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的不断开放,商品与劳务的国际性转移,资本的国际性转移,外汇的买卖,黄金的输出输入,以至于国际货币体系运转等多方面的国际经济的交往都离不开国际金融市场,所以在国际领域中,国际金融市场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发展中国经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及分类,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发展变化,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性大都市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在现代经济技术高度发达和广泛联系的基础上,具有世界或全国中心地位的现代化城市。这类城市以其完全开放的姿态,良好的基础设施,宽松的投资环境,高素质的城市居民,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国际间政治、经济、科技、信息、文化的交流中心,也是国内、国际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具有相当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1、有利因素1997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国际有利因素有:第一,1997年国际资本市场仍将处于相对稳定状况,国际金融市场的名义利率相对较低,世界跨国直接投资的资本总量将不会低于1996年的水平。第二,1997年中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地区行使主权,使以前在港观望和等待的外国资本加速向中国内地转移。同时我国  相似文献   

4.
胡晓东 《经济师》2005,(2):185-186
制定全球会计准则的根本动因 ,在于会计世袭遗产的国际性 ,在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融资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在于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国际会计准则的实务权威性不足以统一或取代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 ,但国际资本终将确定自己在国际金融新框架中的会计度量标准———全球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国际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也进入到全新阶段,对外经济贸易往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投资和国际性融资活动大量增加,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会计全球化。为了促进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各国会计界均开展了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比较的研究,确保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离岸金融业务是国际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电子化发展的产物,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乃至各国经济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以政府为推动,在洋山保税港区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是加快我国金融业改革、增加国际资本利用、优化金融投资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一、国际投资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国际投资已经成为组织国际化生产、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但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相比,关于国际投资的国际协调相对滞后。前两者已分别建立了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体制和以国际货币基金  相似文献   

8.
不同经济主体经济交往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也就是利益交换与冲突的过程;当不同经济主体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构成国际经济摩擦.经济摩擦分布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的每一个环节.就我国而言,严格的外汇管制、事实存在的较强刚性的汇率制度、鼓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使得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领域的涉外经济摩擦,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些领域的矛盾最终还是较多地通过政治的而非经济的手段得到解决,而国际贸易摩擦则越来越引人注目.分析相关摩擦的起因、发展、解决或者激化,对于未来国际金融、投资领域的涉外经济摩擦,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正在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一个国家出现金融危机,难免会波及到其他国家。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于国际金融市场存在。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我国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还应该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予以必要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在此基础上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以期更好地推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及新世纪初,正值国际金融市场发生急剧裂变时期。金融组织结构空前整合;新型金融商品猛增;国际间接投资狂潮迭起,当代金融新论层出不穷。国际金融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乃属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之必然。然而,此番金融市场的裂变,则是由金融防损投机及金融收益投机为直接引动,以国际间接投资超前及超大规模运作作为基本载体而发生的。置身当前世界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境况,国内外一些金融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高论,这些理论观点对于国际金融市场规模、结构、走势等分析不乏启迪。本文根据这些新见,对国际间接投资的超前发展进行…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是全球产业转移的主体,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作为通过吸纳整合全球资源而形成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格局的转换非常敏感,为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它们往往在全球最适宜的地点布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同时,世界许多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对吸引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高度重视,跨国公司产业布局的调整是影响国际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全球产业转移的步伐放慢。  相似文献   

12.
丛军舰 《经济师》2002,(6):239-240
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契机 ,大力拓展国际金融业务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 ,实现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 ,是商业银行实现经营方式转变的一个战略措施。文章论述了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国际业务的客观要求 ,并详细阐述了发展国际业务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丁瑞莲 《生产力研究》2006,(11):158-159,165
伦理投资作为一种以独特的投资标准,追求金融与社会、环境目标高度统一的投资机制,它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代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发展。实证研究表明,伦理投资能较好地实现投资收益与个人或社会、环境价值的内在统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国际伦理投资的经验,发展国内伦理投资对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顾爱明 《经济师》1998,(12):31-33
国际金融市场作为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世界经济兴衰关联最为紧密,在现代经济中更是风雨同舟。本文从二者的个性描述入手,结合历史与现实,国外与国内,从正反两方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作出扼要分析。一、国际金融市场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促...  相似文献   

15.
从现阶段外商来华投资态势看,大量的国际金融资本涌入,是我国利用外资转折期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我国的投资环境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持续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使中国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外商中小资本对华投资取得成功刺激了国际金融集团纷至沓来.但是,国际财团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经济渗透力和扩张意识,它们的投资动机和并购行为也会给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国际资本以控股公司为核心而形成的经营网络,凭借其系统化管理和全方位服务,控制我国部分国有骨干企业和一  相似文献   

16.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3,(7):4-5
巴曙松:香港需要找到新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巴曙松: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再平衡过程,国际直接投资和资本流动出现新的趋势,中国通过加快企业对外投资,促进经济转型势在必然。香港需要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内地新一轮改革和经济转型中找准定位,为内地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和专业服务,着力打造企业对外投资的融资、服务、营运和风险管理中心,进一步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及时抓住了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并一跃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也给香港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问。  相似文献   

17.
欧元(EuRo),一种新的国际性货币已在1999年1月1日诞生,这是全球经济金融界的一件大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活跃近二年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问题经济全球化并非始于今日,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就已出现这种趋势。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大大加速,且呈现出一系列特点。例如:①国际贸易持续高速发展。商品与服务贸易年均增速约为6—8%,全球贸易与全球GDP相比,增速为2:1,前者占后者的比重已达38%。②国际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20%,全球直接投资累计额已达4万亿美元以上。③国际金融市场急剧扩大。1972—1995年,国际金融市场扩大了43倍,而世界出口和世界生…  相似文献   

19.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其本质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面临新一轮洗牌,加速了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针对中西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未来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过程当中,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国际金融资本转移、人民币升值等重大机遇。但监管体系欠发达、资本市场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也将制约着这些机遇的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可以从提升消费率、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产业重组效率、改善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增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能力。因此.中国应该通过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做强资本市场产业基础等措施,确保中国资本市场牢牢抓住全球经济失衡给它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在应对全球经济失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