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制造业聚集度决定因素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我国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重点研究产业聚集度的决定因素.利用调整后EG系数对我国聚集度水平进行测定,发现行业间聚集度差异水平总体保持上升态势.通过行业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新古典经济、新经济地理和制度因素对产业聚集的综合作用.发现制造业产业聚集十分明显;技术溢出效应和经济开放制度对产业聚集有明显促进作用,地方保护主义对产业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内部规模效应逐渐减弱,外部规模效应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张妍 《经济研究导刊》2011,(22):165-167,179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并提高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但是目前沈阳经济区的产业集群还存在着政策法规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产业结构趋同及技术水平低等问题,需要政府加强法规建设,突出沈阳优势,完善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并推进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形成的产业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彬  李国平 《经济管理》2006,(22):78-83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利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了由聚集经济发展为城市群的内在产业机理,认为产业关联效应、产业聚集效应,产业技术扩散效应、产业转移效应是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园区经济是指围绕各类经济园区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要素聚集、产业聚集、创新聚集的经济属性.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互为支撑、相互影响,形成了区域空间拓展、经济要素聚集、产业优化发展的良好互动效应.常州园区经济经历了探索起步、创建园区、规模壮大和国际合作等不同发展阶段.常州推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拥有总体规模、对外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产业集群演进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阶段、经济效应、演进机制等.研究得出产业集群化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产业集群化可以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和交易成本节约等经济效应,而在高级阶段,基于但超越上述初级阶段复合效应的产业自集聚效应成为集群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内在动力机制;地方政府通过一定的产业与区域支持政策给予其产业有效的外部推动力,那么当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超越临界点时,产业集群得以真正形成,且产生自集聚效应,从而使得区域产业进入自发的良性循环,这将大幅度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结合厂商理论与产业发展理论,构建要素成本与要素最优配置、产业边界的关联模型,从供给侧视角,探索综合成本变动对产业边界和要素最优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要素配置最优结构取决于要素成本和要素贡献率,要素成本的提高会降低要素最优投入比例。产业边界与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密切相关,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会继续扩大规模经济产业的生产边界,而交易成本率上升会缩小规模经济产业的生产边界。研究以厂商理论为基础,扩展了产业发展和要素配置相关理论的研究视野,为各产业战略设计和要素投入策略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7.
杨玉祥 《经济师》2007,(8):48-48,50
城市化过程中聚集经济效应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地方化经济的外在化和城市化经济的内在化实现的。产业聚集的过程中使得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关系变得紧密起来,从而促使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边界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8.
袁满 《经济师》2011,(5):70-72
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已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高科技产业集群带来的知识外溢效应、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的效应使得外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则通过自身的全球网络组织为集群区域与外界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为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及网络化商业生态环境的营造提供研发支持和内源性动力。那么,外商直接投资与高科技产业集群是否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呢?文章运用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和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关系,从而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铝产业在广西、广东之间分布的现状是:中间部门在前者,而最终部门在后者,属于典型的空间垂直分离.从新古典主义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角度看,铝产业在广西、广东之间垂直分离的原因是:(1)地理的第一性和铝产业中间部门的生产特性,造成了铝产业中间部门在广西的聚集;(2)交易成本、累积循环的因果关系、本地市场效应、资本创造和技术溢出效应等造成了铝产业的最终部门在广东的聚集.因此,广西要成功吸引广东铝产业最终部门的转移,必须在加强两广的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使提供的转移补贴至少等于其损失的聚集租金.  相似文献   

10.
广域集群:世界级产业和企业的孵化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域集群是一种非完全聚集状态下的产业集群,都市圈产业同构不仅产生了经济发展所需的竞争局面,而且成为广域集群孵化的前提和都市圈发展的机遇.广域集群具有重社会关系轻地理邻近的地理特征、重产业(或产品)内分工轻纵向一体化的内部成员关联特征、重交流创新轻固步自封的经济外部性特征、重融合轻分异的社会文化特征,能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区域创新、营造世界级企业、获取更大规模的正外部性、降低大量的交易成本,从而培育出世界级的产业和企业.  相似文献   

11.
曹骥赟 《经济管理》2006,(19):82-86
近年来兴起的空间经济学中建立了自由企业家模型。该模型基于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框架,表明区际间交易成本和产品间的替代弹性内生性地决定企业家和企业的空间聚集。该模型的政策含义表明,我国西部开发除了应提高企业家等人力资本存量之外,更要着力降低区域内部交易成本、培育西部内部经济核心区、促进东部向西部的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以往的分析着重于“聚集”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但是.产业集群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产业集群一旦形成.社会经济固有的发展活力经过集聚后将加倍放大.区域经济将得到极大的发展。我国东北地区是东北亚地区的核心.可以通过区域集聚的扩散效应.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富强找到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由市场推动和政府主导的产业集聚,在当今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作为经济发展的集聚点与增长点,曾经饱受对于区域环境污染的误解,经学界的反复证明,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环境的正效用是大于负效用的.而中国正在经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使区域发展形成的路径依赖造成了产业锁定效应,给区域产业升级和转型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本文对产业聚集的理论与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界观点已经逐步统一为产业聚集利于环境改善,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转型的推进,产业聚集带来了产业锁定效应,分析产业锁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利用山西省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星  王雷 《经济论坛》2008,(4):8-10
产业集群是指众多的企业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聚集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群体.集群的出现,把竞争从单个企业之间提升到更大的群体之间,它通过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实现了集群内众多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资源要素整合,重塑了竞争形态.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以往的分析着重于"聚集"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但是,产业集群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产业集群一旦形成,社会经济固有的发展活力经过集聚后将加倍放大,区域经济将得到极大的发展.我国东北地区是东北亚地区的核心,可以通过区域集聚的扩散效应,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富强找到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双 《产经评论》2012,3(5):53-61
本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城市产业集聚效应。以天津市为例对城市产业集聚形成的增长极、竞争优势、空间聚集与扩散、要素转移和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天津市产业集聚形成的五种效应存在且正在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扩大了规模经济的竞争优势,并加速了要素转移和结构调整步伐。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及类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兵  冉启秀 《生产力研究》2004,199(8):127-129
产业集群总是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分不开的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局部集中到一定的数量规模才有可能出现产业聚集经济 ,产业集群是一种产业聚集规模经济 ,它与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不同的 ,它不是发生在单个企业内部 ,而是产生于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上呈一定规模的集中 ,是一种外部的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8.
“块状经济”就是产业集群,即产业链上的若干个同类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一起高密度地聚集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共同发展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不仅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益,而且也产生了巨大的溢出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把浙江块状经济的独特集群优势转化为出口竞争力优势,扩大块状经济产品出口规模和效益,是浙江外贸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比较优势是地区专业化分工的理论依据,但其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交易成本的影响。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内容,结构型社会资本是否可以通过降低城市群内部交易成本,对城市群专业化分工产生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4—2018年十五大城市群的相关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结构型社会资本对城市群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结构型社会资本对城市群专业化分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交易成本在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城市群专业化分工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结构型社会资本在多中心、同省、非国家级以及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中的作用更显著;同时结构型社会资本的分工效应存在门槛效应,当城市群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分别小于33445.981亿元和7814.599万人时,结构型社会资本可以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主要受到聚集经济的影响,市场拥挤效应不显著,由于聚集经济的存在,城市规模具有自我膨胀的趋势。不同等级城市规模的研究也印证了以上的结论,并且,城市规模越大,聚集经济效应就越大,城市自我膨胀的趋势也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