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反思与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企业合并会计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随着换股合并在我国的出现,购买法的使用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多起换股合并采用了权益结合法。本文拟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对企业合并不同会计方法的实质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正确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一、我国企业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换股合并市场中普遍运用的合理因素,论述了权益结合法的缺陷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完善合并会计报表以及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权益结合法下合并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企业合并成为我国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换股合并因突破企业付现合并的约束,以股权支付形式实现迅速扩张而成为重要的并购方式之一。然而合并,特别是换股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却争论不休。自从1999年清华同方以股权交换方式吸收合并山东鲁颖电子使用权益结合法之后,我国实践中已经产生了多起采用权益结合法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康玲  覃予 《广西会计》2003,(12):49-49
经历 6 0年的争议 ,权益结合法终止在FASB的合法地位。但在我国权益结合法仍在使用 ,自清华同方合并鲁颖电子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相继有 10家上市公司换股合并非上市公司 ,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权益结合法。本文试从理论实质、概念基础及实务应用等方面阐述权益结合法应予取消 ,供业内外思考相关问题时参考。一、从理论上看权益结合法不能反映企业合并的经济实质 ,没有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权益结合法假设通过交换普通股实施的企业合并是独立于企业之外的股东之间完成的 ,参与合并的企业都在合并后作为持续经营主体继续存在。但是 ,这一假…  相似文献   

5.
<正>清华同方合并山东鲁颖电子,拉开了中国上市公司换股合并的序幕。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已相继发生了20余起换股合并的案例,这些案例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权益结合法。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2004年3月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3-企业合并》,明确规定企业合并只使用购买法。美国也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E)颁布法令,禁止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使用权益结合法。那么,为什么权益结合法在已被美国乃至大多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合并特别是在换股方式的企业合并中,究竟应该采用何种会计方法,购买法,还是权益法?历来存在争议.但目前美国会计准则等均取消了权益结合法,规定在企业合并中全部采用购买法.难道购买法要"一统天下"吗?我国正在制订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我国的企业合并,特别是换股方式的企业合并应怎样规定会计处理方法?笔者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在企业合并中,换股合并的会计处理似乎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成为会计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选择购买法还是权益结合法,这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20世纪90年代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兴起,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的比重在不断增长.特别是90年代末期的美国,第五次合并浪潮进入高峰期,全世界10大企业合并案均发生在1998至2000年期间.其中在美国发生的6大合并案中,除了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采用购买法外,其余5起均采用权益结合法.可见,合并标的越大,对换股合并的依赖越大,企业管理层就越倾向于采用权益结合法.  相似文献   

9.
企业合并是一种复杂、重要的产权交易行为,而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也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其中购买法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由于权益结合法更易于使企业操纵利润,所以许多国家对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施加了重重限制。而我国制度中既允许采用购买法,也没有对权益结合法的应用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在分析了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利弊和实施条件后,提出目前我国可允许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刘向群 《财会月刊》2007,(12):17-18
本文在简要介绍权益结合法演变历程之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并就是否应当保留使用权益结合法谈了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益结合法在国际上正逐步走向消亡,而我国却明确提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文章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适用性和局限性,并对完善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群英 《财会通讯》2009,(1):83-84,105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选择中,国际趋向是放弃权益结合法而选择购买法。而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中却仍然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在分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处理方法及利弊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准则中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进行了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琳  童薇 《会计之友》2009,(2):92-93
我国在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处理上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国际上对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倾向使用购买法,取消了权益结合法;但我国实务中出现的不少企业合并均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更适合采用权益结合法。本文主要就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与之前的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关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最终国际会计准则取消使用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这引起了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中的适用性.本文首先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就现阶段的文献进行了评论,并提出了自己微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权益结合法作为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之一,各国的会计部门对其使用的规定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对权益结合法的适用性作出分析.并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权益结合法的使用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池巧珠  陈斌 《会计之友》2008,(36):109-110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是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两者的选择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经济后果的含义,分析了在合并业务中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不同选择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并对我国当前允许“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二元格局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赵亮   《会计之友》2007,(3S):35-36
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纷纷取消权益结合法,采用购买法作为合并会计处理的唯一指定方法的国际背景下,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却给了权益结合法一定的“生存空间”。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存在的现实价.值,提出其在我国的今生——暂时的现实选择。同时。结合国际形势和我国改革的趋势,又提出其在我国的后世——取消之必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企业合并》准则规定,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而购买法是世界各国企业合并均采用的方法,权益结合法只有少数国家采用。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应作调整,对企业合并的购买法应作出明确规定,凡是属于购买性质的企业合并,均应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入手,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中采用的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进行了比较与思考,论述了目前在我国企业合并中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的合理性与缺陷,提出了我国应在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准则,在实践中探索和前进,不应该在国际趋同的压力下一步到位直接取消权益结合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季晓东 《财会通讯》2009,(4):145-147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发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我国属于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具有特定的经济环境、文化背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依然保留一定的本国特色。本文以企业合并准则为例,分析了合并会计的中国特色及其背景,并对合并会计准则执行中政府推动型企业合并的界定、多次交易完成合并时的会计处理、防范权益结合法的滥用、换股合并与合并处理方法应用以及公允价值的计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合并准则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