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企业通常经历三个成长期:初建期、扩展(成长)期、成熟期,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从扩展期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2.
大庆的民营企业大多初创于9。年代末,经过10几年的发展现已基本有了雏形。民营企业经过初创期的个体经营,家庭式的管理,逐渐向股份制现代管理模式过度,民营企业十几年度过了艰难的初创期和成长期阶段,迈向发展期阶段。这个阶段是民营企业快速成长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突显重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驾驭市场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是企业快速成长的必要条件。笔者从事会计及企业会计管理工作20多年,近期通过对民营企业的调研,发现制约民营企业现阶段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内控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会计职能的发挥流于形式,具体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根据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现实情况,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可划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外生型技术成长模式选择模型给出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根据其资金和能力的不同可以选择的外生型技术成长模式.初创期,企业可优先考虑技术引进,较强的企业可选择合资;成长期,企业可选择技术引进和合资.较强的企业可考虑共同研发,而具备核心能力的企业更可考虑跨国并购;成熟期,企业可选择共同研发,较强的企业可考虑跨国并购;衰退期,资金和能力尚强的企业可选择合资,较弱的企业可考虑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其管理问题受到了学者广泛的关注.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其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忠诚度为核心的选人标准、人治为主的用人体系、约束与激励非对称的育人制度,构成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作为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观念,过于集权、文化匮乏、专业人才短缺、体系不健全等.因此,从战略视角下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命周期延长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成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要树立战略性人力资源观念,完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生态环境,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企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安泰集团和山西海鑫集团为例,探究企业家能力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并基于相关文献,将企业家能力划分为5个维度,即机会发现能力、关系网络能力、资本运作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能力通过影响企业成长战略,进而促进创业企业成长;在创业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家能力的贡献存在差异,机会发现能力和关系网络能力在创建期最为重要,资本运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成长期贡献最大,战略管理能力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转型期贡献突出。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安泰集团和山西海鑫集团为例,探究企业家能力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并基于相关文献,将企业家能力划分为5个维度,即机会发现能力、关系网络能力、资本运作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能力通过影响企业成长战略,进而促进创业企业成长;在创业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家能力的贡献存在差异,机会发现能力和关系网络能力在创建期最为重要,资本运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成长期贡献最大,战略管理能力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转型期贡献突出。  相似文献   

7.
论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及其延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民营企业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并走向持续发展,这是摆在每个民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从民营企业成长过程的角度剖析了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指出了民营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企业使命、组织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完善管理等方面探索了延长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根据我国企业成长的共性,分析企业在初创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以及转型期这五个阶段该启用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为我国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方向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快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人才难招、人才难留、人才难用、人才难管等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做调整.从战略上来说,适宜采用“造血机制”——从企业内部培养入手解决人才危机;从战术上来说,战术第一步要“止血”——稳定关键岗位员工,战术第二步要“储血”——建设人才储备库,战术第三步要“造血”——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培养计划相关的配套机制包括薪酬机制、职业发展机制和契约机制.本文以河北省H集团在快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才危机为例,从薪酬因素、管理因素、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业务扩张和“用工荒”大背景几方面分析其所遇人才困境的根源,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探讨解决民营企业在成长期人才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对执行文化的涵义和意义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其在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的演变发展过程,并根据我国民营企业目前发展的现实状况,具体研究了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所具执行文化的特点,在最后部分则具体分析了执行文化在成长期民营企业中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裴玉 《时代经贸》2010,(14):217-218
财务战略管理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分析了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的方向和规划,以帮助企业在成长期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出发,分析我国民营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现状,讨论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的重要意义,包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要求;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及管理独特性的要求;促进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等。进而从企业性质、所处成长阶段、人力资源特征三个方面分析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的不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析企业成长期的财务战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战略管理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分析了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的方向和规划,以帮助企业在成长期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持续成长,尤其是在资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透视出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本文从资金运作角度,对我国民营企业经营中的资金运作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战略重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成长过程一般要经过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成长阶段特征及其这些特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适应不同成长阶段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战略重点:初创期的区域营销积聚战略和杠杆合作战略、成长期的系统成长战略和适度成长战略、成熟期的产业转型战略和价值创新战略、衰退期的组织分立战略和业务退出战略,从而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制定不同的战略提供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调动企业经营层的积极性,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2005年以来,中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实施股权激动.本文通过对股权激励对企业的作用机理及民营企业的每个阶段特点的分析,得出了股权激励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股权激励并不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只适合处于高速成长期民营企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民营企业战略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成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民营企业因忽视战略管理,很难长期持续发展,民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战略管理。本文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功能,指出了我国民营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重视战略管理的一些对策,旨在能对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战略管理意识和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连锁便利店快速成长期的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锁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已进入零售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文章通过分析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背景和存在的问题,从便利店的门店开发和业务拓展、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电子商务应用、品牌培育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等六方面提出提升连锁便利店企业的竞争力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熊鹰 《当代经济》2001,(10):20-20
"管理是企业发展之本",强化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能促进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然而,当前民营经济企业内部管理存在不少问题. 一、"原始管理"使企业发展受到限制.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因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态从而迅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20.
成长期的小企业在向稳步发展的过程中,渐渐进入了管理性盲区——领导风格倾向于独裁、组织运行效率低下、企业制度缺位、人才机制落后、企业文化难以树立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成长期中的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管理瓶颈,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