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地处嘉陵江、涪江脊背地带的四川西充县,拥有"中国十大农业示范县"的称号,不仅有比元宵节更具魅力的狂欢节——庆蛴蟆节民俗文化,还有板凳龙、婚嫁歌、剪纸艺术等人文奇葩。板凳龙:舞龙里的一朵奇葩在古老的农耕文明时代,天地各司其位,万物茁壮生长是人们最基本的祈愿。虽然成都平原得岷江之水的润泽,仗都江堰分水而灌溉终成天府之土,但是在四川盆地的边缘丘陵地带,也有的地方久旱不雨时,舞龙祈雨;有的地方插完秧,舞龙  相似文献   

2.
变味的舞龙     
<正>湖南省平江县是"龙舞"盛行之地,九龙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是过去平江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近年来,平江舞龙活动的队伍数量越来越多,受欢迎程度却在不断下降。现在的"龙"早已不再是以前的那条"龙"了21世纪以来,传统乡土节目关注度下降,耍花灯、皮影戏、花鼓戏等春节保留节目渐渐淡出  相似文献   

3.
庞进 《西部大开发》2009,(12):106-107
舞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融传承文化、聚合族众、表达祈愿、娱乐生活、强健身体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它以舞蹈者手持龙形道具或以人体组合模仿龙的形态而得名,是龙的精神的形象化和动态化。舞龙从殷商时代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的最鲜明、、最具动感的族群标志、文化符号和精神表征。本文以创造学总结的“新异替变、加减化合、文明积淀”三大规律为依据,对舞龙的产生、发展、品种、风格、现状、功能、意义等,做了考察和分析,肯定和赞赏“舞龙进大学”,呼吁并建议舞龙进入中、小学。提出在推广舞龙活动中,要坚持滤汰、福生、守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台江,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中部,在苗语中被称为"方妮",意为"金银般美丽的地方"。台江是苗族聚居区,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数的97%,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因而又被人们称为"苗疆腹地"。当你走进台江那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里,步入高山悬崖的吊脚楼中,你定会被这个民族的沧桑历史、这种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所震撼。因为台江那赏心悦目的青山绿水,那旷日持久的古风遗俗,那源远流长的苗族文化,足以让每一位涉足者流连忘返。英勇善战的蚩尤血脉世代流传最先涉足这片"苗疆腹地"的朝廷官吏是清  相似文献   

5.
石臼湖由古丹阳湖分化而成,物产丰富,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美誉.新年来临时,人们在湖滩上载歌载舞、龙舞盘旋,以降魔驱妖,祈求风调雨顺、人口平安,成为石臼湖周边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现象.石臼湖周边地区舞的龙,又称"板龙"抬龙",以大著称,需要多人抬舞.一般扎制的龙头长3米左右、宽1.5米左右.龙身虽为竹扎布蒙,但其龙头、龙身、龙尾下均有木板托置,头身尾连接有转环孔装置提把,灵活却也沉重,每节龙身需4~6人更替抬舞.每节龙身长约2米,直径在0.8米左右,舞龙时龙身因人数而定30~40节不等.  相似文献   

6.
邰磊  张林 《中国西部》2014,(2):64-73
<正>过年,台江苗话叫"能仰丢",意思就是过汉族的年。实际上,过年对台江苗族人来说,属于"舶来文化"——他们已有自己的年,即"苗年",于每年农历十月过,而且过的很浓重,有滋有味。但是,对于这种"泊来文化",生性朗包容、能歌善舞的苗家人,不但没有错过,还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多种形式,集中在过年期间酣畅淋漓地演绎和展示出来,其热闹程度绝不比任何汉族地区逊色。  相似文献   

7.
龙城的韵味     
熊希 《今日重庆》2012,(8):I0046-I0047
这座城市,不是因为会舞龙就叫龙城,而是因为它像龙一样。充满了祥和、不断在腾飞。  相似文献   

8.
奉化布龙     
方琳 《宁波通讯》2013,(4):54-55
奉化布龙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迄今至少有800多年历史。舞龙最初是在祭祀祈雨抗旱仪式过程中演示的一种民俗活动,从敬神、请神、娱神等民间习俗演化而来。民间舞龙的另一渊源来自传统节日元宵灯会。龙舞的前身是龙灯,即龙形的花灯。  相似文献   

9.
游玉辉 《魅力中国》2014,(13):257-258
长兴“百叶龙”简称“百叶龙”,旧称“化龙灯”。它是我国传统民俗活动——舞龙表演中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品种之一。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追溯长兴“百叶龙”的历史脉络、活态传承现状,对当下的生存境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目的在于为长兴“百叶龙”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民俗宁波     
王晴 《宁波通讯》2012,(22):63-63
宁海舞龙舞龙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关于舞龙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龙王腰痛难忍,龙宫中的所有药物都吃了,仍不见效。只好变成老头来到人间求医。大夫摸脉后甚觉奇异,问道:"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形,从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经过拨毒、敷药,龙王完全康复了。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向大夫说:"只要照  相似文献   

11.
实施品牌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房地产发展之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龙晶"系列房地产,是促进常州龙晶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东北之窗》2011,(Z4):120-121
2008年11月,一则来自"南少林"的消息轰动武林:刚刚在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上获得两枚金牌的"神州剑侠",又在"2008年南少林华夏武术套路散打王争霸赛"上,再度凭借其成名绝技"少林杆子棍"、"滚龙板门刀"、"螳螂扑蝉拳"和"游龙追魂剑"一举摘下四枚金牌,同年被评为"世界著名武术家"和"世界武林百杰"的李宗贵被推选为2010年"武当山国际武术大会"推广大使,并被评为"世界武术拳种代表人"。在"201 0中国最具影响力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1 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年度新闻人物",并现场做  相似文献   

13.
正我所在的分论坛,以"探讨构建‘一花六瓣’教师发展共同体问题"为主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很有必要,很有价值。按照会议的安排,我就"‘一花六瓣’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课题研究"这个专题,讲五点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请大家指正。一、开展和加强"‘一花六瓣’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课题研究",很需要、很必要、很重要今年是第二届教师发展智库论坛,很多问题在逐步深入研究。共同体目前是"一花六瓣",以后可能是一花N瓣。开展和加强课题研究还是很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刘建忠 《东北之窗》2014,(23):88-90
正"海岛上,海蓬花,海风海浪养育它。片片绿叶绿似水,朵朵红花红如霞。"这是五场轻歌剧《海蓬花》中的一段唱词。它清新、质朴,透着泥土的香。它的剧作者就是"海里出生,海里长大",享誉长山群岛的优秀剧作家赵振胜。一以我的浅见,在群岛自然天成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铜梁,还有一个别名"龙城",或是"龙乡",在这里,不仅有千年古城安居,还有"五朵"盛开的鲜花。龙城的美丽,不止于形,还洋溢在百姓美丽的笑脸中。2013年8月,铜梁开启了"民生实事"工作,把老百姓最需要、最急迫的"需求"摆在了龙城腾跃的第一位,给这座幸福之的百姓以真正的幸福生活。正如区委书记陈勇在铜梁区第十三党代会上所说,大幅提升群众幸福指,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点和落脚点,把"民生极大改善,人民众满意"作为工作目标,坚持发展为了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  相似文献   

16.
砚边随感     
做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嗜随处品书,亦好随处赏画,免不了有些感想,发点议论.发现作为中国特有的书法、国画已日渐"洋"了起来.有的满纸飞"龙",腾云驾雾;有的则杂乱无章,如秋后枯草.出现了书法、国画上的印象派,现代派;在工具上发明了"拖把笔"、"抹布笔",也还有一次蘸几公斤墨汁的"王笔";在手法上有了"泼墨","浇墨"和"淌墨";造型上业出现了书法的"毕加索".  相似文献   

17.
蒋海琳是重庆航空空乘,还身兼重航的形态礼仪兼职教员,插花、茶艺、玉石鉴赏、书法,样样都能露一手,尤其喜爱插花. "家中不可一周无花",这是蒋海琳母亲的"名言",在母亲潜移默化影响下,蒋海琳成了各类插花沙龙的忠实粉丝.作为插花艺术的资深爱好者,蒋海琳和我们分享了她最擅长的自然流派插花技巧.  相似文献   

18.
正"一花六瓣"本应是一自然现象,在此借用,也实是从自然中所得到的灵感。所谓"一花",指的是"以重庆为核心圈","六瓣"指的是"湖南、湖北、陕西、云南、贵州、四川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及其中小学校和相关的社  相似文献   

19.
正刚刚过去的2019年,宁波在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宏观环境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克难攻坚、激流勇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诸多成就。其中,有一项荣誉特别引人瞩目——在广州举办的2019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宁波第十次登上榜单,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有道是"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宁波城市的"幸福密码"是什么呢?"幸福宁波",来自人文积淀。"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宁波,历史文脉中延续、浸润着"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文化操守。几个世纪以来,一代代"宁波帮"人士,以独有的儒商气质、杰出的经商能力,白手起  相似文献   

20.
<正>等到年关将近,新雪下过,村子里的气氛就祥和起来,时不时可以看到红色的鞭炮在雪中蹦跳。一年辛劳,家家户户在寒冬腊月里,还是要想方设法备上一些年货。在四川蒲江,顶有名的是米花糖,蒲江米花糖又叫"谷花",因为旧时用猪油来炒制,又唤作"猪油米花"。以前能吃到米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