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已从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正在向以技术密集型、科技型企业为主转变。   美国经济滑坡对台湾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将进一步促使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外移。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急速下降,预估今年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 5%降到 1.5%~ 2%。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将使美国国内需求减少,进口必将减少。而台湾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倚重美国。美国经济滑坡将对台湾经济造成直接的重要影响。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 4月 25日发表最新经济预测报告称,台湾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台湾掀起了对祖国大陆科技产业投资的热潮,两岸在产业领域的科技合作成了主旋律。科技产业依存度不断加深,产业间利益相关、相互支撑。随着两岸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产业互动作用日益显著。1.优势互补,合理配置两岸科技资源两岸在加入WTO后,为提高两岸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挥两岸在科技产业各个环节上的优势,进行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利用科研成果,加快科技产业化发展。两岸在科学技术和基础研究上各自形成独特优势。结合祖国大陆在部分高技术和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与台湾应用科技与产业以及拓展国际市场等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两岸入世后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两岸的产业合作也日益紧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和优化在整个经济成分中处于重要地位,祖国大陆农业与台湾农业在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入世为两岸农业合作搭建了平台。WTO后重点加大与台湾南部农民的合作,建立两岸农业合作的交流机制。两岸农民携手共同发展高附加值农业、精致农业、观光农业,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增进两岸农民友谊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2000年已经到来。爆竹声中祖国大陆和台。港、澳的中国人都在欢庆21世纪的降临。新的世纪是伴随着科技、经济的激烈竞争到来的。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正因技术创新的加速更具挑战性、垄断性;世界经济竞争也更明显地呈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较量。正如江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我们应当从这个大趋势去展望两岸科技关系的前景,把握住合作发展两岸科技产业这个新世纪向我们提出的大方向。十几年来,两岸科技界经历了尝试接触、相互了解、专业…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两岸都面对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十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两岸市场开放不够,相互间互补性不强,造成资金流动不足。 机遇与挑战   台湾为因应加入 WTO后市场开放冲击,在 1999年台湾经济当局建议审核包括机械、钢铁、家电、日用品工业、石化业等赴祖国大陆投资的标准,以维系产业生存竞争空间。台湾当局禁止 13个基础建设的项目:铁路、公路、港湾、机场、捷运、每日焚烧量在 300吨以上的焚化炉、水利、自来水、下水道、排除气电共生厂及 2万千瓦以上的…  相似文献   

6.
台湾经济走向与两岸经济合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未来若干年内,如无重大变故,台湾经济仍有可能保持中速发展,同时,台湾经济的发展愈来愈倚重于大陆,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是两岸关系稳定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陈蘋 《亚太经济》2002,(3):49-52
创业投资事业改变了台湾投资市场的游戏规则,它使高科技产业在岛内发展如虎添翼,使传统产业经过创业投资中介与专有知识跟高新技术联结,延伸了产业及产业价值链,加快了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台湾创业投资经验颇值得大陆学习与借鉴,文章为加强两岸创业投资的交流与合作提出若干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祖国大陆“入世”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根据“我先台后”的原则,台湾作为一个单独关税区加入WTO亦指日可待。由于开放金融市场是加入WTO的必要条件,因此两岸加入WTO后将给两岸金融业带来冲击,同时也给两岸金融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拟就两岸加入WTO后对金融业的冲击及两岸金融交流合作问题,做一粗浅分析探讨。1.两岸“入世”对金融业的冲击两岸“入世”后,金融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就祖国大陆银行业而言,加入WTO可以活跃金融市场,为金融机构提供学习的机会,但也面临来自海外的竞争。这就是说,祖国大陆加入WTO后的几…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是伴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开展而发展的。多年来,两岸科技领域经历了尝试接触、相互了解、专业交流的过程,走出了相互确认对方价值的第一步。随着台湾企业家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台资企业已经从传统产业跨入高科技产业,两岸的优势逐步走上了相互补充、逐渐汇聚的道路,更大规模的高科技交流和全面合作已经展开,展示了两岸科技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1995,(1):33-33
两岸科技交流合作层面拓宽刚刚过去的1994年,两岸科技交流会作层面有了更大的拓展:两岸科技界高层人士开始接触,参与交流合作的领域和形式正在扩大,许多学科已进行具体项目的共同研究,并逐步使研究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去年初,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率领钢铁和材...  相似文献   

11.
12.
1.祖国大陆粮油食品业的发展近20年来祖国大陆粮油食品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优秀企业越来越多。人才倍增,特别是粮油食品企业的生产、管理、贮存技术的进步、新的知识、观念更新是科教兴农的结果。粮油食品企业在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粮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引导了农业结构调整。前不久,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和企业调查总队对全国1000家企业问卷调查,IT业、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等是最赚钱的技术,粮油食品企业如果能与这些技术挂钩,则行业的提升前景广…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大陆加入WTO后,台湾也结束了长达12年之久的入世之旅。农业作为入世后两岸共同的弱势产业,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同时,加入WTO也意味着两岸贸易自由化,三通进程加速,两岸农产品品种结构与区域结构将随之调整,农业交流与合作格局将向双赢的目标发展。1.加入WTO对两岸  相似文献   

14.
两岸金融合作的制度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投资大陆初期的资金需求问题是台商自身力量解决的,之后出现的资金需求主要由利润与小额贷款来应付(台商、政府的共同作用),在规模效应出现后的资金需求期,自身利润与政府贷款已经难以全面解决.目前众多台商主要面临的第三阶段情况也可以被称作"资金饥渴期",只能通过渠道畅通的资本市场来逐步舒缓,两岸政府如不加以重视金融合作关系的改进,将严重影响台资在祖国大陆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共同拥抱全球化的过程中,台商跟随着跨国企业的脚步深耕大陆,产业集群移动效应不断在大陆发酵,地区性的经济整合能力正快速提升中。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经贸往来自1979年恢复以来,已经走过了24个春秋,历经风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不仅促进了两岸各自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加深两岸经济融合,促进两岸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了WTO后,这种经贸交流面临着新的机遇,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两岸经贸交流的回顾及现状分析在过去的20余年里,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虽然受到人为因素的强大干扰,但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79年海峡两岸的贸易额仅为0.78亿美元,到2002年两岸贸易额近400亿美元,与1979年相比,24年内增长了400…  相似文献   

17.
18.
加入WTO对两岸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加入 WTO的日程日益临近,加入 WTO后会给两岸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 ?了解这点,有助于我们对两岸今后的经济、产业与科技发展及相互合作,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运作。 1.实现双向投资 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和规模   近年来,台湾不断掀起投资祖国大陆热潮。据台湾方面报道,近 10年来,台湾流入祖国大陆的资金已超过 715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 40%。而祖国大陆投资台湾却是寥若晨星。究其原因,主要是台湾当局长期以来奉行“不准祖国大陆资金进入台湾”的政策,对祖国大陆入台资金加以严格管制。与祖国大陆积极引进台资的政…  相似文献   

19.
祖国大陆加入 WTO已近在眼前,台湾作为一个单独关税区加入 WTO亦为期不远。台湾加入 WTO后,工业产品将面临配额取消、关税调整及市场开放的压力,部分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将受到严重冲击,甚至被淘汰;而祖国大陆拥有天然的资源、原材料、丰富劳动力、低廉土地、巨大的市场潜力及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因此,两岸加入 WTO,对两岸产业是挑战,而对两岸产业合作则是契机。 1台湾加入 WTO对产业的影响   根据台湾在"入世"会谈判中的承诺,调降关税项目共计 4 491项,其中工业产品为 3 470项,基本金属及其制品 661项,纺织品 568…  相似文献   

20.
易杳 《开放潮》2004,(9):44-46
长期以来,两岸金融监理架构无法建立,两岸金融交流几乎陷入冻结状态,台湾银行业一直无法随台商西进大陆,争食台商金融服务商机。因应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的形势,两岸金融交流正进步解冻.加强金融交流已成为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