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与世界》2011,(8):84-85
以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的中铝西南铝企业,经过46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生产规模最大、装备技术最先进、综合实力最强的特大型铝加工企业,是中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材料研发保障、高精尖铝材研发生产和高精铝材出口“三大基地”,是重庆市和中铝公司联手打造“中国铝加工之都”的核心企业。“西南铝”品牌已成为中国铝加工第一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08,(1):19-19
2007年12月8日,西南铝业集团总经理赵世庆宣布,该集团冷连轧生产线2008年底将投产。2005年6月,中国首条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1+4热连轧生产线建成投产,填补了国内铝加工热连轧工艺、技术、装备的空白,是中国铝加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以易拉罐用铝材为代表的高精铝板带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过去6万元/吨的易拉罐用铝材立即降到了现在的2万元/吨。  相似文献   

3.
自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欧盟等经济体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铜材、铝材等产品发起越来越密集的贸易救济调查,其中针对铝产品的贸易保护尤为突出。全景素描我国的传统铝材已经逐步完成了向现代化铝加工材的转变,许多产品已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嫦娥"卫星、"神州"飞船所用铝合金材料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依托青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铝深加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50年以前,我国的铝工业几乎是空白,铝材是一种十分珍贵和稀缺的物资。1950—1960年,我国的铝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铝材的产品和品种大都用来满足军工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的铝材加工业才得到了真正的发展,铝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纷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努力开发铝材新品种,扩大铝材新用途,  相似文献   

5.
截至2006年11月30日,西南铝已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成为中国铝业第一家突破百亿元的企业,重庆市又一家突破百亿的企业.它宣告西南铝跃入世界铝加工业的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6.
《重庆与世界》2011,(16):85
西南铝配备有"四大国宝"装备,拥有高精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热连轧生产线、冷连轧生产线和国内最大的厚板生产线等熔铸、压延、挤压、锻造等生产线。实现了高精尖铝加工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为航天航空、高铁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大量关键材料。  相似文献   

7.
赵路 《北方经济》2006,(17):55-56
随着中国服务行业市场化的程度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跨国服务性企业携其"强势品牌"对中国市场进行大面积、高速度的侵吞,服务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我国服务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使得在品牌意识上明显滞后于有形产品生产企业的服务业明白了什么是"品牌效益"的真谛.品牌已成为服务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成为服务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独特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武器.建立诸如喜来登、联邦快递、花旗银行或迪斯尼一样的强势品牌已成为众多中国服务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热报     
《重庆与世界》2012,(8):64-65
<正>外交部参赞率队考察西铝8月14日,外交部参赞唐卫斌率重庆市外侨办部分处室人员赴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调研考察。西南铝业党委书记雷正平陪同唐卫斌一行参观了锻造、热连轧、厚板生产线。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西南铝业总经理李凤轶、书记雷正平详细介绍了西南铝业的生产和发展前景。唐卫斌表示,西南铝业是中国铝加工业的龙头企业,通过调研考察,大家对西南铝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洁  邓思杨 《科技和产业》2021,21(10):297-301
铝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仅次于钢铁的有色金属,应用范围广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铝消费国以及铝加工产品制造国.云南铝产业已形成从矿山采选到氧化铝、铝冶炼、铝加工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电解铝产能达到全国1/5;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应用科技情报分析方法,对云南省铝产业及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云南绿色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助力云南打造产业强省.  相似文献   

10.
张盈 《新财经》2007,(12):103-103
美国的一份联合研究报告指出,预计2007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目前,中国汽车的总产量还不及美国通用公司一家。在未来1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将迎来一个产能扩张及自主品牌研发和生产的高潮。这一趋势将造成汽车生产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火暴,从A股市场募集资金,将成为推动国内汽车生产商成长壮大的必然选择。本期"上市公司透视"栏目,聚焦市场热点话题——汽车行业整体上市。  相似文献   

11.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煤炭、电力、电解铝生产及深加工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名列中国企业500强,河南省百名重点企业,河南省七家煤炭骨干企业及重点扶持的七家铝加工企业,成为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该公司"神火股份"于1999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5年被评为中国上市公司最具有竞争力十强企业,2006年获中国上市公司"最佳投资回报奖"。  相似文献   

12.
梁峻芳 《北方经济》2006,(10):54-55
自1994年北方电讯投资成立了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研究开发中心以来,微软、西门子、IBM、英特尔、朗讯、摩托罗拉、宝洁等公司相继在华投资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实验室,或宣布大型的研发投资计划,这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重大调整,是伴随着生产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品牌本土化和采购本土化而出现的新趋势。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00多家已在中国建立了700多个研发机构,中国已经成为外资设立研发机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一直为神舟系列火箭配套的西南铝业,5月揽到欧美飞机制造巨头——波音、空中客车两大客户的订单。日前,重庆市国资委发布消息,西南铝业成为国内首家通过美方“防恐”安全认证的航天铝材制造企业,正式获得杀入“空中”的绿色通行证。西铝首家拿“牌照”根据美国官方去年出台的政策,为提高安全性、防止恐怖袭击,凡是给飞机商提供配套的企业,必须通过美国国家航空防御供方认证项目小组的认证,否则,一律取消配套资格。“国内共有10多家企业  相似文献   

14.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宇通客车")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客车生产企业.该企业在系统创新思路的指导之下,依靠矩阵式管理结构支撑的研发体系,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系统、全面推进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5.
保暖贴也叫暖宝宝、发热贴,是传统发热保暖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保暖贴起源于日本,如今已日渐被国人熟知.其方便、实用、安全、价廉的特性,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中国早已是世界最大的日用品生产国,但美中不足的是多数国内厂家只是为国外品牌代加工生产,鲜有以自主品牌取胜的.而"暖友"勇于挑战,现今已达到每日生产能力100万片,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和研发能力最强的保暖贴企业之一,成为国产品牌的领头羊,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创新已成为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中外创新环境也发生了新变化。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限制与封锁,跨国公司在技术输出、转让、专利、抑制技术外溢等方面实行了一些新战略。中国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原有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创新已成为发展瓶颈;用市场和金钱换不回、买不到核心技术;"中国制造"如何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加强系统整合,提升产业层级,构建核心竞争力,创建自主品牌,才是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7.
正天津怡浓食品有限公司前身为天津市福厦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以专业研发、生产、营销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的股份制企业,目前在内资巧克力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一(品牌世家评定)。公司成立伊始,就以"管理创造价值、质量铸就品牌"为企业精神;以"诚信赢得市场,激情成就未来"为经营理念。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经过"怡浓"人的不懈努力,企业固定资产近亿元(不包括品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名片】厦门弘信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挠性印制电路板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全国少数能批量生产八层以上多层柔性线路板的国家级创新试点企业。公司注重自有品牌的建设,目前自主研发的产品也获得了福建省名牌产品的称号。公司先后承接了多个市级、省级、部级、国家级重点项目,获得了多项授权专利,并荣获"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中国印制电路行业百强企业"、"民族品牌工业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14,(4):9-9
<正>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是我国十大汽车生产企业之一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一级制造子公司,公司始建于1999年8月,现已拥有年产15万辆自由舰和帝豪EC7等系列品牌轿车、30万台发动机、60万台变速器(手、自动变速器)的生产能力,已发展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基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吉利控股集团最核心的集整车、发动机、变速器研发、制造为一体的战略发展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宁波市重点扶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20.
广东霓中依制衣有限公司来自于中国休闲服装业的前沿——广东虎门。在短短的八年中,霓中依依托产品做工精细及款式更新快等优势,从一千多家服装厂中脱颖而出,现日产服装两万多件,专卖店达三百多家,成为集生产研发与品牌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其成功的品牌创建之路,是与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品牌建设分不开的。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