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晓燕 《河北企业》2014,(10):12-14
<正>一引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制度。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名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难以真实反映各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的实际效果,引入新的指标,对中国城市近年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实质救助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同时为政府有关部门对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选择和评估提供一个新工具。研究结果显示,名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较高的城市,如深圳、上海等,其实质救助水平并不高。  相似文献   

3.
有劳动能力的城镇低保居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城市中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率低,倾向于隐形就业,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不退保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为有劳动力的低保对象提供就业指导,努力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变失业救济为求职津贴等措施来提高就业率,保证国家救助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非农业户口成员,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它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保障网。1993年,上海市率先进行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1997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从199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几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低保家庭政策补贴、社会捐助四位一体的最低生活救助体系。在此过程中,财政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参与政策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应保尽保,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经济体制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欣 《数据》2012,(5):54-57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系统分析、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相结合,以北京市2010年400户(调查成功391户)城镇低保家庭抽样调查数据作为分析研究的主要资料,分析了当前救助制度下贫困受助家庭的生活现状,并联系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对不同救助性政策特别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价,分析了当前社会救助制度的缺陷与不足;提出贫困救助要关注精神层面、就业层面的脱贫,关键在于建立立体式的救助体系;对无就业能力的,给予资金保障;对有就业能力的人群要从政策、培训、教育等层面予以救助。  相似文献   

7.
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实行差额补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济制度,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的背景下,随着城乡贫困人口的增加,对社会救济制度进行改革的产物。最低生活保障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救助的基础和核心,是最后一道社会安全网,是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对全国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全国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联系会议制度研究拟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重大制度、政策、体制和机制,向国务院提出建议;统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与医疗、教育、住房等其他社会救助政策以及促进就业、扶贫开发政策的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研究解决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跨部门信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常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常州市城市贫困阶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生活、群体特征及其社会救助状况;讨论了社会救助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助制度。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有条件的地区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江苏省从2005年起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农村低保工作进展顺利,运行良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西乡县高度重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贫困问题,把城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的脱贫工作纳入全县的整体脱贫工作中,为切实帮助全县1950户,2785人城市低收入居民家庭摆脱贫困,该县结合实际制定方案,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其他专项救助为补充,通过低保兜底一批,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支持一批,就业培训一批,住房保障一批,教育资助一批,确保到2018年前与全县农村精准扶贫对象同步脱贫,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济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线”。赤峰市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从1997年起率先在市辖三区实施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1999年5月,全市12个旗县区已全部建立并实施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年来,共计发放保障金1132万元,累计有近30万人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救助,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充分发挥了扶贫济困、帮弱救残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就业的角度出发,对上海市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最低工资与最低生活保障衔接不合理;最低工资对就业有促进作用,但现行标准偏低;最低生活保障虽然水平较低,由于制度缺陷仍然导致了就业福利依赖。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是政府对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济制度 ,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线”。赤峰市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 ,从 1997年起率先在三区 (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 )实施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至 1999年 5月 ,全市 12个旗县区已全部建立并实施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年多来 ,共计发放保障金1132万元 ,累计有近 30万人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救助 ,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充分发挥了扶贫济困、帮弱救残的作用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实施城…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对我区2000年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进行了审计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临着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一、现状与问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改革,它是维持城市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后,国家和我区逐步加地区,2000年度自治区下拨中央补助款184万元,地区各县财政预算安排234万元,实际只有三个县…  相似文献   

16.
自从17世纪社会救助制度初创以来,家计调查就成为实施这项制度的必要前提,这在世界各国都一样。社会救助制度,在中国也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完全由政府运作的直接针对"有需要"的个人及其家庭的转移支付或社会再分配制度。因为社会救助的资金来自于政府财政,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所以,必须保证这项制度救助的都是真正"有需要的人"。自从17世纪这项制度初创以来,家计调查就成为实施这项制度的必要前提,这在世界各国都一样。这就意味着,政府必  相似文献   

17.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乡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被称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线"。自1993年上海市首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不断地改进、完善和规范化建设,到2007年国务院要求在全国建立农村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向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现金、物资或其他方面的援助与支持,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灾民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救助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救助,以及社会互助。  相似文献   

19.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济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线”。赤峰市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从1997年起率先在市辖三区实施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1999年5月,全市12个旗县区已全部建立并实施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年来,共计发放保障金1132万元,  相似文献   

20.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镇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传统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1996年实施以来,低保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实现了“运行机制正常化、政策宣传广泛化、操作程序制度化、对象管理动态化、民主监督公开化、资金管理规范化”,有力维护了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政府分了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