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新农村既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又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十六届五中全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命题,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从实践层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完善经济体制、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而有效的政策措施,是实实在在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认为要着力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连,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在大连,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农”问题、人口结构问题、生存条件问题、公共服务问题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等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矛盾相对集中在北部县域,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统称为北三市)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的五年,是石狮市主动呼应、主动融入、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和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实现石狮“十一五”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因势利导、突破障碍,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美国把本国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巨大生产力成功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变革,其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高度现代化体现出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的巨大潜力。二战后,日本农业迅速复苏,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韩国“新村运动”对本国农业的成功转型等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摆脱“二元经济”的样板。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应该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王利文 《广东经济》2007,(10):18-22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中山市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以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城乡经济,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新”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敏 《经济视角》2006,(2):11-11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从全局看,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描述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这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是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式农互动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9.
一、新农村建设要有新认识 新农村建设不是呼口号、搞运动,也不是搞形式、模式化。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第三次重大调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和构思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在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1.
陈荣辉 《发展研究》2007,(11):12-14
"三农"问题是福建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近年来,"三农"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的看,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农业、农村仍是本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是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及其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美国把本国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巨大生产力成功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变革,其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高度现代化体现出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的巨大潜力.二战后,日本农业迅速复苏,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韩国“新村运动“对本国农业的成功转型等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摆脱“二元经济“的样板.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应该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表现为解决“三农”问题 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要着重解决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和矛盾,做到“五个统筹”。诚然,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客观存在,但突出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同农村发展不协调,城乡关系不合理,不正常。这两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又常常是交叉的,如有的问题既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也表现出城乡关系不合理。但据我的观察和分析,城乡问题居于更为突出和主要的地位,而这又集中地表现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便能得到基本解决。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为了更加深入具体地认识这个问题,还须对“三农”问题的现状有个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14.
前一段,在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和中省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帮扶试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围绕抓“三农”工作在对上争取、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建设、劳务输出、培训农民等环节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天,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学习班后又在茄子河区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探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载体创新。研究如何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以达到抓点带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决策的基本要求是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城乡协调、城乡融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具有特点不尽相同的阶段性,困难点在农村社会,根本在于体制和机制,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本文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城乡劳动就业与人口布局等问题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在山区。建设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区比较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总体把握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与时俱进地解决“三农”问题,造福亿万农民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十一五”时期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的资源禀赋不一,基础条件不同,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治,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经济视角》2006,(4):13-13
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在北京参加两会时。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云坤说,吉林有着多年“三农”工作的宝贵经验和可靠基础,有着较为雄厚的工业支撑,只要在新时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能够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这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金增岳 《当代经济》2007,(4S):42-4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发展战略,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