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剑庆 《企业经济》2008,(5):166-168
风险投资过程中存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很容易引致道德风险。本文分析了道德风险的成因,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出发,指出我国风险投资中道德风险控制的路径选择:加快有限合伙制在风险投资业中的应用,建立完备的风险投资交易设计体系,建立有效的基金经理人市场和风险企业家市场,营造良好的创业者精神激励环境。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存在委托代理问题,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方面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对于逆向选择风险的弱化,不同于以往使用的供应商信号理论,主要从制造商角度出发考虑;在道德风险弱化方面,建立相应的防范模型,对于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弱化分别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西方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传统的企业层级组织中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目标不一致以及企业的不完备导致的委托人和代理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同时提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认为努力构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就是减少企业层级组织的代理成本,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重要安排。  相似文献   

4.
委托代理理论阐明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财务负责人在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介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两个层次之间,其委托代理关系相当微妙。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风险投资是风险投资家投入到创业风险企业的一种权益资本.在风险投资活动中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两者之间存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同时风险企业在其生成、组织形式和经营战略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特点,因而具有特殊的治理机制,其中控制权的分配与转移是其核心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控制权的分配影响风险投资活动双方的行为尤其是非合同化的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价值和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现象的出现,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在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然而,由于风险投资包含三方当事人: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创业者。他们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通过风险资本这一枢纽构成了双重委托代理的关系。本文就是针对由此形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分析了逆向选择的含义、原因、危害及道德风险的含义、类型及原因,最后,针对委托代理问题提出有效治理的对策——利用信号传递机制规避逆向选择,完善供应链协议,有效激励及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8.
毛小红 《企业导报》2011,(20):31-33
外部性是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金融领域的负外部性会导致银行机构的成本外溢、风险蔓延等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在尚未真正走出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影响之时,本文从外部性视角探讨了金融负外部性的解决方案之一——存款保险制度。该制度在有效地保护存款人利益、防范银行危机、降低金融稳定成本等的同时,也面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委托代理问题,故此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存款保险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科研经费申请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及管理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存在于风险投资体系中两条委托代理链上的道德风险所引起的代理成本,极大地影响了风险投资的效率。因而如何设计激励机制来防范这一风险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对国内这一领域研究进行了回顾,同时指出了对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科研经费申请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及管理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委托代理理论在第三方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委托--代理理论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个基本模型应用到第三方物流中,以期从整体上把握第三方物流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李连滨 《活力》2006,(9):45-45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内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信用担保机构内部以及担保机构与受保企业之间发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进行信用担保的内部控制就是通过采取措施解决这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根据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理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哈尔滨市担保业发展的实际来看,逆向选择同题解决的主要对策是:(1)建立完善而灵活的反担保制度。(2)建立良好的信息网络和风险甄别与分析评估系统,使担保机构从众多高风险的公司投资项目中筛选出好的担保项目。(3)根据担保申请人的风险等级来确定费率。道德风险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是:第一,在合同中设定完善的限制性契约,限定资金用途,把监控权配置给担保机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委托—代理角度分析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人员外派的收益和成本,认为,外派可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但会因缺少当地知识和社会网络支持产生相应的代理成本,因此,外派也存在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理论的其中一个分支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政府是国有企业资产的委托人,将企业资产管理的权利委托给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经营者是国有企业资产的代理人,代理所有者承担资产增值的责任。所有者和经营者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签订委托代理和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导致了“代理问题”的出现,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的规避型风险态度,导致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了使双方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委托人希望设计一种机制授权给代理人从事某种活动,要求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从而达到双方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正典型的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私募股权基金(PE)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公司制、信托制(契约制)和有限合伙制。有研究认为,基于信息不对称下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考虑,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契约制(信托制)和有限合伙制的私募股权基金治理机构优于公司制。在有限合伙制企业内,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有限合伙人不参与合伙企业的经营;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简要阐述委托代理理论之后,重点讨论了管理会计在解决企业代理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鹤 《价值工程》2013,(12):18-19
供应链活动是将原料进行加工生产,转化出产品,最后到达客户的过程,供应链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也会存在委托代理问题。有可能发生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减少委托代理问题对供应链整体最优的影响,在合作的前提下,设计和优化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关系,对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出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与高校关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存在虚拟的委托代理关系。这导致政府全面掌握国家教育权而高校缺少自治权,存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行为、政府承担巨大的委托代理责任与风险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改造政府与高校间的虚拟委托代理关系,使高校拥有更多自治权,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激励、约束和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在信息不对称提供的机会中,企业管理者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原因.往往不会无私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贡献力量。因此,重点研究股东、管理者、债权人三者关系的委托代理理论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激励”作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重要手段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