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传玉  张婕 《水利经济》2014,32(2):61-64
采用文献回顾法、归纳法,剖析和对比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典型案例,分析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在补偿机制层面与项目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需借鉴国外在流域生态补偿方面的成功经验,应该重点在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补偿机制设计及PWES项目实践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丁双  戴玉才 《水利经济》2023,41(1):78-83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利用拓展能值模型核算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双维度机制分类框架机制类型,依据补偿方补偿意愿确定流域政府及其上级政府的补偿额分摊支付比例,并以汾河流域忻州段-太原段为例验证该机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不协调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当地大型流域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加大了当地流域生态保护难度,应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确定补偿标准,在流域政府补偿上级政府补差型机制下尽快设立专项资金并合理分摊支付补偿额,保障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3.
流域内实施产业间生态补偿是对流域上游产业进行探护的有效经济手段.本文从主要运用行政办法,探索多样化的市场补偿机制,实现补偿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尽快完善相关立法等是维护上游产业发展,实现流域内上、中、下游产业之间健康、公平、和谐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章涵 《山西农经》2022,(7):140-143
文章介绍了《江西省流域生态补偿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推出的地理环境背景与文件概要内容,通过几项基本财政学原理对该《办法》提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讨论与论证。分析了《办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细则优势,同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资金的征集具体化措施、模型疑点、监管难度上升等,并根据最新的信息阐述了《办法》实施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系统梳理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研究成果,分析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与流域内生态补偿的不同特点,包括调水工程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的影响、水源流域上下游与受水区的补偿关系、调水给水源流域下游带来的损失等。调水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多源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包括成本与机会损失法、支付意愿法、价值损失法、生态足迹法等,考虑受水区用水量、水资源价值、支付意愿等因素对补偿量进行分担。由于调水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影响的复杂性,且调水工程布局向网络化发展,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一是调水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技术;二是调水给水源流域上下游带来成本与损失的测算方法;三是调水给受水区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测算方法;四是系统考虑水源流域上游保护成本和下游损失及受水区效益,构建调水补偿关系和标准测算模型;五是对于网络化调水格局下补偿主体与对象的复杂关系,研发适用的补偿原理和标准测算技术。  相似文献   

6.
刘洋  毕军 《水利经济》2018,36(3):10-15
在概述国内外生态补偿内涵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针对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类综述。分析认为,补偿标准计算多基于成本费用法,较少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价结果。未来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综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分析流域水污染控制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多情景的补偿标准方案;同时结合微观个体行为分析,动态优化补偿标准,促进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精准性及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补偿的法律法规不完备、补偿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跨流域和跨地区的协调发展机制以及公众参与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借鉴国外生态补偿在制度建设、补偿资金持续供给机制、流域综合开发管理机制、环境污染治理协调机制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流域生态补偿、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交易费用是衡量补偿机制运作效率的重要指标。现阶段流域生态补偿的模式主要包括政府补偿模式、市场模式和准市场模式3种,不同补偿模式下又有多种形式。通过对不同模式下交易费用的内容进行界定和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下的交易费用存在部分相同计量内容,但不同模式下由于效率不同,其大小也是不同的。现阶段,准市场模式下单位交易费用取得的效果较好,即这一模式更有效率。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选择应当适应外部社会环境和流域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量分配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以小清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量分配和生态补偿是我国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模块,有助于解决水资源利用冲突,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方法]以小清河流域为例,将两者进行有效衔接,采用AHP法和熵值法进行科学分水的基础上,根据应分水量分摊上游的保护成本,结合各区域的实际用水和节水贡献进行调整,按照逐级补偿方式,测算流域各区域的水量综合补偿额。[结果]按照公平、效率、可持续的原则,2016年小清河上游至下游各区域的水量分配额分别为:滨州邹平7 350.03万m~3、淄博6 568.84万m~3、滨州博兴4 411.18万m~3、东营9 620.53万m~3、潍坊6 649.42万m~3;济南作为上游水源地为整条流域供水获得补偿2.66亿元,滨州邹平段因水量维护贡献突出、正外部效益外溢获得补偿2.020 2亿元,淄博、滨州博兴、东营和潍坊段则因其超量用水各需支付22.59万元、1.33亿元、1.11亿元和2.27亿元。[结论]小清河下游地区应增强水量维护意识,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升级,减少用水量。此外,今后应探索多元化的补偿资金来源,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流域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将水源地保护和跨界断面水质水量生态补偿2种方法结合起来,在测算水源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时,将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列入补偿范围,扣除水源地不放弃发展引起的对下游地区的补偿。结果表明,文中测算的生态补偿标准因为存在上游地区补偿下游地区的情况,低于常见的根据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确定的生态补偿标准。补偿模型的尝试性改变减少了补偿数额,降低了上游地区生态保护积极性,但是考虑的内容更为全面,同时也对水质监测和跨界断面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剖析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水平影响因素,提高流域生态补偿效率,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归纳了影响流域生态补偿效率的18个影响因素,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VENSIM软件对各影响因素的投入变动进行了敏感性仿真分析,得到各影响因素对于系统整体水平的影响力度,并根据影响力度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关键、重要及次要3个等级,针对3个等级的影响因素分别提出了提升流域生态补偿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亚马逊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实践,表明,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应遵循综合开发原则,加强流域开发中跨区域、跨国界的合作,加强流域开发的科学论证,还应设置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承担流域的整体管理职能,运用法律法规对流域进行有效管理。国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为我国的流域管理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资源调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资源调度的概念及分类,概述了该研究领域的技术理论与方法,总结了国内水量调度的研究现状,对近年来水资源调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分析,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展望:今后水资源调度研究需注重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注重研究成果向生产实践的转化,以弥补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4.
对乌江、清江和二滩这3家流域水电开发企业组织变迁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流域水电开发企业组织变迁具有流域化、市场化、集团化的特点,体现了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指出流域水电开发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应当根据当时的具体条件来设计对外部环境具有适应性的组织结构,从而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流域水电开发企业组织设计需基于流域整体层面,通过市场手段使企业向集团化发展,以利于流域水电开发企业充分集成各方资源发展壮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贾欣 《中国渔业经济》2013,31(1):117-123
货币补偿是主要的海洋生态补偿方式,而进行货币补偿必须首先核算海洋生态补偿量。论文首先界定了海洋生态补偿量的计量范围,在分别从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之后,认为海洋生态补偿量的计量范围应包括:海洋生态保护的直接投入、海洋生态资源的发展机会成本以及海洋生态损失的价值。文章在确立了十种海洋生态损失形式之后,针对每种海洋生态损失的价值计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建立了海洋生态保护投入补偿量、海洋生态资源发展机会成本补偿量及海洋生态损失补偿量的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6.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C) is being explored as a policy instrument for the European Union’s ‘No Net Loss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nitiative. EC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Polluter-Pays Principle, but we propose the Developer-Pays Principle as a more comprehensive principle. Safeguards that are relevant to local and national contexts are needed when addressing 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risks associated with EC. The operationalisation of EC in Sweden is assessed through two case studies: the E12 highway and Mertainen mine. The institution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s well as an analysis of legal and other written documents. Using a multi-level governance framework, we examine four key disputed issues within compensa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 Risk of a license-to-trash can be minimised; (ii) Complementar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cological valuation methods are needed to achieve additionality and No Net Loss; (iii) Compensation pools may be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secure land availability; and (iv) Social safeguards are vital for EC in high-income countries as well, where they are currently understudied. We conclude that EC cannot be the main instrument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but rather complementary to a strong legal framework that protects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s in addition to the sustained and equitable benefits of ecosystem services.  相似文献   

17.
海域承载力与海洋生态补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耗竭,海洋资源的开发又成为新一轮的竞赛活动.然而,如何在获取最大利益的情况下能保持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则成为现今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海域承载力与海洋生态补偿两种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海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方翔鸣 《水利经济》2005,23(1):32-32,36
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已经成为滨水城市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在城市建设中有着显著的社会效应和外部效益,基于土地收益增值,提出运用市场运作和政策的优势,寻求九溪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融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水生态环境损害问题日趋严重,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制度创新,它顺应生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平衡生态利益与其他利益、提高生态损害救济效率与维护生态秩序三大功能。但这一制度的具体实施面临磋商权利主体地位混淆、磋商与诉讼衔接机制不畅、环境生态利益与其他社会公共利益难以衡平等问题。针对水生态环境的特殊性,需要从建立损害赔偿的政府责任制、确立磋商与诉讼衔接机制、健全损害赔偿的法律程序三个方面加以完善与优化。  相似文献   

20.
实施水生态补偿是协调利益关系的必要手段,也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梳理关于水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将跨流域调水和流域内水生态补偿统一纳入实体水生态补偿范畴,从补偿依据、补偿机制、补偿标准多角度进行总结:基于实体水视角的水生态补偿主客体明确,理论体系相对完整,为补偿实践提供了清晰的理论依据。但补偿模式仍然比较单一,缺少横向补偿的实践应用,更全面、精准的补偿标准也有待进一步确定。而国内外基于虚拟水视角的水生态补偿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虚拟水流动效应的水生态补偿,二是基于水足迹相关理论的水生态补偿。但上述研究缺乏关于水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和补偿机理,特别是虚拟水流动量向生态价值量的转换研究。应加强虚拟水视角下的水生态补偿研究,并进一步构建"虚实"结合的二元水生态补偿体系,在现代水资源演化框架下开展水生态补偿研究,丰富和完善水生态补偿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