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生物制药业发轫于1995年前后,伴随着国外生物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的生物技术类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一度于1999年和2000年前后达到高潮。截止于2000年底,全国共有生物技术企业27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生物技术药品销售总额达50亿元左右,其中,上市公司在生物技术投资浪潮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们将生物  相似文献   

2.
郑金岬 《魅力中国》2009,(22):26-26
生物制药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市场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但由于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晚和各种原因的制约,导致中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较缓慢。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我国生物制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付俊 《特区经济》2014,(4):70-71
生物制药产业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很多国家都将其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虽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晚,现阶段存在产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与国外相比在研发投入,产品产出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已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制药产业链,只要政府和企业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投资力度,积极提升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创新能力,着力培养一个良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环境,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必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徐刚 《魅力中国》2010,(1X):141-141
生物制药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已经在国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和国外生物制药业相比,我国的生物制药业存在许多问题,加上入世的冲击,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加快我国生物制药业产业化和规模化进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正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2011年出现的紫鑫药业事件,反映出当前生物制药行业中上市企业在获得巨大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存在着融资风险。文章将从紫鑫药业的事件中,结合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特点,探讨生物制药上市企业的融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物制药技术是近20年兴起的,以基因重组、单克隆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制药技术。可以将生物制药产业链分为研发、测试、销售3个阶段,生物药品的研发周期一般长达10年,而且通过率极低。相比于其他行业,生物医药产业不仅具有"三高"——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还具有"一长"——周期长。生物医药技术的产业链很长,其成果从研发到正式生产上线需要经过很多个不同的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文章研究的技术转移是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它承载着从实验室的研究到市场的正式上线生产之间的桥接作用。而技术转移恰恰是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7.
《首都经济》2010,(4):84-84
总投资额达1.2亿美元的CMO项目日前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意味着我国第一批符合欧美标准的生物新药开发和放大生产线即将建成,继而打造出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生物制药合同生产基地和世界一流的生物药物工艺开发中心,实现我国生物药物向发达国家市场的出口。  相似文献   

8.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包含中药材、片剂和中成药;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药,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和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制药行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小、布局集中度低。与发达国家的生物制药行业相比,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经济收益较低,实际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却更加严重。对于生物医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人们采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及深度处理等工艺,从而实现达标排放。研究发现,生物医药废水设计规模为100 m~3/d,采用隔油、水解酸化、厌氧、SBR生化以及砂滤组合工艺,这对废水处理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钟霞 《辽宁经济》2013,(3):84-85
生物制药企业行业的特殊性导致了其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着难以准确计量和确认、摊销方法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通过细化生物制药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从而明确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并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及会计核算实际特点,给出完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为生物制药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方法,从而使生物制药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更加准确与规范。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医药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收益、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我国生物医药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的规划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生物医药的产业格局。截至到2000年,我国共有289家生物制药企业,其中140多家公开上市,生物技术药品的总产值达到80亿元,利润突破20亿元。目前,我国已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共24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一类新药3种[1],世界销售额排名前十名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在我国均已研究成功并实现了产业化。但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化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困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化机制存在的问题,探讨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医药产业化机制,以供政府部门和业内人事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强 《发展》2000,(10)
一、做好市场营销这篇大文章      当今世界在生物制药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和欧洲,美国有 25万人从事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与经营,其中近 12万人就职于 1300家生物工程公司,其产品约占 世界市场的 50%,并拥有大部分基因工程药物的专利权, 1997年生物药品销售额达 35亿美元,在今后 7— 10年内仍将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努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迄今已有 15个生物工程药品或疫苗获准投放市场,如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2等,还有几十个品种正处于不同的研制与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13.
发酵罐作为重要的生物反应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通气搅拌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新型发酵罐正在进行设计,基本上是围绕传氧效率、搅拌系统、使用材料三者的综合考虑以及新型自动控制化的改进。在生物制药企业中,发酵罐的设计决定了溶氧速率、染菌概率等,对发酵速率和成功率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发酵罐在通气、搅拌、传质系数方面有各种不足,所以新型发酵罐的设计越来越重要。文章逐一对现阶段各企业使用的新型发酵罐的结构及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一、突出医药特色,打造专业园区。1.云集了一大批医药高科救生产企业,使“湖南药品浏阳造”成为现实。浏阳生物医药园的医药企业涵盖了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成药等多个门类特色非常鲜明,大批医药企业的汇聚.形成了具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五大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国家863计划项目“利用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药用蛋白项目”日前取得重大进展,经过蛋白分离纯化,成功获得了抗凝血酶Ⅲ蛋白,这是我国首次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抗凝血酶Ⅲ蛋白纯品,是生物制药领域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目前,这种产品已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不仅对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空前的冲击,而且创造了可长期获取超额利润的巨大的市场机会。目前,世界各国都将其视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欧美诸国,已经有30多种药品上市,约300种上临床试验,约2000种在研究开发中。美国产业界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投入比例最高,是一般药物研究投入的1.27倍,是工业研究平均投入的9.28倍。1992年美国79家大的生物制药公司获利20亿美元,1997年美国生物药品销售额估计已达35亿美元,预测到2003年,世界基因重组蛋白类药品的总销售额至少可达250亿美元。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进程已被公认为本世纪末最伟大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激动人心。 我国自70年代开始应用DNA重组技术,虽然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因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跟  相似文献   

17.
中牧集团是在国务院监事会监管下运行的一个公司,是生产和经营畜牧业生物制药的一个中央企业,是集禽畜用生物制药、饲料及添加剂、肉类加工、种畜培育和进出口,以及畜牧业生产资料贸易的综合性企业,总资产300亿人民币,年营业额30亿,年进出口贸易额是12亿,员工是1.3万人.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名片】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总投资近5亿元人民币,是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六大产业集团中生物制药核心企业。公司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北大生物园内,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大之路已连续五年被评为火炬高新区纳税大户。根据工信部最  相似文献   

19.
吴中区将医药产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建设国际同行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药服务外包基地,积极引入国内外医药高科技资源集聚吴中,吸引了全球医药巨头药明康德累计1.3亿美元的投资,引进培育了方达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苏州强达医药化学有限公司.苏州科锐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苏州长三角生物交叉系统研究院,苏州法思特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医药外包企业.  相似文献   

20.
提升内蒙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企业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内蒙古的自主创新基础条件虽然比较弱,但近几年自治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工业基地建设,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比如:在原始创新方面,内蒙古轻工研究所自主研发了生物制药产品的核心技术,并依靠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自治区生物制药产业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