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会计》2006,(10):37-38,6
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成立两年多来,会计核算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会计风险在一定层面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会计风险控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计风险防控工作的实际进行了思考,并探索了会计事后监督防控资金风险的实践,提出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  相似文献   

2.
事后监督部门的成立是人民银行更加注重自身资金风险防范、强化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对会计(营业)部门日常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复审和检验,提高人民银行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人民银行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被监督对象利用事后监督部门的监督结论,在完善内控制度、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人民银行内部资金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会计集中信息系统的推行、大额支付系统的应用,会计核算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业务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在核算中也产生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形成风险隐患。因此,事后监督作为防范风险保障体系的重要关卡,应该拓宽工作思路,强化监督机制.防范和化解会计核算风险。  相似文献   

4.
事后监督是会计核算业务的最后一道关口,是人民银行约束和规范会计行为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事后监督以其监督手段的直接性、监督范围的广泛性、监控效果的明显性为央行会计核算部门所普遍采用。它在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强化会计内部控制、保证资金安全、防范化解会计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央行会计电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新知识新业务的不断出现,传统的会计事后监督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会计核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账务查询集中和会计档案保管集中),旨在保证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人民银行会计系统中的整合使用。会计改革与发展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行为,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加强会计监督和金融监督。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银行受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人员偏少等因素影响,尚有许多困难制约着会计“四集中”系统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有效防范资金风险,2004年人民银行省、市分支机构先后设立了事后监督中心,对会计核算的相关业务进行事后监督,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杜绝资金风险隐患。从事后监督工作的运行效果来看,事后监督在提高核算质  相似文献   

7.
事后监督中心是人民银行新设立的职能部门之一,是人民银行更加注重自身风险、强化内控、防范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和资金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后监督一般是指事后监督部门对每日发生的涉及资金安全的相关业务,包括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含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中央银行会计  相似文献   

8.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财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四集中"的推行,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新制度的实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财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四集中"的推行,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新制度的实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地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0.
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督中心是央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后来运行央行会计核算系统(单机版)的地市也建立了事后监督中心。随着人民银行体制的改革,把事后监督中心单独设立成一个部门,截至目前,人行银行的地市以上分支机构均设立了单独的事后监督中心。事后监督中心自成立以来,进行计算机、手工双监督,对加强会计监督,有效防范会计风险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央行会计核算体系的变革,特别是央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来,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陈岚 《时代金融》2009,(4X):77-78
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事后监督职能,对强化央行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和化解会计核算风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制约会计事后监督有效性的因素,谈谈几点加强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风险,人民银行在全国部分中心支行推广实行会计管理“四集中”,即:会计核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账务查询集中和会计档案保管集中。中心支行通过运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将县支行会计业务核算和管理权限上收,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人民银行改革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反映能力,加强会计管理,防范资金风险,有效服务于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2002年,人总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推广以“集中处理、集中监督”为核心的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工作,以实现中央银行的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账务查询集中和会计档案保管集  相似文献   

14.
人民银行地市以上分支机构自2004年成立事后监督中心,并逐步成为人民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地事后监督部门近十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来看,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其内控职能,对于提升会计内控效能、防范会计核算风险具有现实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会计资金安全是人民银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防范与化解人民银行资金风险是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最基本要求。随着人民银行会计集中核算和大额支付系统的运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找准会计集中核算的风险点,加强风险防范,确保资金安全,是当前会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蒋烈 《甘肃金融》2002,(12):50-51,78
人民银行在中心支行推行以会计核算、会计事后监督、会计账务查询和会计档案保管为主的"四集中"改革,既是顺应银行会计改革和发展,逐步减少管理层次,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的需要,也是改进金融服务,规范会计核算行为,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甘肃金融》2002,(9):32-34
近年来,随着银行核算电子化的不断发展,人民银行为适应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央银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信息反映能力,防范会计风险,将县(市)一级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会计事后监督、会计账务查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上收一级,适当集中(简称"四集中"),即改变现行的分散式、相对独立的会计账务组织体系,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集中式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的推行、大额支付系统的应用,会计业务核算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业务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业务核算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在会计内控管理和核算中也产生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还容易引发资金风险隐患,有鉴于此,为进一步加强会计内控管理,防范会计资金风险,我们对我省部分市中心支行和县支行的会计内控管理、会计业务核算情况进行了调研。认为当前会计核算管理中的一些新的风险点需要人民银行的会计同行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期望能对同行在结合自身情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霍健 《青海金融》2004,(5):44-45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是以中心支行为基本会计核算单位,以各县(市)支行为前台营业网点,实现“会计核算集中、联行业务集中、事后监督集中、会计档案集中”的一种全新会计核算体系。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管理体制,在加强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核算业  相似文献   

20.
袁永红 《西南金融》2005,(12):54-55
会计事后监督是防范资金风险,规范会计操作行为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基本职责是审核业务处理依据是否合法有效,帐务处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会计核算结果是否准确,会计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完整;检验业务部门的会计核算质量,发现、纠正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差错和问题;及时反映违规、违纪行为,对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提出意见和建议。人民银行总、分行为明确事后监督中心职责,规范事后监督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