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  张萌 《西南金融》2010,(5):24-26
本文在正规金融组织逐渐淡出农村金融格局的背景下,考察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状况。非正规金融组织凭借其"民间性质",有效降低了农村地区金融抑制的程度,弥补了正规金融组织留下的金融空白,这与其窘迫的生存现状是不相对称的。基于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我国应加强引导和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使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相互协调,以共同解决农村地区的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2.
钱水土  陆会 《金融研究》2008,(10):174-186
非正规金融是指非法定的金融机构(即非正规金融部门)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个人之间或个人与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其存在表明已构建的正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现实与潜在需求。本文通过对温州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非正规金融更能满足不同收入等级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在比较分析了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融资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最后分析了影响农户选择资金来源的因素,并对促进农村地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由于历史及制度方面原因,发展远落后于城市,尤其在资金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户对于资金的需求,因此大力扶持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原因及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在当前应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加强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监管,明晰产权,让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成农村一体化金融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双轨制"的状况。我国的利率管制从资金总量与结构性融资上降低了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满足社会融资需求的能力,这促进了民间金融的兴起。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正规金融机构满足社会融资需求的能力将日益增强,民间金融的市场供需规模将被压缩,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金融会消亡,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民间金融相对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将被凸显出来,正规金融市场利率与民间金融市场利率将趋于统一,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的"双轨制"将被打破,民间金融市场作为正规金融市场的补充其市场定位将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金融发展细化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部分,对1997-2014年间江苏省苏北地区四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面板协整分析,验证了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同新型城镇化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表明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效应明显:正规金融对人口城镇化的支持效果显著,而非正规金融对满足农村融资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建议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非正规金融发展、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等措施来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6.
二元金融是指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金融体系。正规金融一般指以银行、证券市场为代表的有组织的现代化金融市场;非正规金融则指那些没有被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所控制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二元经济结构是二元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金融抑制是二元金融产生的制度性因素。在我国由于现行农村金融体系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态势,造成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资金供需矛盾,形成金融市场“空洞”,而这正好为具有融资灵活、服务多样、信息充分特征的非正规金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其获得快速成长的空间。本文以西部工矿城市白银市平川区的二元金融机构现状为研究起点,研究工矿城市金融二元结构的体现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明  胡聪慧 《金融研究》2022,503(5):189-206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定位和关系,不仅是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影响间接金融体系改革方向的关键。本文从机制视角建立学理框架,从信息和履约两个基础维度,讨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相对效率及决定因素,并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指出现有实证研究的成果与挑战;进而结合中国特征,讨论如何提高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效率,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本文认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因信息和履约机制不同而各有其独立存在价值,其相对效率取决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社会网络基础和征信、法律体系,现有实证文献对两者作用的分歧主要源于分类、样本局限和内生性处理。本文从机制视角进行分析,体现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金融属性,为探索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农村二元分层金融发展的农民收入效应进行再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正规金融的影响效果不如非正规金融明显;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空间变量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鑫媛  赵天奕 《金融研究》2016,428(2):137-144
金融市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使得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和传导具有更加复杂和非可控的微观因素。本文尝试将非正规金融纳入研究框架,建立四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且持续时间较短,导致的通货膨胀上升幅度小。在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上,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非正规金融是指那些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有效监管范围之外,由市场主体白发创造,服务于正规金融难以有效满足其金融需求的市场主体的金融活动。在我国,非正规金融也常常被称为民间金融、体制外金融、草根金融等。尽管非正规金融处于非法地位,但其本质与正规金融并无区别:都是以信用为基础,以资金融通、余缺调剂、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规金融的规范管理会产生"隐性约束"从而增加中小微型企业借贷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而由民间信用衍生的非正规金融则能有效降低这一成本,但民间信用的"声誉约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挥作用。于是,在借贷双方有限理性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体系存在扩张边界,越过这一边界将极易爆发风险。基于交易成本构建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以及借款者的均衡模型,刻画正规金融以及非正规金融规模扩张过程中风险导致交易成本变化,将能够解释非正规金融扩张边界和不同监管方式对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及其内在缺陷入手,提出了通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和发展,将其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引言与文献综述 作为反对农村金融抑制的一种设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曾被寄予厚单。这一设想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区域差异巨大且二元金融体系显著的国家来说,其意义更为深远。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正规金融机构一支独大,而非正规金融机构发育缓慢,两者相互并存,这种现象作为一个经验事实长久以来存在着。这种金融市场机构不合理的格局,显然阻碍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同时存在,对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理论界长期存在分歧。本文从需求、制度以及成本三个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讨其演进趋势,提出当前形势下应当选择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协同发展路径,并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二元金融及其在温州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温州为例,分析了二元金融的内部构成,二元金融的成因,两个市场的作用,两个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两个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二元金融结构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二元经济是二元金融产生的经济基础,金融抑制是二元金融产生的制度性因素,这两个原因决定了二元金融的存在具有长期性。鉴于非正规金融的特性,合理的办法是利用正规和非正规金融两个市场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使正规金融能够覆盖更广的领域。文中还就非正规金融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同时存在,长期以来,正规金融安排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农村现实的金融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而非正规金融安排提供的金融服务却很好地满足了农村现实金融需求,并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进。本文将从需求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来探析相应的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可能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民间金融是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有效的融资机制。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有利于解决“三农”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农村金融改革需要放开农村民间金融,形成细分市场;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不同交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规金融问题是近二十年来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而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重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交易机制上的区别,澄清了人们对非正规金融的一些误会,并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融合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张青庚 《上海金融》2006,4(1):72-74
关于非正规金融时正规金融的影响相关文献分析的不多。本文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成因与特征,还分别从整体上和个体层面上分析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信用风险管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出发,规范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构建一个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