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贫穷落后的病根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黄河中游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9%;年均输沙量4.56亿吨,侵蚀模数3,000吨/平方公里,其中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侵蚀模数高达16,400吨/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去冬今春,一个以农户承包小流域治理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性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正在晋西北黄土高原掀起。 过去黄土高原上小流域的治理主要是以农村社队集体组织进行的。现在已出现了千家万户分户承包治理千沟万壑的生动局面。这种形式的出现是否具有必然性?用这种形式治理小流域是否具有可行性?有多大的优越性?这些都是关系到户包小流域治理能否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针对中国黄土高原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干旱风沙区、西南岩溶区和三江源区等生态脆弱区域,从环境支持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四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各区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和三江源区的弱度、较弱可持续性等级县数比例各为55.14%和87.5%,整体可持续性较低;其余三区强度和较强可持续性等级的县比重均超过或接近40%,可持续性相对较高。从空间上看,新疆昆仑山北坡绿洲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宁夏南部山区、青海三江源区和贵州南部岩溶山区是弱度土地可持续性的主要聚集区。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与农业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黄土高原土址侵蚀不可掉以轻心 我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少见的巨大水土流失区之一。它所流失的黄土不仅染黄了一条河一黄河,而且染黄了一片海一黄海。整个华北平原也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主要依靠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的。 这一现象向我们揭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可以说与黄土的形成同时发生,这是一个地质过程。何况黄土高原现在仍在缓慢地上升。它随着与海平面高差的加大,水土流失的势能也相应增加。可见水土流失的地质过程,并未出现减退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面临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是个涉及自然界基本规律的大问题,何况黄土本身又有易被侵蚀的种种特性。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黄土高原有农业丰产的种种条件,也包含着一定的危险因素,切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5.
广东丘陵山区侵蚀红壤的整治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丘陵山区,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壤侵蚀普遍。侵蚀红壤砂化严重、养分缺乏、结构孔性不良、温度和湿度环境恶劣。遵循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本文探讨了生物自身累积培肥、治理性开发利用以及适当工程措施等整治利用侵蚀红壤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持续土地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历史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作为黄土高原今后的综合治理和开发的指导思和归宿,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不科学地统一起来。并以陕北米脂县泉家流域为范例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持续土地利用方法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基于黄土高原近30余年来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LUCC),分析该地区LUCC及其环境效应,为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地统计和趋势分析等。研究结果:(1)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结构整体上未发生变化,仍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但植被覆盖度提升显著;(2)黄土高原LUCC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3)黄土高原LUCC对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土壤水分及碳循环等生态环境过程将产生长期的影响,植被恢复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消极的作用。研究结论:黄土高原植被生产力已接近水资源承载力阈值,提升人工植被稳定性、促进水资源平衡仍为现阶段促进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陕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北临黄河、南依崤山,农田以坡耕地为主。全县辖17个乡镇、26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9万,总面积264万亩,耕地面积52万亩,其中坡耕地32万亩,森林覆盖率32.2%。因水土流失严重,2000年该县被列为河南省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2000-2002年河南省政府连续三年给该县下达退耕还林任务11.5万亩,涉及17个乡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省天水市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陇中丘陵沟壑区,7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山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旱多雨少,生态脆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相似文献   

10.
赣南红壤崩岗侵蚀区生态退化及其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崩岗侵蚀是危害性极大的一种快速水土流失,不仅影响侵蚀区的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威胁南方红壤丘陵山区的生态安全.本文以赣南红壤崩岗区为研究区域,从生态退化和生态恢复的角度来分析崩岗侵蚀区生态系统,定量分析了赣南红壤崩岗所在区县生态退化现状和成因,并就崩岗区的生态恢复提出相应对策,为赣南红壤崩岗侵蚀区治理以及其他地区崩岗发生区...  相似文献   

11.
山地,丘陵旱地苹果园覆草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地、丘陵旱地苹果园覆草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山西农业大学林学系韩素英,齐力旺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山多、耕地少,果树多栽植在山地、丘陵坡地。这种立地条件为果树丰产优质提供了丰富的光热资源,但因其干旱瘠薄,不利于果树的增产增质。再加之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不合理,...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米脂县位于黄土高原的腹部,地处于山西省的北部区域,在地理位置上为E109°49'~110°29',N37°39'~38°5',米脂县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海拔平均在于1049m,为中温带半干旱性气候,因此年降雨量较少,气候比较干燥,冬季长、夏季短,四季比较分明,所以很适合进行马铃薯的种植.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5个重大问题:一是大力提高基本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三是坡地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四是发展小城镇建设;五是发展具有当地资源优势的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4.
四、水土保持区林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及其标准1.水土保持区的界定一般而言,凡是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包括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山地、半山地、丘陵及河流源头和一些平原地区。在这些地区易于出现水力侵蚀而使土壤侵蚀,减少了土壤肥力;并使耕地受到侵蚀,减少耕地面积;由于水土流失的出现,致使土壤涵养水  相似文献   

15.
一、陇东高原地形地貌概况庆阳地区位于甘肃省的东部,习惯称为“陇东”,地域界于东经106°22′—108°42′、北纬35°16′—37°09′之间,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壁区。全区有庆阳、镇原、宁县、合水、正宁、华池、环县和西峰市7县1市。总面积约27116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在1200—1600米之间。地貌可分为南部高原沟壑区、中部黄土残原丘陵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子午岭低山梁峁区四个区。地形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主要由原、沟、梁、峁、丘陵山地组成。有长5公里以上较大沟道531条,5公里以下小毛沟33000余条,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次协商,目前已经形成了重点生态地区退耕还林的总体方案。“十二五”期间,拟在川、渝、鄂等长江中上游重点水源区,黔、桂、滇等喀斯特行漠化防治区,陕、甘、宁、蒙、晋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  相似文献   

17.
江西土壤侵蚀特征及保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江西东南西三面环山 ,北有鄱阳湖 ,内侧丘陵广亘 ,中部平原坦荡 ,地势由外及里 ,自南而北 ,向鄱阳湖倾斜。土地总面积为 1 6.69km2 ,以山地、丘陵为主 ,其中 :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约 36% ,丘陵占 4 2 % ,岗地、平原、水域占 2 2 %。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 ,占土地总面积的 70 .6% ,属典型的南方丘陵红壤区。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 ,原始植被仅在山区块状残存 ,现状植被主要是天然次生、半次生和人工林木。全省森林覆盖率为 53.3%。(二 )江西侵蚀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面蚀、沟蚀、崩岗和滑坡等土壤侵蚀类型 ,其中…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静宁县毗邻"苦甲天下"的定西,这里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偏远山区农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000元。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考上了大学总是喜忧参半,甚至更多的是忧愁——开学要带的近万元学费怎么凑齐呢?上学,还是放弃?  相似文献   

19.
一、石楼县曹家垣乡的基本情况 曹家垣乡位于山西石楼县西北部,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清涧县相望,山多沟深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植被差,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年无霜期186天,总土地面积11.55万亩,辖10个行政村34个自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品消费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线上与线下零售渠道呈互补态势,文章重点研究居民线下线上购买水产品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差异,提出零售渠道的优化策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问卷调查数据确定影响水产品购买渠道选择的10个主要因素,构建ISM模型揭示各因素间的层次关系,并运用MICMAC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线下渠道选择中,价格和时间成本为表层直接因素;新鲜度和搜索成本为中层间接因素;质量安全、购物环境和服务质量为深层根源因素;其中,购物环境是驱动力较高的关键因素。线上渠道选择中,价格和搜索成本是表层直接因素;新鲜度、质量安全、平台信誉度是中层间接因素;平台易用性与配送效率是深层根源因素;其中,平台易用性和配送效率是驱动力较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