忧心的是,个别干部却忽略了这个关系,“吃白了养胖了,大爷大娘全忘了”,他们或高高在上拒群众于千里之外,或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身入基层而心不入,就像是下井的葫芦,从上面看下去了,从下面看还在上头。现在干部下乡鲜有进门喊大娘、进院抄扫帚、进屋找水桶的,也很少看到促膝谈心于炕头、握锄劳动到田头的情景。相反,有的干部见了群众躲着走,惟恐农民扔出几句不中听的话来噎着,提出不大不小的问题难着。这样的干…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西亚”管理中至少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一是强迫以资代劳c部分村委会年初不尊重农民意愿,将每户全年l需出工量折算成现金数额,要求农民以现金形式支付给村委会,每卜劳力少则200元,最多的达a则无,不交齐不准外出务工,对此群众难以接交二是用工不公开,不公平。由于少数村组干部优亲厚友缺乏监督,在收以资代劳款时随意表态,张口优惠,厚此薄彼。记工时同样是记多记少干部说了算,管理极不规范,造成有的农户连年超额完成任务,有的农户连年无法完成。三是“两工”挪作他用。少数村组在平时向农户派饭,以记工抵付…  相似文献   

9.
1995年初,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各村村民委员会换届过程中,发生了几起农民群众以反映村组干部问题为由的集体上访事件。区领导班子在疏导矛盾的过程中,发现群众集体上访的原因在于:村民参政议政渠道不畅,党员、群众对党支部和村委会涉及全村群众关心的村组事务不了解,要求增加工作透明度;村组经济管理混乱,尤其是财务制度不够健全,造成少数干部贪污挪用公款、挥霍浪费、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群众对干部不信任,不放心,要求加强经济管理;村务不公开,致使少数干部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群众要求规范村组管理制度;村组干部作风不民主…  相似文献   

10.
人人都说乡镇干部难当,但乡镇的工作终归要有人去干。那么乡镇干部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做好当前的农村工作?笔者认为,乡镇干部要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于学会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一、注意选择场合在农村与农民、村民代表沟通,需要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场所。不同的场所,给人的感觉不一样。比如,有些人谈事情,考虑到有威严,往往选择派出所。群众对此很反感,因为在农民群众心目中,派出所是关坏人的地方,我没有犯罪不应该去,你叫我去,就意味着我已经犯罪了。这样一下子就拉大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距离。相反,如果选择一个与谈话对…  相似文献   

11.
民主发生有一个需求与供应的问题,公推直选反映出组织上对群众在支部人选参与权需求的供应反馈机制,这样的机制令群众感到了真民主。 8月10日四川省委组织部召开的“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研讨会上,四川省委组织部特约研究员李羚作了《见证开放的基层党内民主——花庄村公推直选支部见闻》的发言,并提交了报告。 四川省委组织部一处徐其斌处长向记者坦言,我们开展村支书的直选,不仅要选“好的干部,而且要选好的任期目标”,“要给群众真正带来实惠,你说(在任期内村民)要增收两百,(只增收了)一百就过不了关”,有条件的地方我们都要求先试点,后推行,“以人民的满意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水和电是农业的根本命脉,唯其地位重要,只要大权在握,便常常会滋生不正之风,成了“跑马的水,耍猴的电”,吃拿卡要处处有,农民苦不堪言。农民子女办婚事,要是不孝敬管电的,中途停电,叫你“好事多磨”;管电的关系户,可以常年用电不掏钱,一句“电路消耗”便摊派到了农民头上。田里的作物渴弯了腰,要是不给管水的送礼,休想闸门打开。为了农民一年的收成,村组干部只能忍气吞声。给农民摊份子钱,有的村组还留有“吃喝田”,每浇一次水,管水的吃,跟水的吃,村组干部吃。吃的越多,农民头上的负担就越重……。管水的人还得意地说:“闸门一开,黄金万两。”群众气愤地把他们称为“水霸电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笔者由于工作关系,走访了一些农村。在与农民接触中,他们常评论起有关乡镇干部的下乡驻村情况。有不少农民说,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但也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如此长期以往,是有害于党群关系的。为此,他们提了不少意见,归结起来,主要有五方面看法: 一是下村少,深入农户谈心更少。农友们反映,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有的乡镇干部认为一“包”了事,只要计划生育、征粮、征兵等硬性任务不落后就行;有的到村不到户,转一圈就走;有的即使到村,也只找村干部了解,很少找群众;有的到村不过夜,  相似文献   

14.
莫把“联系点”当作“宴席点”党政机关干部在乡村建立"联系点"给农民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为新时期的农村工作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在一些地方,某些干部的联系点却成了"宴席点",群众对此很有意见。少数干部下到"联系点",名义上"扶贫"实际上"...  相似文献   

15.
常听一些村组干部这样抱怨:“我们操心费力地为群众办事,群众有时却不理解我们的苦衷。”我不禁要反问一句:“作为一名村组干部,你是否理解了群众?”我看有些村组干部得不到群众的理解,重要的一条是,他们根本不理解群众。比如有个村在征收提留款时,要求群众在5天内交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出现了农民思想多元化,行为自主化,职业多样化,活动范围流动化的新特点,给村组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使得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对此,江苏省射阳县阜余镇一支活跃在农村中的群众自治组织“农民道德评议会”,给农村工作撑起了一片艳阳天。早在七十年代,该镇西圩村,有个不孝顺的儿子,不赡养老母,还经常谩骂老人。母亲无奈告到大队。干部教育不听,依法惩办又不够。当时的大队书记苏广福思考再三,决定采用“蛮猪蛮杀”的办法,集中全大队的老党员、老干…  相似文献   

17.
最近到农村调查“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情况,看到农村基层干部正在进村入户征求意见。干部们普遍反映,了解到不少真实情况,但感觉群众还有许多知心话没有说出来。不少农民则反映,这次学教活动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反映意见的机会,但对干部们能否认真对待表示疑虑。这说明农民表达意见的渠道还很不畅通。报纸上曾刊发题为《乡党委书记含泪上书,国务院领导动情批复》的报道,给人最深的体会就是报道中的乡党委书记是不得已才上书,代表自己、代表农民反映意见和建议的。为什么只有国务院领导批复后问题才得到解决,而反映问题的乡党委书…  相似文献   

18.
日前,驻某库区下派干部的住处被盗,丢失的物品有高压锅、煤气灶等。人们在痛恨小偷胆大包天之余,对驻村干部名曰驻村实不见人的“空城”做法也大有怨言,甚至有人高呼“丢得好”。下派干部驻村包扶,帮助开展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表现。从报刊电视中,我们了解了许多下派干部珍惜这一时机,在所驻村安营扎寨。全身心地为群众献计献策做实事的动人事迹,他们被群众誉为“贴心干部”。但也有少数下派干部把行李扔在所驻村后,人却高高在上,住处成了“空城”。这样的干部忘记了自己的职责,群众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少数不法…  相似文献   

19.
时下,有一些机关干部在转变作风、深入农户的过程中,既不带上笔和本子记下民情,也不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群众戏称这些干部为“三不动”,即不动腿,不动嘴,不动手,真可谓两手空空,一身轻松。对此,群众很反感,称这样的干部为“甩手官”。干好农村工作需“三勤”,就是勤动手,勤动嘴,勤动腿。勤动手。干部下村入户的目的是为了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而不是下村旅游观光,呼吸新鲜空气。因此,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听到这样那样的反映。面对这些问题和反…  相似文献   

20.
许多农民反映:光有好政策,没人去落实;不怕政策狠,就怕不平等;中央政策到农村,层层打折走了神;农村政策是“正经”,“歪嘴和尚”念不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