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建忠 《中国市场》2008,(2):116-117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要提倡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且要建立起合适的农产品供应链。  相似文献   

2.
《商》2015,(3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农民实现增收的一个有效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深化和变革,尽管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足、科技发展落后、配套设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合理布局和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促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产业化之路。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析,目的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维  贾金荣 《商业科技》2009,(5):370-370
农业保险作为WTO"绿箱政策"所允许的支农工具,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业保险对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农业保险的福利效应在促进农业产业化、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实现支农性国民收入再分配以及对经济带来有理的乘数效应等方面得到明显的表现。本文从农业保险的福利效应之保障农民收入出发,以个体农户为视角进一步探讨农业保险是如何为农民保收增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农业经营的模式具体来说包含形式与方式,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发展,而国家土地政策的变化也导致了农业经营形式的不断变化,从而导致我国的农业经营模式的不断变化。本文对我国西部传统农区现有农业经营模式状况进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经营模式,探索适合我国西部传统农区的农业经营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进步是决定性因素,教育则是基础。因此,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尤其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并根据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对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客观要求,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强化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农业产业化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农业由传统封闭型发展模式向现代开放型发展模式转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农民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以有效的形式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辽宁省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保险业商业化经营运作与农业自然灾害保险风险相对较大的矛盾下,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的发展。对我国来说,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的发展应以政府主导型模式为主,同时辅以指数化、证券化等市场化发展模式。辽宁省应进一步完善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的相关政策,寻求市场化的发展之路,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互联网+”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其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应将“互联网+”模式与农业经济发展相融合,以促进传统农业市场向规模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模式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既要从宏观上通过相应的措施、政策、法规加以规范引导 ,又要从微观上进行农业经济组织和经营方式的创新 ,使分散的小规模农户跳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模式 ,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强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推进科技进步 ,带领并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 ,防止农产品的供求总量的失衡 ,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张如红 《现代商业》2014,(18):187-188
农业产业化经济是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袁春丽 《商业科技》2014,(13):193-19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农垦企业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稳定发展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近年来,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有效的推动了农垦企业机制的创新,加快了农垦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当前新形势下,在进一步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大局中,农垦企业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促进农垦企业转型升级,确保经济效益的实现。文中对农垦企业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快农垦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现实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概念层面的深入探讨,并就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和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的发展做出分析研究,针对现阶段发展的现状,总结发展创新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苏北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储新民 《价格月刊》2009,(9):14-16,19
开展农业电子商务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要结合各地农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形,寻求适合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从业务模式、组织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4个方面对苏北地区农业电子商务的运作进行具体分析,发现现阶段苏北农业电子商务尚处于低水平阶段.依托农业合作组织,开展全程农业电子商务,是一种可能有效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得以兴起,在这一基础上,我国进一步提出了土地流转政策,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产业化经营就是要改变一些地区传统落后的分散式小户经营模式,大面积实行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促进农产品生产产量和质量提升。就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相关的资金问题是限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针对农业产业化的融资体系也不够完善,产业化经营中困难重重。对此,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性,分析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融资问题,并探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策略,为推动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代,而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方式、农业技术以及产业政策方面存在不适应。 需要从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法律法规方面来推广规模化农业经营模式,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突破尤其是实用性成果转化以及推动利益分享创新机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红枣产业发展经营组织模式的研究对其模式的自我完善以及政府对红枣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介绍了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现有的经营组织模式,阐述了选择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分析兵团红枣产业的模式发展现状,得出红枣产业化发展应该选择怎样的经营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增梅  李桃 《商业研究》2007,(4):208-21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形势下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未形成规模,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散,龙头企业组织规模偏小,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及农产品质量不高等制约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培育龙头企业,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几方面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中,农业经济也开始进入一种崭新的发展状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对农业结构的优化已经投入大量的精力,新形势下要求农业管理政策做出相应的完善,以符合社会的发展。本文针对农业结构,介绍了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政策,并提出一些有利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湖北农业保险自2007年中央财政介入后发展迅速,已初步建成保险产品、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三位一体"的供给体系,业务规模增长迅速,补偿效果明显改善。但快速增加的农业保险供给仍然难以满足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转移需求,体现出数量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和可持续性矛盾。需要采取明确经营方式、扩大试点品种、完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及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措施,缓解湖北农业保险供求矛盾,推动湖北农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