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由此产生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推行恰当的草原旅游,有利于把草原利用模式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我国大多数草原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条件约束明显,所以在发展中要进行准确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
草原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我国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开发了草原旅游景区或旅游景点.本文通过对草原概念的界定,抽象出草原旅游的内涵,并指出草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态危机.因此要进行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旅游开发的角度,通过对我国南方草原与北方牧区草原资源背景条件的综合比较、分析研究,认为这两类地区虽然在自然条件方面有一定相似性,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有较大差异,南方草原受草原资源条件和民族风情浓郁程度的限制,无法达到北方牧区草原旅游那样可以依靠原汁原味的草原文化来吸引本国及周边乃至全世界游客的能力,但可以利用其比较优势,通过精心的策划,从满足市场需求入手,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南方区域性度假休闲、观光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方草原旅游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南方草原旅游前景,探讨了南方草原发展旅游的可行性和旅游开发与草地资源综合利用及保护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南方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的方向和主要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安全的草原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发展思维,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安全。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由此而产生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草原旅游是国家的生态安全需要。为了促进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葛宏 《经济纵横》2013,(6):61-64
随着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势头日趋显著,重视开发当地文化溯源和旅游景点的挖掘与研究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亮点。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如何开发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促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谈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中旅游产品组合单一、景区规模小且分布散、环境破坏及季节制约性比较严重。应全方位打造草原旅游精品,加大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建立多角度的金融投资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以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社区的角度来进行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管理,谋求旅游与社区的共同发展,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运用社会学分析方法对社区参与草原旅游发展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社区的角度来进行旅游目地的建设和管理,谋求旅游与社区的共同发展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社区参与草原旅游发展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构筑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为例,对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草原旅游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楼兴甫 《环境经济》2012,(Z1):109-110
我国四川省北部的若尔盖草原,平均海拔约3468米,年均气温0~2℃,年降水量约600~700毫米,是典型的高海拔高寒草甸草原区,拥有天然草场资源面积达88万公顷,是我国第二大草原牧区,也是亚洲最好的天然牧场之一,并兼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这里的山脉、草原、湖泊、河流,景色独特、环境秀美。七月的若尔盖草原还处在"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季节。这里风凉气爽,云蒸霞蔚,绿满山川,水满湖泊,碧绿万顷,一望无际。无论你置身于何处,周围都是那么辽阔,及目之  相似文献   

12.
楼兴甫 《环境经济》2012,(1):109-110
我国四川省北部的若尔盖草原,平均海拔约3468米,年均气温0-2℃,年降水量约600-700毫米,是典型的高海拔高寒草甸草原区,拥有天然草场资源面积达88万公顷,是我国第二大草原牧区,也是亚洲最好的天然牧场之一,并兼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这里的山脉、草原、湖泊、河流,景色独特、环境秀美。  相似文献   

13.
点线面结合 区域联动 发展陆桥沿线旅游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为中心,树立“大旅游”观念,注重 点、线、面结合。带动新亚欧大陆桥区域旅游业发展城市无论是作为旅游目的地或是作为旅游中转地(经过城市中转,到农村或森林、草原旅游),在旅游活动中部处于中枢地位。城市是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4.
高娃 《时代经贸》2012,(20):63-64
草原是我国国土的主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8%,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草原有其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草原也是牧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草原在促进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草原的退化、沙化、荒漠化日趋严重,草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致使赖以草原发展的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本文以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为视角,在横向制度层面上,探索分析草原退化的原因及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通过分析草原财产权与草原环境权,认为草原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原因,即草原权属不清和责、权、利不明所致。我们应正确认识草原的自然资源属性及生态价值,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从而实现草原三价值之间的平衡,完善草原保护利用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2009’中国·张北坝上草原文化旅游节”以其独特的创意、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容,为社会各界呈送了一场草原文化旅游的盛宴,成为张北旅游业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庞羽 《经济研究导刊》2011,(35):258-259
草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对现今社会的启迪不可小觑。许多学者以草原文化自身建构为切入点,对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类型、分期及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发掘草原文化内核,保护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并促进其发展,对现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秀英 《经济论坛》2012,(3):104-108
受自然条件和脆弱性等因素的制约,草原畜牧业在生产中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其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草原畜牧业风险属性和风险特殊性的基础上,对草原畜牧业的自然灾害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基于综合性风险考量和可持续发展视角,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我国草原畜牧业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现状及效率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草原畜牧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防范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经济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吉林西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渊源,具有开发多元性旅游资源的潜质,因此,吉林西部文化经济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草原退化的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草原面积辽阔,相当于耕地的3.6倍,为我国牧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超负荷的利用等等原因,草原生产力下降,砂化、碱化、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法治草、以草定畜,以草促牧,控制人口,造林种草、建造防护林网等草原建设,是恢复草原植被,提高草原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借鉴"虚拟土""虚拟耕地"等理念,创造性地提出"虚拟草原"概念,通过运用当量因子法、构建横向补偿调节系数及优先级公式,得到省际横向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从而对2004—2017年各地区支付/受偿金额进行测算,同时确定其所属优先级。研究结果表明:14年间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受偿区和支付区分布一直较为稳定,虚拟草原呈现"北土南流"格局,总受偿和补偿资金均呈逐渐增多趋势,但优先受偿区及优先支付区数量逐渐减少。其中,优先受偿区为内蒙古、西藏等地,优先支付区为上海、广东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