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施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这次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据此形成更富弹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笔者结合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对本次汇率制度改革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
3.
到目前为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一年有余,从改革的效果来看,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都比较温和,没有造成经济运行大的波动,因此说本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成功。一、对企业进出口的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尚在企业承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外汇收支行为和国际收支现状将发生重大变化。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机制、汇率与资本项目下的外汇收支的相关性、人民币的汇率风险也都随之将发生变化,为适应这种即将到来的变化,应适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实施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比较固定与浮动汇率制之优劣,兼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汇率制度均有其优劣.并随时间和条件的变迁而改变.只有符合一国当时的国情,利大于弊,才是较优选择。文章通过在我国现行金融市场和开放务件下,人民币固定汇率与汇动汇率之优劣的比较分析.得出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管理浮动应该是人民币今后较长时期的较优选择.同时.还就我国金融深化和宏观政策搭配提由了几点有益的建议,以确保汇率制度改革的成功,即管理浮动汇率制的有效运行和持续,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缓解这种压力有多种办法,其中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根本.该机制由企业结售汇、外汇指定银行持汇上额管理和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三位一体框架决定.本文讨论了该机制的特点、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原则、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和央行进行汇率干预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及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入手,多角度论证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为内在约束,注重汇率的实用性、改革的渐进性、与其他经济体制改革顺序安排的合理性,并且逐渐遵守国际规范和兼顾国际反应,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独具特色的汇率制度改革道路。从近期和中期来看,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加强外汇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6,(10):5-6
去年7月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新机制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初步摆脱了单一盯住美元的局面,总体呈现稳中趋升的走势。同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出口增长强劲,敏感行业和企业的就业和利润稳步增长。但是,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增长居高不下,显示外汇市场供求失衡依然较为严重。不过,与市场预期人民币加速升值不同,当局一直强调按照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逐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核心是调机制(即是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或扩大汇率浮动区间)而不是调水平。那么,如何理解当局将汇改的重点放在增加汇率弹性上呢?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何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方案,继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美元与人民币利率之差拉大及国内的房地产、股票市场价格高涨,大量国际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此,我国政府应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可考虑的措施是:设法削弱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选择适当时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转变政策导向,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均衡;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等。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使得钉住一篮子货币再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以往相关文章往往只停留在政策建议的层面或钉住美元与钉住一篮子货币之争上,对于具体该如何钉住一篮子货币,没有进行过全面系统的阐述。通过建立模型,就如何选择篮子货币、如何确定最优权重等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地探讨,之后通过试算,观察在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情况下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的走势,最后把模拟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约翰·威廉姆森 《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版)》2005,(3)
I. IntroductionWhether a country should choose a fixed or flexible exchange rate, or some intermediateregime, is one of the oldest policy questions in economics.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important. Many countries have encountered crises that interrupted their growth becausethey made a bad choice. Others have never got growth going because of misguideddecisions. Obviously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exchange rate policy is the only thing thatmatters, but it is to claim that a flawed exchange rate… 相似文献
14.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元悖论”从宏观上揭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三大金融目标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是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析工具。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其弊端日益凸现,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势在必行。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只能是建立汇率目标区,长期目标则是建立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历程,主要包括改革开放前的起步阶段、可调整固定汇率钉住制、钉住货币篮子和改革开放后的汇率双轨制及两种不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通过对历史上汇率制度的探讨和我国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应沿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爬行钉住制—浮动汇率制"这条道路稳步发展,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逐步加大,人民币汇率制度最终过渡到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汇率错位的视角,运用二元模型对东南亚6国汇率错位幅度与汇率制度转换概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换概率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高低与汇率制度的稳定性有很强的关系,即人民币汇率错位幅度与汇率制度转换概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汇率错位是汇率制度转换的原因,汇率错位幅度越大,汇率制度转换的概率越大。因此,若要维持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至关重要。就当前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发生转换的概率不大。 相似文献
17.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djustment is the process whereby valuation shifts from asset price and currency changes result in relatively durable net wealth transfers across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balance sheets. This paper applies a financial valuation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direction and the broad extent of rec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djustments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sheet. We estimate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sheet losses resulting from the valuation shifts over the period 2005–2010 and reveal that international currency shifts over the past decade have also generated a range of non‐balance sheet financial and monetary adjustment pressures for China. This paper also evaluates how China's evolv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policy arrangements could better mitigate China's exposure t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djustments. These arrangements include a more effective currency mechanism and the mechanisms to internationalize the RMB to buffe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valuation shocks. 相似文献
18.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处于良好发展态势时,通常该国家的汇率比较稳定,通胀率在政府可调控的范围之内,利率较低,股市收益率较高,即这几项指标也处于良性发展态势;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不佳时,这几项指标则相应地处于下滑态势。本文试图从重新认识人民币汇率及通胀,探索出人民币汇率与我国通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中美贸易的关键议题,美国一直指责人民币被人为地低估了。然而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一路小幅升值,而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却不降反升,这说明了压迫人民币升值无法解决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造成中、美之间贸易差额的根源在于两国的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差异,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迁移效应"。 相似文献
20.
Bo Lu 《美中经济评论(英文版)》2005,4(4):77-79
Recently, a monetary dispute about RMB exchange rate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hot topic among China,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which covers Chinese RMB exchange rate policy, national regime and diplomatic systems.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has to keep RMB stable at an appropriate and balanced level, which is conducive to economic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not only of China but also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e world at larg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