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LUCC框架下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综述喀斯特地区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论:⑴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较少,是LUCC研究的薄弱区域。⑵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和过程变化的研究刚起步,需要深入研究以解释其变化过程和空间差异。⑶在驱动力方面,对城市化、政策、制度以及全球化等因素及它们间如何共同作用于LUCC涉及较少。⑷如何建立具有良好空间表达能力并能反演LUCC历史过程和预测未来变化的模型,有待深入研究。⑸LUCC对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福利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此如何响应的研究将是喀斯特地区LUCC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精河流域绿洲化过程中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干旱荒漠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时空特征进行研究,为绿洲土壤的科学施肥及更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促使土壤养分在精河流域平原绿洲系统中合理迁移和分布。[方法]以精河流域平原绿洲为靶区,基于GIS与地统计学方法,利用2003年和2018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获取的土壤采样数据,对绿洲化过程中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的时空动态变化及重心迁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2018年的土壤有机质、速效磷低于2003年,而碱解氮高于2003年。在空间上,各养分含量的高值区均出现在绿洲北部和西北部,低值区则主要位于绿洲边缘及南部区域;(2)对土壤养分综合分级评价结果显示,2003—2018年绿洲化过程中研究区土壤养分整体下降,中等及偏上水平的土壤养分重心沿精河向绿洲东北方向(艾比湖西南缘)及西北部的博乐绿洲方向迁移;(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均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在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中呈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林地中两者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对精河流域绿洲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和迁移特征进行的时空对比分析,有助于推进研究区平原绿洲耕地的利用和发展布局,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辨析海南环岛高铁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时间演化特征,探究政府与市场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为合理安排高铁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开发时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缓冲区分析、强度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2005—2020年,海南环岛高铁各站点周边LUCC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扩张、林地减少与耕地动态平衡;(2)海南环岛高铁各站点周边LUCC规模及强度在建设期要高于运营期;(3)海南环岛高铁各站点周边LUCC在建设期主要受所在地区政府投资的影响,而运营期则主要受所在地区市场状况的影响。研究结论:高铁站点所处地区政府投资及市场状况是引发周边LUCC并存在时序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应在不同时期协调好政府和市场在高铁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开发中的力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基于黄土高原近30余年来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LUCC),分析该地区LUCC及其环境效应,为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地统计和趋势分析等。研究结果:(1)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结构整体上未发生变化,仍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但植被覆盖度提升显著;(2)黄土高原LUCC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3)黄土高原LUCC对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土壤水分及碳循环等生态环境过程将产生长期的影响,植被恢复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消极的作用。研究结论:黄土高原植被生产力已接近水资源承载力阈值,提升人工植被稳定性、促进水资源平衡仍为现阶段促进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酒泉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拟通过对其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研究,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依据肃州区1988~200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对该区域LUCC进行分析,确定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概率矩阵,并用马尔柯夫链模型预测了该区LUCC趋势。结果表明,肃州区土地利用将呈现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减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走向地变化科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综述国际近10年(1995-2004)来LUCC研究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理论上的进展,推动中国LUCC研究的持续深入.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论国际上LUCC研究除了体现在LUCC监测技术、驱动力、生态环境效应和建模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外,在LUCC研究理论上也经历了非常大的突破,即IGBPⅡ于2003年提出的土地变化科学(LCS)--致力于减小人类与环境系统面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并实现它们的可持续性,土地变化科学正在走向范式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疆于田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于田绿洲土地覆盖变化特征进行数量和空间的分析,对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有一个宏观认识.本研究主要采用遥感与GIS技术,以TM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在对影像准确分类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特征,建立了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相关模型,讨论了干旱区典型代表区域--新疆于田绿洲土地利用/覆被过程固有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区块链和供应链交叉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探析国内区块链和供应链交叉研究动态有利于了解其研究趋势,精准把握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中国知网收录的区块链和供应链相关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分析了热点演变过程和最新研究动态。区块链和供应链交叉研究热点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变,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区块链在供应链中应用领域研究、针对供应链的区块链技术研究和区块链在供应链中应用效果研究3个方面。未来需要深度融合区块链与其他新型技术,细化区块链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场景,保障区块链在供应链上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9.
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是形成绿洲及其绿洲农业的基本条件.玛纳斯河流域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开垦的最大人工绿洲,其地貌呈现典型的MODS结构.本文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通过利用1980、1990、2000和2005年的卫星遥感图像与数据对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演变状况分析,结果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绿洲化与荒...  相似文献   

10.
新兴技术区块链,具备颠覆现有许多传统行业的潜力。区块链基本版本1.0诞生以来,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获得大量交易数据。随着技术更新迭代,以太网为代表的合同区块链技术2.0诞生,区块链数据类型进一步丰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为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区块链数据解决相关问题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在应用中也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和风险。因此,分析总结目前区块链技术的优劣、在实际应用中风险的评估与评价以及提出相应规避和监控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外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考察国外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研究现状,为中国现行城市用地扩张控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西方国家在城市用地扩张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控制措施,且研究领域扩展至控制措施绩效分析、控制时间价值分析、区域用地扩张控制.研究结论:西方国家城市用地控制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中国应有选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研究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计划之一,通过对它的研究,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对全球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过程的认识,以增进规划土地覆盖变化的能力,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一个关键而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通过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变化幅度、数量变化动态度、空间变化动态度以及变化趋势与状态指数来表征研究区LUCC的过程与趋势,分析了山东省嘉祥县1996-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嘉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人为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因素、政策因素,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或类似区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促使其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合理利用土地,保护好耕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研究对象,以杂谷脑河流域为例,从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最佳波段选择、图像融合、图像裁剪、土地分类和图像的解译角度进行了处理.之后,将校正后的数据进行了矢量化并得到DEM,在DEM的基础上进行了高程、坡度、坡向方面的分析,得到了有利于LUCC分析的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财务与战略结合的研究已不断深入,研究重点从财务战略的阐释、如何制定财务战略等理论问题,向企业的实际应用转变,并在企业的实践检验中不断修正和调整.由于企业所处经营环境的动态变化以及企业固有的生命体特征,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依据反馈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对财务战略进行及时调整,并加以优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求.企业生命周期作为战略调整的主要考虑因素,以企业生命周期为线索来考察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行为,是研究财务战略动态优化的良好视角.因此,本文将以企业生命周期为主线,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相结合,来论述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及其调整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显著表现形式。本文以案例的形式,运用LUCC度量模型和LUCC转移矩阵分析研究区清新县2001-2007年的LUCC空间格局变化,并对全县土地利用/覆被进行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清新县2001-2007年面积增加最多的为林地,而减小最多的为耕地,期间全县综合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度为2.77%、土地利用/覆被强度从2.163增至2.172;同时,清新县土地利用/覆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全县土地利用/覆被区划可分为南部综合服务中心区、中部产业转移区和北部生态脆弱区三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知识链及知识链管理的概念出发,在研究分析传统图书馆知识链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图书馆工作中知识流过程的分析,初步建立基于业务流程的图书馆知识链模型.  相似文献   

17.
走向土地变化科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综述国际近10年(1995-2004)来LUCC研究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理论上的进展,推动中国LUCC研究的持续深入。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论:国际上LUCC研究除了体现在LUCC监测技术、驱动力、生态环境效应和建模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外,在LUCC研究理论上也经历了非常大的突破,即IGBPⅡ于2003年提出的土地变化科学(LCS)——致力于减小人类与环境系统面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并实现它们的可持续性,土地变化科学正在走向范式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地学遥感信息定性、定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半个世纪以来塔里木盆地南部策勒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探讨绿洲荒漠这一矛盾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动态时空过程、特征和机制,这是保护干旱区生态环境、促进绿洲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影响定量研究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中优化模型所涉及到的关于地学遥感、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基本的量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Markov链模型的四川省耕地供给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四川省1997~2005年的耕地利用变化数据,运用灰色Markov链模型,对研究区未来年期内耕地供给量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与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灰色Markov链模型用于受经济、科技、政策、人口及粮食安全等众多因素影响的耕地资源供给量预测,能够客观地反映出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特征,预测精度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安市区1997-2006年10年间的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西安市区10年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部分耕地、园地等都转为建设用地.为促进西安市和谐社会的发展,其土地利用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