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中国的行政干部级别划分,乡(镇)干部属级别最低的干部,也是最基层的干部,因而人们常说,乡(镇)干部级别低,待遇差,最辛苦。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还有一级没有级别、不是干部的干部———村干部,实际上他们才是群众心目中的基层干部。他们不拿国家俸禄,却干着党和政府的各项基层工作;虽不像国家干部那样每天按时上下班,但起早贪黑地工作是常事;上级政府的各项工作,最后大都是落实到村这一级干部来完成;理论上讲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实际上村两委(村党支部和村民委)上要对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完成各项行政工作和…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光泽县寨里镇的山头村,是南平市“小康建设先进村”,党支部是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又被列为全省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谈起这些成绩,村干部的体会是:村级工作事事与群众相关,要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群众会。群众会开好了,事就好办了。那么,在乡以上干部嫌会多,给群众开会的干部叫“开会难”,农村群众喊“会荒”的呼声中,山头村的群众会是怎么开起来的呢?想解决“会荒”,就要开群众爱听的会山头村地处闽赣边界山区,全村33.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6万亩,其中毛竹面积8000亩,有…  相似文献   

3.
张晓东 《乡镇论坛》2014,(17):16-16
“同志,我想问一下重度残疾人领取补贴该怎样申请办理?”“同志,我们这边的水渠垮塌,现在没有水没法插秧苗,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下吗?”5月14日上午8点,在四川省阆中市柏桠镇裕龙场上,正在赶场的群众纷纷来到柏桠镇政府的政务动态服务点前向镇干部咨询相关惠农政策,向镇干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柏桠镇党政办、劳动保障、计生、民政、信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临时搭建的大棚里为群众办理各种手续和接受咨询。  相似文献   

4.
笔者日前走访了一些村组的干部群众,据他们反映,现在乡(镇)干部下村也洋起来阔起来了,大多数坐出租车,车费都由所到村报销。有一个村搞支部改选,乡里有关干部去了三次,报销车费达300多元。群众说,取消了招待费,冒出个坐车费,负担还是降不下来。下基层是乡(镇)干部工作的主渠道,是徒步、骑自行车,还是坐出租车,应根据自身条件,在不增加基层经济负担的前提下量力而行。过去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干部下乡都是徒步而行,他们走一处,歇一处,和群众一起喝大碗茶,吸自制烤烟,说心里话,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5.
时下,正值粮食收购季节,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卖粮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务院《粮食收购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乡(镇)、村干部不得在粮食收购现场坐收扣缴统筹款、提留款。朱基总理视察安徽时也说,代扣村提留、乡统筹是不对的,粮站没有这个任务,政府也不应该给它这个任务。然而,一些乡镇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乡村干部仍然在粮食收购现场“现场办公”,坐收扣缴乡统筹、村提留,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农民卖粮的积极性,也伤害了农民群众的感情。因此,乡(镇)村干部要认真学习《粮食收购条…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村干部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退职后无安排等后顾之忧问题,影响着村干部的积极性,这是我们从事农村工作同志应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应当正视的现实建湖县共有18个乡(镇),408个村,享受定补的村干部1640名,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有一定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他们站在第一线,带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走共同富裕道路;既要批“大事”,又要处理“难事”,不愧是党的农村基层工作中的一支中坚力量。然而,他们任职时从群众中来,退职后回到群众中去,端着“泥饭碗”,收入水平低,辛苦程度大,经常被一些后顾之忧问题困扰,不同程度地影  相似文献   

7.
村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村干部不可能像国家干部那样完全依靠党委、政府的权力与权威来开展工作,那么,村干部靠什么来治理村庄呢?笔者依据自己20余年的农村工作经验.提几点看法: 得到政府支持是成功的前提 为什么一些治村工作要依靠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直接参与?首先,乡村是熟人社会,村庄治理也都需要村民支持.因此,一些村干部不好出面解决,但这些工作又是必须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李自发  张翔 《乡镇论坛》2014,(35):35-35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民奔富路,干部先迈步”。这是甘肃省玉门市黄闸湾乡农民致富的真实写照,村干部带好头,群众跟得上。近几年,黄闸湾乡着重培养大学生村官,利用村干部到乡上开会的机会,每次都留足2个小时的时间对村干部进行科技培训,目前,黄闸湾乡已培训村干部8期、40余人次,使每人掌握了2—3门技术,果树管理、蔬菜大棚、家禽养殖等成为热门学科,这些“科技村官”又以各种形式在村里举办了科技培训班20余期,培训群众上百人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
在村级组织建设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平日里一些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村干部,没有得到部分群众的理解和同情,反而遭到误解和埋怨,甚至还会招致指责和诬告。一些干部因背上了“黑锅”而情绪低落,无心工作,严重影响了村级工作的正常开展。那么,这“黑锅”,乡村干部到底是怎样背上的呢?一、政策宣传不到位,思想工作欠深入,群众对村干部执行政策的水平、尺度产生怀疑。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而具体到农民这一级,则知者寥寥。因为村干部大多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既要顾大家又要理…  相似文献   

10.
现在 ,不少乡镇都宣称村村消灭了招待费 ,但据部分农民反映 ,有些村吃喝招待费并没减少 ,这是咋回事呢?原来 ,有些上级部门要求干部下村吃“派饭”、“便饭” ,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 ,管得不严、抓得不死 ,个别馋嘴干部因此常常能借工作之便在村里“小酌一杯” ,这是问题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村财务却是要对群众公开的 ,并且不允许出现招待费。这可难坏了村干部 :对上不招待一下得罪不起 ,对下公开招待费又遭群众反对 ,怎么办?先“悬”着吧 ,于是就出现了“悬账”。这些“悬账”审计审不出 ,公开栏里见不到。对于公款吃喝的账目怎能一“悬…  相似文献   

11.
据近期的《乡镇论坛》报道:陕西省旬阳县麻坪镇在2004年村级财务决算和干部报酬兑现中,一改以往村干部报酬由镇党委政府说了算的做法,推行镇对村补贴与各村主导产业建设任务完成比例相挂钩,报酬确定由党员群众评议打分确定的办法,从而促使村干部不再只是看上面眼色行事,进一步摆正了基层干群关系。这种办法好,好就好在既客观地评出了每位村干部的实绩,也通过群众评议使村干部不敢轻视群众利益,使他们直接感到群众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如要当好村官,按劳取酬,就必须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服好务。过去那种一味眼睛向上的作风已经行不通了。这种…  相似文献   

12.
干部没来盼干部,干部来了怕干部。"前不久,笔者在农村搞调查时,经常会听到一些农村干部说这样的话。一个盼,一个怕,这的确是出自农村不少乡、村干部的肺腑之言,他们毫不掩饰地道出了睐盼望干部下基层、又怕干部来农村的迫切心愿和失望心态。要说盼,群众是一盼干部送政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基本完成,干部离任审计正在展开。然而,笔者在审计时发现,个别乡、村干部的离任审计存在着“离得太早,审得太迟,结果太晚”的现象,存在着“走马观花”苗头。离任审计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从源头和机制上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洁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眼下,又到收乡统筹、村提留的时候了,每当这时,我们的一些乡、村干部不是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工作方法,而是习惯于利用高音喇叭“高空”作业和宣传车“流动”作业。据某村村民讲,一位村干部曾在大喇叭上大呼小叫:“不管你情况怎样特殊,怎么困难,限你几天内必须交上,否则,于部就要砸你的门,撬你的锁,拉你的东西。总之一句话,就要上门‘突击’你,到时候别说咱干部对你不客气”——听起来简直令人不寒而栗。“突击”固有实效,干部费了很大的劲,总算把款收得差不多了,但却损害了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寒了群众的心…  相似文献   

15.
地处苏北里下河水乡的江苏省高邮市甸垛镇,在农村工作中暴露出来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定购任务难落实、上缴提留难兑现、计划生育难开展、宅基地矛盾难协调、征兵指标难到位、民工任务难分解、干群关系难融洽等,这“七难”问题日益突出。村干部说“官难当,事难办”;群众则反映当干部的“张口就罚,闭口就要,嘴里吃着,袋里塞着。”面对难题怎么办?该镇决定以财务公开为切人口,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百姓吃的是盐和米,讲的是情和理,事实说明,并非群众“难侍候”,关键在于要牵住“公开”这个“牛鼻子”。当初甸垛镇不少农民对村组…  相似文献   

16.
蒋曙辉 《乡镇论坛》2009,(13):26-27
常昕人抱怨说,村干部既无权又无钱,真是难当,这说明这些村干部工作方法尚待完善。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一个村干部,本应是地方群众的“领头羊”、“火车头”,要想取得群众的信任,靠的并不是权和钱,而是个人能力和人格的感召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威信。有的村干部在当地“说话极没分量”,开展工作举步维艰,而有的村干部“一言九鼎”,威信极高,这种威信到底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2月9日下午,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腰古塘村活动中心会议室里,镇纪检、监察干部和该村群众代表、村监委会成员共20多人围坐在一起,认真核对和评议村干部“记工簿”上的工分情况。这是邵阳县推行村干部“记分”工资制的—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乡村工作,千头万绪,都离不开一个“会”。大会、小会、班子会,村干、乡干、群众会,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赶上听报告……这是长期以来基层会风的一个缩影。在改进会风上,河南省新野县新甸铺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七个会议一次开在新甸铺镇,以往镇村干部经常都有应酬不完的会议,几乎是三天两头会。现在不同了。自去年开始,他们制定了“五不开”,即: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开电话会、广播会的坚决不开见面会,能集中、合并开的坚决不分散开,能短开的坚决不长开,能在田间地头开的坚决不在会场开。同时还制定了会议审批制,并明…  相似文献   

19.
潘春华  张俊 《乡镇论坛》2014,(34):25-25
甘肃省合水县全面推行干部驻村蹲点服务工作机制.把工作做到田间地头。乡镇干部“全方位”驻村服务。撤乡并镇、合并村组以来一些乡村管辖区域和服务半径扩大.群众办事路程远、耗时多、成本高:而另一方面.近年来通过招录充实了大量工作人员,人浮于事的问题日益突出,群众对此颇有意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解决乡镇干部包村“走读”问题为着力点.从今年5月开始.合水县在老城镇、固城乡10个村开展了“乡镇干部驻村”试点工作。每个村选派驻村干部4名,保证每天24小时有2人吃住在村上。  相似文献   

20.
据笔者观察了解和分析,一些村干部之所以不愿花钱办文化,主要是存在着“两怕”思想。 一是怕投入。他们认为.办文化离不开基础设施,离不开文艺人才,而搞基础设施建设、培训文艺人才都必须以钱财作为保证,、但是.作为村一级组织.大多数没有集体企业项目.也没有其他经济收入,又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向群众敛钱.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时也给这些村干部提供了“理由”——集体没有钱.咋能办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