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与一国社会生产方式紧密相联。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他们的学说伊始,就把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定位为科学共产主义的目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起的这两对矛盾,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加深的。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同样面临这两大矛盾,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两对矛盾才能得到彻底解决。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推进生产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资本主义世界是革命的理论,是批判的理论。一方面是彻底批判庸俗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是批判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的理论,另一方面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需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维轨迹 1848—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艰巨的理论探索,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无产阶级遭受剥削的主要根源,而社会无计划的生产方式则导致了社会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和生产力的巨大破坏。未来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新社会因素的存在并认识到其实质。马克思着重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探讨了新社会因素;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新社会因素的思想,进一步加深了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同时使新社会因素研究拓展到思想文化领域和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不能简单地把新社会因素看作是社会主义因素,对此还应辩证地理解。  相似文献   

5.
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资本家一切生产活动的目的就是无限获取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资本家疯狂追逐资本的逻辑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无限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在这无限膨胀的运动中不断被激化。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审视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问题产生的实质,认为资本主义无限扩张的生产方式,不断加深的异化劳动,盲目崇拜的消费主义是引起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生态马克思理论家认为只有将资本主义制度之下人对自然的统治变为人对自然的人道占有,使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符合自然的规律方是解决生态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通常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是封建领主制生产方式。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和刘永佶教授均对此解释提出了质疑。阿明认为,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中心,并非欧洲中心论者们坚持的封建领主制,而是贡赋制(或纳贡制);但他又认为,"封建制"是"贡赋制"的萌芽形态,"贡赋制"是"封建制"的成熟形态,这是一种尚不准确的概念规定。刘永佶认为,马克思所论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否定掉的,是"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而不是封建领主制;他认为在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的是"集权官僚制"。阿明的"贡赋制"与刘永佶的"集权官僚制"对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释不同但是还是比较接近的。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也是各个时代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传统哲学、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基础,从而为人类正确解答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8.
福斯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系统地总结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研究了新的条件下生态危机的逐渐深化。他分析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所导致的资本主义对自然财富的破坏和侵占,用"新陈代谢断裂"这一概念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代谢断裂。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商品交换价值的盲目追逐产生了过度包装等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态殖民形成了生态帝国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于资本主义对利润的无止境追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多数人说的"普世伦理"指的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看待这种"普世伦理"的,阐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都是这种"普世伦理"的支持者,后来因为发现这种"普世伦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走向了科学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奠定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要求我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应在坚持和继承的同时,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因此,必须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深化对“劳动”概念的认识,正确分析新的社会阶层,树立新的财产观,确立新的分配观;通过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诞生于19世纪,是工业文明时代精神的反映。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现实性与可能性;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自然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等优秀思想构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近代后期自然科学全面发展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认知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批判犀利、前瞻特征明显,对于生活在现时代的人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劳动就业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之一,直接关涉着社会建设的成败。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构想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阐述了深刻的劳动就业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就业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就业的本质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就业思想对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劳动就业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劳动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辩证法是人们面对无限性事物和问题时的思维方法。马克思最大限度地借鉴和吸收了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并在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基础上,发现了思维辩证法根源于人类社会的实践和人类历史的辨证运动。历史和现实中到处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二律背反"现象和问题,人类实践及其历史在解决各种"二律背反"的过程中,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否定之否定环节,辨证地向前发展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辨证的思维方法,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演进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马克思1845年之前对货币的认识,集中体现为一种货币的异化本质论思想;第二阶段为马克思在新哲学基础上形成的货币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认识以及有关货币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集中体现为一种货币的社会关系本质论思想;在第三个阶段,马克思对其货币思想进行了科学概述,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货币理论由此显现,这一货币理论不仅切入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核,同时又以一种无限的开放性展开在以资本运动为主轴的现代生产方式之中。由此,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既构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上的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15.
“资本积累”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客观现实出发对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一般规律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指出了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随着生产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过度积累”,大卫·哈维对“过度积累”进行了严密的考证,得出当代资本主义积累的主导形式是“剥夺性积累”,剥夺性积累理论是对马克思积累理论的重要发展。无论是“资本积累”,还是“剥夺性积累”都是资本本质的外在显露,它们的历史作用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深刻论述了共产党所具有的先进性,主要有坚定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革命的坚定性和高度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就是在不断地践行党的先进性思想,并在《共产党宣言》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努力。  相似文献   

17.
在立足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理论和苏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列宁社会主义新人学说包括社会主义新人主体的广泛性、培育社会主义新人载体的多样性和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全面性等内容。列宁社会主义新人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不仅为社会主义的坚持、巩固和发展以及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而且为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碳道德"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新道德规范。低碳经济和"碳道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责任是"碳道德"的基础。树立新整体观、新时空跨度和新价值视角的低碳责任意识,不仅是避免生态系统非线性灾变的前提,也是实现马克思提出的两类生产,即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减少经济损失、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因此必须强化人类的低碳责任意识,才能实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探讨亚洲社会状况时,曾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理论,即"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这个理论曾引起亚洲各国普遍性的讨论,其中的观点分歧很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并没有得出一个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在不断的探讨之中,其前后期的观点不尽相同,甚至还有冲突的地方。随着新的史料呈现以及马克思的进一步研究,在其后期对亚洲东方社会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从而也丰富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内涵,不再把此生产方式看做仅仅是亚洲社会的特例,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具有了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