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市场驱动的视角阐释组织学习,探讨及检验组织价值观、市场信息处理过程及新产品成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组织价值观对市场信息处理过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记忆对信息收集、信息收集对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对信息响应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3)市场信息响应对新产品成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组织学习、知识创造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产品开发是一个高度的知识创造过程,而组织的学习能力则会显着地影响组织对知识的吸收、消化与运用。对组织学习、知识创造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选取我国华南地区的115家高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①组织学习对知识创造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②组织学习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③知识创造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对模糊前端众包任务、创意和流程的有效管理是推动产品创意进入新产品开发后端,提升模糊前端绩效的关键,但众包能力影响模糊前端绩效的过程机理仍不明确。基于信息处理理论,构建众包能力、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与模糊前端绩效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287份企业问卷调研数据对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众包能力对降低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提高模糊前端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及技术不确定性在众包能力与模糊前端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知识观与组织学习理论、搜寻理论构建关联,着重回答外部知识流动如何影响新产品创造力这一问题。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ootstrapping多重中介分析方法,对264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巧交流除对新产品创造力存有直接促进作用外,还通过探索学习这一中介机制产生促进作用,而应用学习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技术转移主要通过探索学习的中介作用直接或间接积极影响新产品创造力;搜寻宽度在技巧交流对新产品创造力、探索和应用学习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搜寻深度则对技术转移与新产品创造力、探索学习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知识观视角下新产品开发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搜寻理论的权变视角研究。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国华南地区126家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对持续竞争优势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企业如何充分利用外部合作关系实现开放式服务创新,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组织惯例更新为中介变量、共享愿景为调节变量,构建关系学习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对376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共享、共同理解和特定关系记忆均会对开放式服务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关系学习的3个维度(信息共享、共同理解和特定关系记忆)通过组织惯例更新的中介作用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共享愿景在共同理解对组织惯例更新的驱动作用中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在信息共享和特定关系记忆影响组织惯例更新方面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变化、组织忘记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吸收能力在组织忘记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并对山东省高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环境变化与组织忘记、组织忘记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吸收能力对组织忘记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对模糊前端众包任务、创意和流程的有效管理是推动产品创意进入新产品开发后端,提升模糊前端绩效的关键,但众包能力影响模糊前端绩效的过程机理仍不明确。基于信息处理理论,构建众包能力、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与模糊前端绩效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287份企业问卷调研数据对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众包能力对降低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提高模糊前端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及技术不确定性在众包能力与模糊前端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通过自身能力的塑造赢得和保证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构建了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动态能力及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模型,并以国内118家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组织的吸收能力对整合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的吸收能力对动态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的整合能力对动态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的动态能力对可持续竞争优势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的吸收能力对可持续竞争优势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的整合能力对可持续竞争优势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最后,讨论了该研究的贡献、对管理实践的意义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企业外部合作伙伴分布广泛的特点,从外部研发合作广度的两个维度(市场广度和研究广度)出发,选取2010—2018年16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外部研发合作广度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研发合作的市场广度和研究广度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其中,研究广度的作用更为显著;网络学习在外部研发合作广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库同质性正向调节外部研发合作广度与网络学习的关系。结论丰富了新产品开发绩效前因变量研究,对企业制定外部研发合作战略,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重要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1.
陈凯  宋晓梅  张永军 《经济与管理》2010,24(9):26-30,34
以北京、山东、湖南、广东四省市的物业服务企业为样本,借鉴成熟的市场导向量表和组织学习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就物业服务企业市场导向对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的直接作用,同时通过组织学习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的正向作用,即组织学习为不完全中间变量。研究证明,我国物业服务企业实施市场导向战略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基于环境和行业发展的独特性,在实施市场导向战略时尤其要注重开展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者们较为关注大数据能力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但大多笼统探究大数据能力对企业创新的直接影响,深入探究其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的研究尚未完善,立足于农业科技企业的研究更是缺乏。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深入探究大数据能力对农业科技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双元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以市场导向为调节变量,建立可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181家农业科技企业样本,结果表明:大数据能力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大数据能力和企业创新间均具有正向中介作用;市场导向增强了利用式学习在大数据能力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而对探索式学习在大数据能力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未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钢  沈丞 《技术经济》2017,36(1):49-56
基于对探索与利用两类组织学习的拓展分析,细化了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不同阶段的学习与创新活动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技术追赶的3类迂回模式。研究表明:工艺利用、产品利用、工艺探索和产品探索是技术追赶过程中4类主要的学习活动;根据后发企业开展学习活动的差异,技术追赶有技术迂回、市场迂回和曲折迂回3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国外有关市场导向和组织学习的研究理论为基础,以我国企业为研究背景,对市场导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导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主要有两条路径:首先,市场导向通过组织创新影响组织绩效;其次,市场导向通过影响组织学习、组织创新进而影响组织绩效。在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模型中,组织创新具有中介效应,而在市场导向与组织创新的关系中,组织学习起着重大的中介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危机预期和信用紧缩相互强化、相互推动的过程中,市场自我调节能力削弱甚至丧失.政府主导的协同救市对于填补市场组织真空、稳定市场和化解危机至关重要.为有效应对危机,本文给出了两条旨在恢复市场自救的救市措施.作者对危机预期下政府救市和市场自救的关系处理,既是处理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关系的重要探索,也给出了政府在设计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政策组合时的关系论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6.
同时采用市场导向的不同理论观点开展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传统市场导向对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受实施组织层次高低调节;反应型和先动型两种市场导向对绩效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反应型市场导向的促进作用更强;在绩效关系受实施组织层次高低调节方面,调节作用仅在先动型市场导向条件下显著。结论表明,先动型和反应型市场导向并非相互抵触;反应型市场导向对绩效促进作用更强;企业高层介入利于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组织惯例更新是企业进行组织优化和迭代以适应外部动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先动型市场导向—组织学习—组织惯例更新—动态能力—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框架,探讨组织惯例更新触发因素与影响效应。通过对191家科技型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发现:①先动型市场导向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惯例更新,组织学习在先动型市场导向与组织惯例更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②组织惯例更新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动态能力在组织惯例更新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组织惯例更新触发因素、丰富组织惯例更新结果研究,并对企业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Innovation and market orientation are two strategic orientations or business philosophies that can guide a company in its business activities. Although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these two strategic orientations is conceptually recognized as a critical factor for new product's success, empirical results are mixed. This paper examines this issue in terms of innovation orientation, two types of market orientations (responsive and proactive),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Based on a sample of 107 high-tech firm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novation orientation and two types of market orientation yields different patterns of nonlinear responses for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Specifically,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when derive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novation orientation and responsive market orientation, is in the form of an inverted U, i.e., the interaction effect is contributory to firm performance until an optimal level is reached, and then the effect becomes detrimental thereafter. However,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derived from innovation orientation and proactive market orientation is in the form of a U, i.e., the interaction effect is detrimental to firm performance until a threshold level is reached and then the effect becomes contributory thereafter.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indicate that the costs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effects of these two strategic orientation interactions are dissimilar.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9.
通过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应对市场竞争,已成为多数服务外包供应商的重要战略选择。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运用174对发包企业与供应商企业的有效配对调查数据,探究组织双元学习对供应商创新能力的影响,检验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均对供应商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影响;②关系治理机制在组织双元学习与供应商创新能力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③契约治理机制在组织双元学习与供应商创新能力关系中呈负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组织双元学习影响供应商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对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有效运用不同组织学习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