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1~2017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面板数据, 实证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研究发现: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企业短期经营具有负向冲击, 但是激励企业长期绩效的增长;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域、行业差异; 对于不同特征的企业,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选择效应, 即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 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 短期绩效受到的负面影响越小; 受政府支持与保护的企业, 不仅短期绩效受到的负向冲击较小, 而且长期绩效受到的激励效应也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2.
依据资源观并考虑公司治理因素,以我国证券市场沪市1999年1月1日以前上市并存续至2004年的共15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三年为研究窗口动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类型的选择与公司资源及治理机制的关系.在对分别四种战略选择情形的模型检验中,发现规模是解释样本公司选择相关和无关多元化扩张战略的最主要因素,而经理层激励不足也显著解释了无关多元化的扩张行动;公司实体资源和治理因素普遍解释了相关和无关多无化的收缩性战略行为.研究表明多元化战略选择要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在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矿业)调查,发现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蔓延、铁矿产品价格大幅度下滑、不少矿山限产甚至停产的形  相似文献   

4.
浅谈战略管理中财务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竞争优势识别与成本分析;SWOT分析与财务指标提出,战略选择与财务评估,战略形成与战略性信息披露以及战略实施与资金筹集五个方面的论述。说明了在战略管理中,企业财务资源必须服务于选择、评估和实施企业战略的全过程的论点。  相似文献   

5.
一、把握企业发展方向 煤炭行业在实践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界的“四跨”经营的同时,必然面临着远离母体“异地办企”的问题。企业党委应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认知异地建企面临的外部环境,因地制宜,为异地企业的建设发展把握好方向。  相似文献   

6.
终极所有权结构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a Porta et al.(1999)通过追溯控制链来鉴别终极所有者的研究范武是研究所有权结构方法论上的新进展。本文以直接所有权研究方法和La Porta et al.(1999)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为中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高度集中。境内法人直接控制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国家和境内自然人更多地通过境内法人对上市公司实施间接控制.从而成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终极所有者,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直接所有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反映出我国现有股本类型的分类方式存在弊端、中小投资者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以及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机制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获取外部技术已成为企业当前愈发重要的并购动机,但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质疑。中国企业的技术并购是只获取了短期技术,还是能够据此促使其未来的再创新呢?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并购事件研究发现,虽然技术并购带来的异质性知识有助于企业再创新,但技术并购占用的企业资源以及带来的整合动荡都会影响企业原有技术进程,并由此减少企业未来再创新的可能。控制内部研发的替代作用后发现,技术并购的意义在于提高企业未来创新成果的新颖性,而非提高创新效率。此外,使用文本分析技术得出的结论表明,当新知识带来的收益大于随着知识距离增加而提高的知识整合成本时,技术并购仍然是经济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本文展开分析技术整合的作用机制,并深入探究技术并购的创新动机以及制度环境的异质性。本文的结论不仅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在技术并购中的应用边界,而且为创新引领下中国企业技术并购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也为进一步优化创新激励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有菁山才有未来——对人力资源储备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储备战略指的是企业根据未来的发展和可能出现人才缺位,在企业整体战略框架上,事先做好各职位候选人的规划、招聘、培训、晋升和考核,并辅于相关的制度安排和后勤建设的全局思考和预见性的谋划,实现科学的留才、育才、用才观念,使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步、稳定、协调的运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制造业公司目前陷入了战略迷失:在重视市场的红色战略和利用正式制度漏洞来寻租的灰色战略两者之间应该选择哪一个?基于我国的制度转型情境,我们采用战略均衡三角理论,通过我国制造业所有上市公司2000—2010年15620个公司年的数据,研究了近十年制度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迷失问题的形成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不正确的、过度的干预,不仅会影响企业行为的获利回报,而且会导致企业战略行为选择的错位。同时指出,在战略均衡的三角中,制度观视角比产业观、资源观视角更能够解释我国企业的战略行为,且与后两者属于不同维度。本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我国企业关系型战略、战略与商务模式匹配、政府角色等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5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问题。结果表明,从当期看。承担社会责任越多的企业。企业价值越低;但从长期看,根据关键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会降低企业价值。同时,本文的研究也表明资产规模、负债比率、重污染行业因素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活动显著正相关;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ST类公司、前一年的盈利能力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活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战略资源观的公司并购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战略资源观的角度对公司并购中的战略决策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在对公司资源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战略远景层面、核心能力层面以及价值链层面三方面就如何科学制定并购决策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为出发点研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分别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政府干预、法治和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程度与企业过度投资成正相关,法治、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的过度投资成负相关,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会制约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法治和金融发展相比,政府干预是影响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更为基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内部控制在我国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内部控制作为一项控制措施是否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还缺乏实证证据。为了研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以2010年沪市A股的97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实对企业价值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风险承担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董事网络位置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董事网络中心度显著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结构洞对企业风险承担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知识溢出在董事网络中心度以及结构洞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中均发挥遮掩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正向调节董事网络位置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企业应该合理构建董事网络关系;优化董事网络结构,适度获取外部知识,提升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316份来自广东省制造型企业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探讨制造型企业核心能力与“贴牌”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研发能力会明显地弱化企业的“贴牌”倾向,具有强大生产能力的企业会倾向于选择“贴牌”.而企业的综合能力与“贴牌”倾向并没有显著关系.它会通过对其他三种能力的放大作用来强化企业的战略选择。我们的分析表明,虽然“创牌”是众多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但“贴牌”战略是当前我国许多制造型企业基于其核心能力构成状况的理性选择.不断推进企业从单纯的OEM、ODM模式向DMS、EMS和OBM模式转化。才会促进我国制造型企业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地方保护能提升公司绩效吗——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地方保护和要素市场分割对微观组织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保护虽提高了公司收入,但降低了要素资本(包括劳动力和原料)流动,导致微观组织经济效率降低。地方保护程度越严重,该地区企业劳动工资率越高,冗员越严重,企业主营成本越高,最终导致经济绩效越差。本文结论表明,从长远看,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无论对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是本地区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目标。文章通过分析山西实现动力转型的原因,指出了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思路,并提出转型的重点为知识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政府创新,创新性地设计了山西省实现动力转型的具体路径:人力资本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最后提出几点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收集2009~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选用双重差分模型和PSMDID方法研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并进一步剖析以企业创新能力为传导路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而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相较于未转型企业,生产率提升效力在57.0%左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西部地区企业受到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效应相对更强,同时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和民营企业也能够获得更大的生产率提升效应。本文对于鼓励民营企业创新转型、融合数字化产业化改革,激发数字经济潜力以助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科技催生出新的金融服务模式,这能否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呢?通过“金融科技”关键词百度新闻高级检索,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标,并利用2011—2016年新三板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就经济意义而言,城市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每提高1%,当地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平均会增加约0.17项。作为一个宏观变量,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受单个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较小,但是依然会存在测量误差和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接壤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均值作为工具变量,得到了一致的估计结果。本文的结果在替换企业创新指标、使用不同回归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两个渠道促进企业创新,一是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二是提高税收返还的创新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在东部地区和高科技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发展、重塑金融行业生态格局,才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从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前5大核心客户数据,采用赫芬达尔指数计量其客户集中度风险,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客户集中度风险对公司研发投入行为的影响,以及另一外部利益相关者政府的“支持之手”--政府补贴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风险显著负向影响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政府补贴的存在则弱化了这种负向影响,尤其在非国有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该研究拓展了客户集中度风险影响公司投资行为的经验研究,丰富了政府补贴激励公司研发投入活动的作用机理与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