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建立和推进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是公司制企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的总思路应是: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实行非国有化改革,将国有资产全面地退出竞争性的行业、企业;需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化改革,全面建立政府控股、参股的现代股份制公司、企业;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实行全资化的改革,实行国有资产委托一代理经营责任制;此外,产权制度的创新应包括产权制度的创新,企业家制度的创新,人力资本制度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必须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此 ,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政企分开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信息文摘     
中国“九五”将实 行新工资体制 劳动部部长李伯勇最近在谈到“九五”(一九九六到二○○○年(期间中国工资改革的思路时说,工资改革总目标是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的工资收入分配制。 李伯勇指出,在工资决定机制的改革中,对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政府放开对其工资总额的行政控制,由企业运用包括集体协商谈判在内的各种方式,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和分配方式;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继续实行各种形式的工效挂钩办法,并创造条件向新机制过渡;非国有企业要力争普及实现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和分配方式;到『九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是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措施,是推进国有企业政治文明的有效手段,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一、目前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厂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总结我国企业改革二十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对我国传统企业制度的根本性突破.传统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清晰,政府与企业权责不明确,其职能也难于真正分开,企业管理自然也谈不上科学有效.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当然是多方面并且是极为复杂的.但缺乏有效地公开现代企业制度内容、特征、措施等等,职工对现代企业制度缺乏正确科学地判断与认识,对现代企业制度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全.厂务公开是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最大程度组织广大职工参加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是职工以各种形式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前提,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谐劳动关系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们已经在一些重要方面逐步取得共识: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在于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制;新体制的关键是在各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建立有效的激励制约机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5,(12)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始终备受广大学者及企业经营管理者重视,建立起科学配套的薪酬管理制度是促进员工能力发挥的准绳。能否将国企员工的潜能激发出来,有赖于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赖于配套法规的跟进与实施,从而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薪酬改革也随之跟进。目前其重点是实行差异化薪酬制度,努力保证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与改革。  相似文献   

8.
里白 《经济师》2009,(11):6-7
我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主要沿着两条线来进行,一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一是民营企业建立与发展。从国有企业改革30年来的发展看,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换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换来人民生活的提高,换来社会的进步。30年国企改革的方针与政策是正确的。现阶段的国企改革实质是改制,即要换制度,实行制度创新。具体来说,就是用现代企业制度来取代国有企业制度。民营企业的出现与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民营企业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趋势,也急需企业制度与管理的创新。因此,国企改制和民企建制的共同方向是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是对国有企业的性质认识不清。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企业,而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低级组织形式。要建立企业管理委员会,行使国有企业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国有企业能正常运行。企业管理委员会选拔和任用经理,并对企业重大事项作出决策。职工既是国家的雇员,也是全体劳动人民中的成员,应实行固定工制度,要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蔡铭 《发展研究》2011,(9):123-12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使得国有企业自身采取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现有人力资源配置,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就成为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三明某国有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后,提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国有企业公司制江连海《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的任务和要求。这是转换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探索和有效途径,预示着我国企业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所谓公司制,在西方国...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模式、道路及成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国有企业由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五种企业模式,即实行供给制的企业模式、实行经济核算制的企业模式、有简单再生产自主权的企业模式、有经营权的企业模式、有法人所有权的企业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理论和实践的根据,这五种模式反映着由产品生产者向商品生产经营者递进的过程,它们的依次递进有着某种必然性。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形成了一条比较科学和有效的改革国有企业道路,这是一条渐进改革的道路,保证了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过30年的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取得了成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趋于完善,为加强企业管理和加快技术进步建立了制度基础,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国有经济的饿布局结构有所改善,等等。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很多工作要做,国有经济布局仍不尽合理,垄断企业改革任务艰巨,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改革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部门预算改革对高校预算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部门预算,一方面加强了预算资金的管理,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实现了预算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另一方面,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财政运行新机制,从制度上彻底解决了传统预算管理职责交叉、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析现有企业向公司制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封昭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江泽民同志今年的几次讲话和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都特别强调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方向。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建议现代企业制度,有三个关键问题是实际工作中必须明确的。第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概括为两点:公司是法人企业;公司是由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来管理的。第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地法人财产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决策,要求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山东电力集团率先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方面作出了重大举措,并为各地电力企业的改革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济宁电业局作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必须按照法制化管理的要求进行改革,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公司化运作机制的法人治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9,(4)
目前山西省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仍然面临国有资本产业布局不合理、"一股独大"、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薪酬制度与市场化脱节等问题。文章从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划分国有资产运营公司职责、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压缩管理层级多方面来分析和提出对国资改革的发展路径,以此来推动国有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思考--马钢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及其启示李致平引言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对我国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标以来,股份制改造成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思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是继扩权让利、承包制之后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19.
<正>1978年以来,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如扩权让利等,近年来,政府又进行了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仍然未能得到根本的转变。其原因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最关键的是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存在认识和理论上的误区,主要表现为:①认为“国有独资公司”是国有企业的主要形式,其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②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可以实行股份制;③认为国有企业都能做到“政企业分开”。事实上,这些认识误区严重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必要对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分析,对国有企业重新进行分类,以指导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本报告以国资委制定并公布的规章文件为重点,结合有关法律,从股东权责、公共政策管理、企业内部管理、党群工作四方面说明国资委监管模式的基本特征、利弊及成因.国资委有效落实了出资人责任,但也存在越位越权干预问题.监管领域过宽,对企业干预过多,监管的工作方式也存在问题.建议以管资本为主的原则改革国资委监管模式:改革政府管理国资的体制,实行国家出资人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分开的体制;改革具体的监管模式;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经营者人事制度的改革等;修改调整有关法律,建立有关法律和规章文件公开咨询、论证的动态完善调整制度;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情况和国资委监管政策及实施的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