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刘志强 《商场现代化》2006,(5X):197-197
2005年12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两支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这是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标志。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在银行业的具体实施和应用,是加快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途径。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起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目前用于证券化的资产都是优质资产:二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和交易仅限于银行间市场;三是参与试点银行仅限于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两家银行,四是配套法规和业务监管都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试点的动因及其对我国金融市场和融资格局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运行过程 资产证券化最早是指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集资金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后来随着金融业的竞争和发展,企业、银行等机构通过向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sbacked securities,ABS),将自有资产进行处理与交易,最终实现融资。迄今为止对资产证券化存在不同的定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其定义为“将企业(卖方)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融资作为"桥接银行中介与市场"金融制度安排,是以一组具有特定信用资产形成的资产池或资产组合为基础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融资方式,属于一种转移风险、创造信用、提高流动性的金融创新技术.笔者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了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其对货币金融当局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商》2015,(15):212-213
本文论述了狭义资产证券化中特定一个大类——资产支持证券产品(ABS)的各种信用增级方式。结合相关理论与我国当前状况的实证研究,最终对我国现有资产支持证券产品使用的各种信用增级方式进行了归类总结,并就合理关注信用风险分担和补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现状与风险防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化已成了世界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对现代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从2005年12月起对银行业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试点,正经受着"美国次贷危机"经验教训的洗礼。本文介绍了我国大陆在资产证券化领域近12年的摸索、讨论和试点情况,并在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体制建设的现实意义之后,提出了我国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及资产支持证券风险防范的6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介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基本交易结构;从资产证券化的市场分类、发展动力、银行动机、产品定价、发起主体和基础资产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统一资产证券化法律和交易规则,扩大投资人范围,增强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并注意控制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证券化概述对于“证券化”概念存在着不同理解 ,一般地把下列情况称为证券化 :第一 ,金融形态的重点从贷款形态向证券形态转移。第二 ,对贷款债权等资产进行组合处理 ,然后转让组合后的资产结构 ,并以此为支持发行证券 ,从而将贷款债权等非证券形态的资产转变为证券形态的资产 ,由此实现筹措资金。第三 ,像贷款参与 (loan participation)那样 ,虽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证券 ,但能使贷款债权等小额化 ,使之具有流动性。第四 ,银行资产的状态具有市场性。对于证券化概念存在不同表述 ,原因在于对“证券”概念理解的差异。证券化起源于美国 …  相似文献   

8.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违约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旭 《商业研究》2006,(20):148-151
识别和控制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是金融监管的客观需要。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例探讨资产证券化的特有风险—违约风险,并运用KMV模型测度个案违约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控制违约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国际金融领域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我国正处于试点阶段,才刚刚起步,因此信贷资产证券化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许多风险。就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违约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先介绍违约风险的度量方法,再深入分析了KMV模型,然后提出控制信贷资产证券化违约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在资产支持证券中只有通过交易所发行的企业资产支持证券能够流通于大宗的交易平台之上,但也不能折算成为标准券,更加不能当作质押式回购的债券种类,因而在流动性上也就大打折扣。资产支持证券定价合理化,需要有更市场化的方式。定价无效就是证券化业务在发展上受到阻碍的原因,涵盖了资产支持证券的产品在评价体系上的缺失,市场深度不够,制度性交易障碍等。在交易中进行衍生金融资产的增加,在风险上的溢价就需要和企业相对照。如此一来,资产支持证券在定价上,不管怎样都需要超过能够比较的企业债券。  相似文献   

11.
资产支持证券风险和流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是目前我国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讨论焦点。本文从分析资产支持证券(ABS)在风险、流动性方面的独特性入手,通过建立简化的微观模型,量化证券的风险和流动性,并将其融入证券收益计算中。  相似文献   

12.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试点的动因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两支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这是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标志.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在银行业的具体实施和应用,是加快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途径.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起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目前用于证券化的资产都是优质资产:二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和交易仅限于银行间市场;三是参与试点银行仅限于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两家银行,四是配套法规和业务监管都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试点的动因及其对我国金融市场和融资格局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胡然 《上海商业》2021,(1):94-97
自大成西黄河大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成为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史上首支违约的资产支持证券以来,学界对收费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探讨未有止息,但是研究较少涉及收费权作为基础资产的合理性问题.本文将从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和要素出发,探讨收费权类资产作为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创新势必影响银行个体行为,进而对宏观金融产生"溢出效应"。随着资产证券化创新不断提速,其对个体银行风险承担及宏观金融稳定影响的机制与路径需要进一步厘清,以利于对其合理监管。从动态视角看,资产证券化创新是通过影响银行个体行为作用于其风险承担水平,并通过一定的"溢出效应"影响至金融稳定,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出一个"由微观向宏观过渡"的三阶段动态路径。因此,须以"审慎+鼓励"的态度推进资产支持证券创新,促使银行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创新之基本功能,从宏观层面考虑针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真正发挥资产证券化创新的本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商》2016,(8):166-167
本文回顾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把我国资产证券化开始试点到高速发展这10年间分为四个阶段,同时在总的分析上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企业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三类模式进行了分别阐述,介绍了不同阶段我国各种资产证券化模式的发展情况。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资产证券化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成了各界关注的热点.选取资产池质量和发起机构对逆向选择进行度量,利用我国2014年~2016年相关数据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价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此研究逆向选择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资产池质量与次级证券比例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对不同发起机构进行区别监管,消除信息不对称,缓解逆向选择问题,提高银行资产证券化发行价格及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市场认可度.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运行过程,阐述了资产证券化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最后总结了资产证券化运行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实现资产证券化运行风险的良好控制,提高资产证券化运行的安全性。所谓的资产证券化主要是指将原本固定不流动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能够进行自由买卖的一种证券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并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若干判断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一些人提出的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解决我国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问题的思路,本文提出,资产证券化仅仅是一种新型的增强银行资产流动性的有效手段,而不是解决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的“灵丹妙药”;并非所有的资产都可以证券化,特别是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特殊形成根源决定了资产证券化运用的有限性;资产证券化不是当前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还十分脆弱,制度条件尤其缺乏,不要把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银行不良资产绝对数量的增加,央行加强对商业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资产流动性和分散资金风险的管理,以及银行贷款利率空间的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针对我国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出了更新经营理念,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加强和完善立法工作;规范发展资产评估业和信用评级制度;培育、引进、发展机构投资者;注重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等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对策。积极寻求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一直被视为转移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之一,而我国的资产证券实践中政策因素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分析政策因素在资产证券化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其作用效果。研究表明:一方面,2014年底及2015年初,资产证券化业务审批制向注册制或备案制的政策转变,显著促进了资产证券化降低银行信用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政策因素推动下,资产证券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在不同银行微观特征之间存在差异,若资产流动性、资本规模、营利性越低,及风险资产占比越高,资产证券化越有利于缓解信用风险,同时相比上市银行和规模较大银行,资产证券化对非上市银行与规模较小银行信用风险的降低程度更高。因此,监管当局应逐步完善制度体系,优化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针对不同银行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并规范资产证券化业务主体行为,防止针对资产证券化功能的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