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张会新  吕宁 《财会月刊》2011,(12):11-13
本文旨在通过一个外部性视角对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进行探究,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会计失信的私人成本与收益以及社会成本与收益进行分解,并对各种成本和收益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以寻求影响会计失信的成本与收益的因素和治理会计失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我国失信成本偏低导致了失信的泛滥。提高失信成本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根本好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熊其康 《经济界》2005,(1):83-89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国古代就特别重视诚实守信的个人信用理念。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违约、逃废债务等失信行为为何会如此普遍呢?究其原因除了人们的信用意识淡漠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立法和严格有效的信用执法环境,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造成失信收益远远大于失信成本。因此,积极推进个人信用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中,信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企业信誉的作用做了理论上的诠释,并说明现实中的企业是如何在守信与失信中进行选择的.本文认为,企业是否选择对信誉进行投资,主要取决于失信成本和失信收益之间的比较,其中企业信誉信息传播方式、市场竞争和政府行为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企业会计造假行为愈演愈烈,大到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如: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郑百、银广夏、麦科特和黎明股份等,美国的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施乐公司等国外知名公司,小到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会计造假现象.这些行为都给国家和企业投资造成巨大的损失.会计信息对投资、债权人、政府的决策以及整个社会的资源流通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会计造假就是利用了会计信息的巨大作用达到为自身谋利的目的.虚假的会计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危害性十分巨大,为了促进我国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我国市场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如何发现、防止、减少会计造假行为的产生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从分析企业会计造假行为的根源来看,经济驱动因素是导致企业会计造假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会计造假的失信成本过低又是造成会计造假净收益居高不下的关键.本将通过对企业会计造假行为失信成本的分析,找出抑制会计造假现象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整个社会来分析,失信者为防止欺骗行径暴露需要支付"伪装"成本,守信者为使其交易行为与失信者相区别需要支付"甄别"成本,公众为在鱼龙混杂中寻找守信者需要支付"搜寻"成本,而社会管理者为遏制失信行为则必须支付"惩罚"成本。由于这些成本都意味着资源的非生产性配置,因此失信必然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以及资源配置低效。  相似文献   

7.
股利政策、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融资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委托代理问题的直接经济后果就是股东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建立怎样的公司治理机制来控制公司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文章通过研究发现,股利政策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适度的股利政策可以缓解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并降低公司的权益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8.
萝卜有点快     
何力 《东方企业家》2009,(10):79-79
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显然是被归入“相对无害的欲望”。当对它的欲求适度时,会实现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而过分沉迷于这种欲求,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都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9.
会计造假的收益成本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成本效益原则是至上的决策标准,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经济行为才有运作的价值。会计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受制于投入产出规律的经济行为。会计信息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引路人”,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也正是它的这种功能推动着人们去制造真实或虚假的会计信息。从根本上来说,会计造假是受利益的驱动,是收益成本差的引诱结果。本文试用经济学方法对会计造假的收益成本做初步的分析,并从收益成本的角度对治理会计造假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亿红  肖俐 《企业经济》2004,(12):215-216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失信的成因,认为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是导致注册会计师失信的内因,而经济和法律相关制度的缺陷是注册会计师失信的外因。  相似文献   

11.
公司一旦失信于公众,要挽回颜面则需要付出成倍的"机会成本",而且效果还说不定,闹不好平添了公司更多的"沉没成本"。  相似文献   

12.
黄玮婷 《现代管理科学》2011,(2):106-107,119
文章通过2006年到2008年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大宗股权交易的数据,对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的溢价问题进行对比,并对其中的控制权私人利益进行了度量。研究发现,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上市公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存在更高的控制权私人利益水平,国有控股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失信,再度失信,让人们给中介的诚信度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都这么干,中介,你拿什么来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4.
快递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中作用日益显著。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迅速,国内消费者的快递需求量急剧增加,从而使得快递业发展迅速。当前快递业有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快递员失信行为严重,导致消费者投诉率日益升高,因此急需改善快递员失信行为。文章以快递员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计划行为理论与快递员失信行为相结合,加入AMOS模型找出失信行为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改善快递员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15.
(1)食品流通市场的调节很难解决外部负效应问题。从我国当前食品流通市场存在问题看,负效应较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现代化食品隐性和尚无科学论证对人类的危害;另一方面食品经销商最大化自身利益而转嫁私人成本。因此,食品流通市场存在严重的外部负效应,是靠市场难以调节的。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较为普遍,从经济交往角度讲主要是失信的机会成本过低.信用危机已经给经济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失信行为进行追究和惩治成为必要,还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信用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如果以全体投资者预期收益率界定股权融资成本,那么投资者利益保护越充分,投资者预期风险越低,股权融资成本就越低.然而,本文基于原始股东视角研究IPO融资成本,发现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融资成本呈正相关.原始股东为获得更多发行者剩余和控制权私人收益,在IPO新股定价以及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存在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动机和可能性.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得越好,原始股东获得的私人收益越低,融资成本则变得越高.  相似文献   

18.
民事纠纷选择是否运用诉讼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过程,也是当事人衡量诉讼成本与收益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个人的有限理性和诉讼目的的多元性导致了私人与社会的诉讼成本分歧问题屡见不鲜。从分析分歧的本质可以看到,私人和社会的成本分歧可以缓解,并不是民事纠纷解决的阻碍。  相似文献   

19.
股东利益保护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资本成本约束"是公司股东利益得以保护的最为有效的财务机制.股东依据对企业进行投资的风险程度确定自己的要求报酬率,并以此构成对企业投融资活动等理财行为的极为严格的资本成本约束;企业以资本成本水平为底线进行价值管理,从而确保企业价值的持续增加;通过股利、资本利得等具体的价值实现形式,保障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的股东利益保护情况不甚乐观,近一半数量的企业没有能够实现股东投资的实际报酬率高于股东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即资本成本水平.  相似文献   

20.
控制权收益的存在使控股股东有强烈的愿望去获取控制权,以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制度因素是决定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关键因素.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还与监督强度、持股期限、侵占程度、惩罚力度和贴现因子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对控股股东掠夺行为的动机及影响因素做了理论分析,以期寻求限制或减轻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掠夺行为的途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