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现代公司中,处于各权力关系中心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所有者行为人对经营者的监督以及激励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从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模型,二者之间的分析关系及其相关因素,其结论为公司治理目标是减低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概率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公司中,处于各权力关系中心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所有者行为人对经营者的监督以及激励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从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模型,二者之间的分析关系及其相关因素,其结论为公司治理目标是减低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概率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3.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大的特点。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产生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然而企业的经营者的行为目标常常与所有者目标之间存在背离与冲突,从而产生代理问题。如何使得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已成为近几十年来公司经营管理中的核心问题。而高管薪酬激励被认为是解决代理问题,是经营者行为符合所有者期望的有效机制。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同时几乎所有文献都只涉及到高管的薪酬水平,而没有考虑高管薪酬的另外一面——薪酬结构。本文试图通过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来探讨高管的薪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深人的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合理设计高管薪酬制度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供依据,使得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最大化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结构中控制权对经营者具有激励约束的作用机制,我国经营者的控制权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更具有根本的决定意义,然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实现对经营者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5.
一、公司治理和EVA理论的关系(一)二者的概念公司治理问题是由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而引发的。一般认为公司治理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6.
褚晓磊 《商业会计》2007,(11):45-46
关系一、公司治理和EVA理论的(一)二者的概念公司治理问题是由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而引发的。一般认为公司治理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责任风险不一致,代理人存在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动机和可能。正确选择激励约束主体将对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发挥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商业银行制度下,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要求所有者采取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扩大自己的利益.本文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对银行经营活动的影响,采用动态博弈方法建立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模型,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经典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问题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认为市场竞争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其替代作用表现在市场竞争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以及市场竞争对国有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行为的影响上。同时文章也分析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中企业不可让渡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经典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问题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认为市场竞争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其替代作用表现在市场竞争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以及市场竞争对国有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行为的影响上.同时文章也分析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中企业不可让渡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高管持股作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在上市公司中被广泛运用。对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研究大体基于三种理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的道德风险产生了代理成本。委托代理理论利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意图使代理成本最小化。随着激励理论的发展,激励理论的倡导者认为过程激励理论可以推动企业经营者向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函数靠拢。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新兴理论,以产权(企业家才能)中心,为经营者获得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委托-代理模型及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托—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发展。本文将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归纳为两个模型,模型Ⅰ采用纯激励机制,模型Ⅱ采用激励和监督混合机制。在纷杂的商业银行企业契约中,最为关键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委托—代理模型应用于商业银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委托代理下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太明  梁威 《商业时代》2007,(9):59-60,44
本文回顾了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并用其揭示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中的四个主要问题:股权过度集中,内部人控制,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对经营者有效约束以及公司控制权市场缺位。最后,在分析独立董事、激励制度和股权多元化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司章程的约束机制;经营者薪酬的信息披露制度;股票期权的激励制度,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核心内容,通过对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高层管理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防止高层管理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大难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营者激励是为了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下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行为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使委托双方行为目标最大程度趋于一致。现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容易形成造假激励效应,而且事实上也已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建议引入EVA指标改进我国的经营者激励制度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刘艳萍 《商业科技》2008,(24):61-61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有助于解决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代理问题,规避短期行为而更多关注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文中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激励机制进行博弈分析,说明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有助于解决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代理问题,规避短期行为而更多关注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文中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激励机制进行博弈分析,说明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上市公司,如公司与客户,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与雇员之间都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为此,研究了公司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了委托代理的产生原因及上市公司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心宇 《商业研究》2006,(20):60-63
绩效考核是建立激励约束制度的基础,是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所有者目标传递给经营者,使经营者的努力方向与所有者目标一致。因此,通过构建考核准则,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国有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处理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新鲜而又陌生的问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框架下,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策略选择模型,对委托—代理的博弈双方可能的策略选择做了全面的分析。这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