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政策和房地产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十二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当前和今后几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保定市在正确把握保障性住房国家政策和执行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的基础上,抓好"落实任务、落实土地、落实资金",成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的着力点。本课题组针对保定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尤其是政府财政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开发商配套建设廉租房,政府承诺回购等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省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健全,廉租房租售并举,经适房放宽保障范围,公共租赁住房被正式纳入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3.
截止到2013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完成近七成,标志着我国保障房建设已经驶上了快车道。伴随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在建设、分配、运营、退出等方面日益凸显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表明,保障性住房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着某些制度约束。本文针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在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广东经济》2011,(10):61-61
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住房保障偏重建设经济适用房而轻视廉租房、公租房的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从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获悉,省政府在有关报告中透露,2011年底前广东将初步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总量上只增不减的前提下,具体结构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关键突出重点发展公租房。  相似文献   

5.
保障性安居工程既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杠杆,又是切实改善百姓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落实"资金"和"土地"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两大难题,相较于土地问题,资金问题解决难度更大,而从保障性住房的组成结构分析,融资的难点正在于公租房建设。由于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以出售为保障方式,回收前期投资较快,因而开发商的积极性较高,融资也相对便利。相比之下,公共租赁房属于出租型,不仅投资期长,而且回报率低。因此,创新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参建公共租赁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8,(1)
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民生保障工程,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十二五"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层面不同的保障房,加大保障房供给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保障房建设财务管理的目标和意义,然后分析保障房建设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姬春艳 《生产力研究》2012,(4):130-131,241
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当前针对不符合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申请条件的"夹心层"推出的保障性住房。由于融资渠道狭窄,且受政府财政资金的约束,其建设推广面临极大困难。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要求大力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成为关键问题。作为地方政府能做的是推进金融创新,拓展融资渠道。文章从西方国家保障性住房的经验出发,借鉴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的经验,探讨公共租赁住房PPP模式和BTR模式运作,并分析两种模式下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现状与问题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我国绝大多数市县政府已普遍建立了保障性住房制度与供应体系.按供应对象的可支付水平,全国各地市县政府已推出了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两限商品房四类保障性住房,但全国各地普遍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向中低收入供应保障住房.  相似文献   

9.
近几个月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入黄金期,速度之快,令人欣喜,按时完成2011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大有希望。可我们不能疏忽的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完成建设的数量指标,才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保障房的建设、质量、分配和后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高房价让购房者望而却步,很多低收入家庭购房困难,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呼声日益强烈。政府为了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推出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政策,包括实行经济适用房政策、廉租房政策和房租补贴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解决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建议。同时希望通过本文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进一步改善我国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问题,在此期间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要达到3600万套。  相似文献   

12.
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提出了解决突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PPP机制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参考》2014,(13):35-39
保障房种类较多,由于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的资金来源并不紧张,因此,本文仅讨论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如何运用PPP模式提供。廉租房可以选择三种PPP形式,而公共租赁住房可以选择两种PPP模式。加快提供保障性住房是当前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大事项。国务院领导已明确了今后5年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2011年新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硬任务"已具体划分为各地的建设任务目标。据估计,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要高达1.3万亿元以上。如此巨额的开支,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是不可能的,政府大包大揽模式也不是一个能保证较高效率的好模式。显然,必须积极引导、拉动社会资金的参与,才能顺利实现保障房建设目标。当前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鉴于各地经济适用房、"双限房"供给方面漏洞甚多、弊病丛生、管理成本甚高而扭曲现象防不胜防的现实,除"共有产权"式的有利于封杀套利空间的经济适用房之外,我们原则上并不支持再继续提供完全产权经济适用房,因此,本文讨论的保障房建设,主要是如何通过PPP提供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  相似文献   

14.
保障性住房是重要的民生课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规划国家对保障房建设的力度大幅加强。我国目前现有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是政府提供主要资金、自筹资金、社会机构提供为辅。但存在着融资渠道不畅,模式单一,担保机制不健全、手续繁琐等问题,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融资模式的探索研究,建立多样化的融资模式培育多元化的融资主体是当前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住房问题一直都是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房价上涨过快,很多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都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自此背景下,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全国各大城市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投入量大,资金来源渠道的特殊性,使用上的专项性,决定了规范政府投资保障房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特点,并提出了如何加强成本核算和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16.
《广东经济》2011,(4):51-51
4月8日上午,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广东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在会上,副省长林木声作了重要讲话并代表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政府签订了2011年度住房保障目标责任书。  相似文献   

17.
廉租房制度是解决我国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一种保障制度,是我国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这一制度在我国刚刚起步,从实施结果来看还有诸多缺陷。社会最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通过财税制度设计引导规范廉租房供给和使用的整个系统,对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是我国廉租房建设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然而目前上海的"廉租房"建设似乎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原因就在于"廉租房"建设资金的不充足,融资方式单一以及融资渠道不畅,这直接导致了"廉租房"建设的匮乏,使大量贫困人口得不到妥善的安置,严重影响了上海市的城市化进程.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廉租房建设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改进上海市廉租房建设的现行融资方式以及创造新型融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住房保障问题始终是惠及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住房保障"也是今年十二五"两会"的热点;本文总结我国廉租房制度的演变特征,并以济南的廉租房建设为例,结合实际对我国依法规范廉租房建设的发展产生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广东经济》2011,(10):61-61
国政府网30日刊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要达到2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