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清理查处“小金库”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非常重视,把它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但是,如何发现单位私设的“小金库”,就需要一定的查账技巧和审计方法。下面本人根据多年来的查账经验和去年参加的市直单位专项清理“小金库”检查的实践,对如何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或账外账资金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玲 《广东审计》2001,(3):38-39
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经济秩序和加强廉政建设,1995年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一次清理“小金库”的专项检查,并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1999年清城区审计局对区属9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查出私设“小金库”的单位有5个,总金额190.54万元,由此可见,目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由于“小金库”的形成较为隐蔽,且有扩大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 1、国有资产管理薄弱,出租收入转为账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在财务管理制度和现行行事单位…  相似文献   

3.
综合信息     
武昌区审计局、财政局、监察局最近联合向全区发文,对单位和领导干部私设“小金库”实行举报制度,作为全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大力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强化资金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文件重申了“小金库”的范围,明确了“小金库”的政策界定。同时对“小金库”确定了“自查从宽,被查从  相似文献   

4.
从严治理私设“小金库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 ,我办连续查处了两起金额巨大的私设“小金库”违纪行为。一是在对国税进行交叉检查中 ,查出北京市某区国税局私设“小金库”35 61万元。二是根据群众举报查出我区某市建行私设“小金库”5 83万元。至此 ,专员办成立以来 ,我办已查处了 19个单位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违纪行为 ,合计“小金库”金额 1.68亿元。从以上被查处情况看 ,“小金库”违纪有如下特点 :一是“小金库”不小。在已查处 19起“小金库”中 ,2 0 0万元以上的 14起 ,5 0 0万元以上 8起 ,10 0 0万元以上 5起 ,30 0 0万元以上 3起 ;二是普遍性。不但企事业单位有“小金库…  相似文献   

5.
国家明令禁止单位私设“小金库”,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而现实生活中仍有令不禁.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小金库”乃是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资金。其性质是化“大公”为“小公”或化公为私。这是国家所不允许的。为什么私设“小金库”问题在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屡禁不止呢?究其原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们党和国家打击犯罪,预防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和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一些单位和部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仍有一些单位和部门不顾中央的三令五申,从单位的小团体利益和领导个人特权出发,继续搞公款私存,一帐多本等多种形式的“小金库”。严重地违反了财经纪律,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如何制止“小金库”现象的发生,是加强财经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防止腐败的重大举措,也是摆在各个经济监督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小金库”的一般表现形式及其资金来源一表现形式——公款私存…  相似文献   

7.
“小金库”的问题由来已久。国务院、中纪委曾三令五申不准私设“小金库”,垦区财务、审计等部门也多次进行过专项清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媒体曝光和目前查处的一些单位“小金库”情况来看,私设“小金库”之风还远远没有刹住。因此,加强对“小金库”问题的治理,已成为维护国家资金安全,防止收入和资产流失,铲除诱发和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行政机关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表现:数量越来越多,有的单位同时在几个内设机构设置“小金库”,金额越来越大,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私设“小金库、的手法越来越新,形式多样,严厉清查“小金库”,对于进一步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有力打击权钱交易,公款行贿及私分,贪污公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私设“小金库”一般都属于小集体的舞弊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单纯从会计报表,账薄,凭证上进行审计,很难有实质性的发现。下面,笔就如何有效清查“小金库”,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
屡禁屡犯 原因何在──对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问题分析刘春生查禁“小金库”可谓老生常谈,国务院曾几次发出了《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审计和有关部门对发现的“小金库”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但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单位置法律、财经...  相似文献   

10.
高志明 《陕西审计》2004,(B12):32-32
2003年,桌审计机关在对某市投资公司的审计中,发现该公司私设“小金库”累计100万元。其中1999年私设“小金库”30万元.2000年私设“小金库”20万元,2002年私设“小金库”40万元,2003年私设“小金库”10万元。对此问题的处罚,审计机关内部有三种看法:一是应依法处罚;二是“小金库”是1999年设立的.到2003年已经超过了《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二年的处罚时效,不能处罚,只能处理;三是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二年处罚时效,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审计署济南特派办经贸审计处审计调查了五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共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2.79亿元。审计发现,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违规违纪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一、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在这五个企业中,共查出“小金库”22个,累计金额达1.25亿元。如山东某单位截留所属企业上缴的延伸服务收入、承包利润等2700多万元,全部存放帐外,用于向职工发放奖金、补贴。再如某企业所属7个单位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达9700多万元,其中的一个单位自1996年以来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达5300多万元,严重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小金库”已成为国家资产和税收流失的“黑洞”,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一、“小金库”的来源 “小金库”是指单位或部门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截留、隐匿国家或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会帐目、私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 ,“小金库”屡禁不止 ,屡查不绝。究其成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法纪观念淡薄。有些人可以不管政府三令五申 ,仍然我行我素私设“小金库”。二、有些单位会计监督职能明存实亡。有些单位会计人员受制于单位领导 ,没有独立的地位和相应的权力 ,从而削弱了会计监督职能。同时由于会计人员与单位是“同坐一条船”的关系。当单位利益与法律法规发生矛盾时 ,监督难以称职。有些会计人员在单位私设“小金库”问题上 ,不但不制止 ,反而出馊主意 ,想歪点子 ,同流合污。三、外部监督不严 ,助长了“小金库”蔓延。第一 ,检查不严 ,造成“小金库…  相似文献   

14.
从相关单位入手严查“小金库”田敬献从银行帐户入手,严厉查处“小金库”是提高审计执法力度、严肃财经纪律的要求。由于小金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分散性、复杂性,特别是近几年部分单位财经纪律松弛,财会基础工作还较落后,蓄意私设小金库的技术更加高明,小金库易设难...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某审计机关在对某市投资公司的审计中,发现该公司私设“小金库”累计100万元。其中1999年私设“小金库”30万元,2000年私设“小金库”20万元,2002年私设“小金库”40万元,2003年私设“小金库”10万元。对此问题的处罚,审计机关内部有三种看法:一是应依法处罚;二是“小金库”是1999年设立的,到2003年已经超过了《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二年的处罚时效,不能处罚,只能处理;三是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二年处罚时效,对1999年、2000年私设“小金库”50万元不能处罚,不能处理。对2002年、2003年私设“小金库”50万元有权处罚。另处,还查出该…  相似文献   

16.
近一个时期社会上腐败现象开始滋生和蔓延起来,以权谋私、用公款吃喝、参加高消费歌厅、舞厅、夜总会、超标准购小轿车及奢侈浪费现象屡禁不止,钱权交易无孔不入,腐蚀了一些党员干部。这些腐败行为所耗费的钱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在今年上半年审计工作中,注重了对此问题的调查,发现小金库是支撑腐败现象的一个主要的资金来源。从今年3月5日我们延边州审计局共查出了七个单位的“小金库”,其金额达191.5万元。各单位私设“小金库”手段各异,使用混乱,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7.
龚海君 《青海财会》2001,(3):30-31,28
“小金库”的问题由来已久。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得私设“小金库”,有关部门也多次对“小金库”进行专项检查,但仍屡禁不止。它不仅造成国家和单位收入的流失,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还诱发和滋生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应当坚决取缔。  相似文献   

18.
私设“小金库”21万余元被查处今年,庄河市审计局在对市铁路局进行承包经营审计中,发现该单位辖属工务段、车务段、机务段、运输段四个非独立核算部位私设“小金库”21万余元,并进行了严肃处理:车务段1993年6月至1995年2月累计收取代办手续费收入、煤底...  相似文献   

19.
于晓燕 《活力》2010,(19):33-33
中央和国务院三令五申严禁各单位私设“小金库”,历年来陆续开展了多次全国范围的专项整治工作,但“小金库”问题仍未有效遏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小金库”问题,应当按照分级负责、分口把关;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依纪依法、严宽相济、标本兼治、纠监并举的原则进行,逐步探索构建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个小单位私设的“大金库”□肃宁县审计局肃宁县审计局今年4月份对县文教局审计时,查出其下属单位教研室私设“小金库”16178158元的问题。教研室是一个财政全额拨款的小单位,有干部、职工16人。在对其审计前,通过调查了解到,该单位每年订购下发中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