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发展海洋文化对广州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有着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广州市应该从升华海洋文化底蕴、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打造海洋旅游文化品牌、培育海洋文化消费市场等方面入手,才能从战略制高点击败竞争对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
江苏沿海开发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连云港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大力倡扬流淌于山魂海魄之间的新时期海洋文化。传扬历史、面向海洋、走向世界,彰显开放、蕴涵创新、富有个性,激活连云港魅力独特的海洋文化形态,打造中国东部沿海的海洋文化高地,昂起江苏沿海开发的海洋文化龙头,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区域是中国东部沿海最早开发沿海疆土、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近海交通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生成海洋文化的重要港口城市。历史地看连云港,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几千年的沧海桑田,使得连云港与海洋有着无法割舍的文化渊源。进入新时期,积极融入江苏沿海开发发展战略,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为连云港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海洋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海洋文化发展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在中外双方员工一道合作开发海洋石油的实践中,建设一种中外文化相融,又共赢的企业文化的必要性,着重研究宣传教育法、环境改进法、情感沟通法、培育团队精神法、全方位激励法等建设海洋石油对外合作企业文化的5种方法。最后指出,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经理与员工应共同努力,方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海洋文化在文化发展中具有鲜明的特点,为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中国文化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分析海洋文化所包含的解放思想、团队建设、制度创新和竞争优势等经济发展要素,揭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指明海洋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态文化本质上是关注人与海洋协同发展的海洋文化,是海洋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海洋生态文化遗产以物质和非物质的形式展现着长久以来人类的海洋生态文化智慧,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是对传统海洋生态生活方式的延续,更是对当前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应当唤起社会和文化原生地对海洋生态文化遗产保护的共知、共识和互动,不断完善系统保护管理制度,健全政策法规和配套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并逐渐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洋兴、平潭兴,平潭深厚的海洋文化遗产不仅深藏于浪花之下,更展现于海坛岛上;对于以海坛岛为中心的平潭海域的海洋文化资源、理应结合陆上与水下统筹考量.平潭海域的海洋文化资源数量多、时间延续性长,不仅是福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资源,更是平潭人民建设“综合实验区”的文化资本与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8)
海洋生态退化问题是全球都面临的严峻挑战,海洋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海洋生态文明的进化,减缓海洋生态危机。文章分析了中国海洋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由此出发分析其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作为海洋生态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公众参与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健全海洋资源使用的公众参与机制,重视公众参与的文化传承机制,健全公众参与的行动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福建福清江阴半岛开发,建设历史的变迁与海外融籍闽商作用关系的实证分析,探析了海外闽商在新时期福建海洋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新作用形式的客观存在.进而指出,在福建海洋文化发展新时期,应重视和加强:(1)对闽省生产力水平与福建海洋文化发展耦合关系的研究;(2)对福建海洋经济与福建海洋文化发展关系(尤其是对江阴半岛表现出的福建海洋经济和福建海洋文化一体化关系)的研究;(3)对海外闽商作用的研究与发挥,使发挥海外闽商作用成为推动福建海洋文化快速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将会加速“海上山东”建设,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文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实现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的重要舞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沿海国家,也是海洋大国之一,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与兴盛必然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我国具有开发利用海洋的优越条件和战略性需要,应该把海洋开发作为跨世纪治国兴邦的国家发展战略。我国具有方便地进入海洋的区位优势和环境条件,应该成为亲海民族,陆地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客观上需要把海洋作为后备资源基地,世界历史经验证明,疏远海洋的民族必然落后。积极开发海洋资源,制定蓝色工程计划,发展海洋产业群;开发蓝色国主,建设海洋经济带,用20~30年时间把我国建成海洋经济强国。本文纵横论证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标准、条件、指导方针和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建立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实行“依法治海”、建立海洋综合管理的财政保证机制、加强海洋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益性服务能力和加强国际合诈等多项具体建议措施,多元化推动我国的海洋经济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动能、促进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海洋区位与资源是天津最大的先天优势和资源禀赋,面对速度下滑、结构偏重偏旧的经济状况,天津应依托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从战略高度重视海洋经济,不断深化海洋强市发展战略;以海水资源利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北方航运中心等为重点加快海洋产业集聚,培育经济新动能,并通过强化产业政策支持,为海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燕赵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燕赵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我们应采取制定优惠政策,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培育一批条件成熟、潜力巨大的新兴文化产业增长点以及打造精品,重视人才培养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继东 《经济地理》2008,28(2):250-254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已由地缘政治时代两极化转向区域化、多极化、一体化混合成长互相影响的地缘经济时代。面对严峻的挑战,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与整合是实施中国南向战略的关键与前提之一,应高度重视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与整合。在地缘上,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将对环南海经济圈的经济合作,东亚走廊的形成,珠江大都会带的兴起及点轴开发形成的南向"桥头堡"效应,海洋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完成中国南向地缘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15.
制定“蓝色工程”计划 发展海洋产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发海洋资源形成的海洋产业群构成了现代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发展壮大海洋产业群。本文研究分析了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我国应该尽早安排制定以发展海洋产业为目的的“蓝色工程”计划,在21世纪全面开发海洋的世界性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提高海洋国际竞争能力。发展海洋产业是把我国海洋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主要任务,也是海洋为经济建设眼务的切入点。本文试图从海洋产业安排角度论证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宏大设想。  相似文献   

16.
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秦学颀 《经济地理》2002,22(1):115-119
在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定位结构中,都市旅游被定位为重庆旅游的中心。而都市旅游的灵魂是文化。要发展重庆的都市旅游业,必须充分认识和挖掘重庆的文化价值,培育有较高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重庆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人文山水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三个方面。在发展重庆都市旅游时应对文化遗产进行现代化包装,开发“巴渝文化”、“抗战陪都文化”、“都市风貌”这三大品牌,突出景区主题,注重旅游的观赏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发展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7.
从自然属性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海洋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在分析国内外海洋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现代海洋发展观是经略海洋、重振中华民族的重要基石,应体现全球发展、持续发展、统筹发展、共同发展的战略思维。树立现代海洋发展观,要通过教育、宣传、产业融合等途径,走出一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发展模式对推动海洋产业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采用不平衡发展模式、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对中国海洋产业经济增长极选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应以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及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并确定其海洋产业增长极的地位。以此为契机,本文还进一步分析评价了海洋产业增长极的发展状况,以确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为中国海洋产业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及国家海洋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支撑。  相似文献   

19.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海洋强国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海洋经济也成为学术研究热点。 把握海洋经济发展态势, 预测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对于科学管理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海洋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基于可视化的角度利用SATI、 Netdraw、 Ucinet 等软件绘制灰色系统理论以及海洋经济灰色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图谱比较,阐述灰色系统理论的成熟性以及拓宽海洋经济研究方向的重要性,并分析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海洋经济研究的适用性, 进而拓宽海洋经济研究新方法, 更好地把握海洋产业关联度以及预测海洋经济发展趋势, 科学指导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大学应作为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充分认识创建低碳校园重要性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低碳校园文化,落实全方位的低碳管理措施,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和设施,从文化、管理、科技三方面打造全方位的低碳型大学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