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烽火岁月里,袁绍与曹操的角逐格外引人注目。面对军事实力强大的袁绍集团,曹操问策于谋士荀彧和郭嘉。荀、郭回答说,"今绍(袁绍,下同)有十败,公(曹操,下同)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袁绍虽然暂时强大,但最终必为曹操所打败。这便是东汉史上著名的“十胜十败论”。  相似文献   

2.
官渡之战时,袁绍拥兵十万,良臣骁将如云。而曹操只有区区一万兵马,且随时有可能腹背受敌。但战争的结果是曹操大胜,袁绍大败,创造了战争史  相似文献   

3.
刘备刚出道那会儿,不过是个打草鞋卖的农民,除了挂着无形资产的旗子招摇撞骗,其他一无所有。拉了一支农民施工队,与关、张两人先后为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请来有卧龙美誉的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而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诸葛亮也的确为刘备蜀汉集团的建立乃至发展立下了不逝功勋.但是,随着诸侯争霸到三足鼎立后期,蜀汉集团逐渐衰弱如风雨飘摇中的一叶孤舟,虽有诸葛才华盖世,勉力支撑,也逃脱不了最终灭亡的命运.作为聪明过人的诸葛亮恐怕也早有预料吧!那么,在早期诸葛亮为何不去投靠势力强大的曹操和雄踞江东的孙权,而反而跟随刘备呢?这里面除了诸葛亮感激刘备的三顾知遇之恩以外,恐怕也有其它原因,窃以为:其一,以当时诸侯争霸,战事频仍的情形而论,曹操和孙权两股势力可以说是比较强大的.曹操其时则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正是春风得意之际,手下战将千员,谋士如云,再加上曹操本人也足智多谋、文才武略均有人所不及之处,以曹操为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智囊团.诸葛亮假若此时去投靠,顶多也只能担当曹操的一高级谋士,诸葛亮的才华很难施展;再加上曹操本人自恃才高,对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常有妒嫉、打击之心(杨修之死可见一斑),故诸葛亮不去投靠曹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似文献   

5.
一部《三国演义》让历史学家们研究出了不少新东西,近来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播出又加强了人们对三国之争的理解和深化.纵观《三国演义》中三足鼎立之争,其最关键的莫过于一个“人”字,即人才之重要在三足鼎立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人才多,其国势会逐渐强盛,乃至称霸一方;人才少乃至馈乏,其国势将会逐渐衰弱乃至覆灭.我们不妨细细探究从“诸侯争霸“到“三足鼎立”再至“三分归一”.诸侯争霸之初,曹、刘、孙之所以会脱颖而出,各据一方,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共同的,即善于网罗人才、使用人才.有的诸侯虽然手下也谋士如云,战将众多,却不会使用.如袁绍多谋少断,刚愎自用,不听谋士良言相劝,虽然势力强大,兵多将广,却被曹操在官渡打得一败涂地.最终被曹操吞并.而有的诸侯则嫉贤妒能,缺乏一双慧眼识英雄,连人才都不能发现,谈何使用,失败的结局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曹操有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是我们知道曹操的企业规模最大,光儿子就有25个,他却说生儿子就得跟孙权一样,只有孙权才是好儿子.为什么曹操那么喜欢孙权?孙权到底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相似文献   

7.
名人选女婿     
《现代班组》2008,(3):51-51
曹操重才曹操有个女儿,长得聪明伶俐。许多官员都为儿子说亲。曹操不选殷富之家,不选奶油小生,却选中了"独眼龙"丁异。众人大惑不解。曹操说:"比丁异长得俊的青年多的是,但像丁异这样有才能的后生却很难找到。"  相似文献   

8.
蒋正亚 《化工管理》2006,(11):74-75
《增广贤文》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个真理.不幸的是,听不进反对声音的聪明人,总是前仆后继.官渡之战时,袁绍不仅拒绝沮授、田丰等谋士的苦谏,反而将他们或削职或囚禁,结果输得一败涂地.关、张死后,刘备一心报仇,不听诸葛亮、赵云的再三劝阻,冒然对东吴用兵,最后落得个白帝城托孤的悲惨下场.  相似文献   

9.
★凡是对曹操评价较高的年代,往往人心浮躁、信义缺失、急功近利,人们只问目的,不计手段,这就是曹操指数。★曹魏是典型的垄断性国有企业,挟天子以令诸侯,做的是只此一家别无  相似文献   

10.
事件营销往往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借势就是要借力用力.机会如果不牢牢抓住,稍纵即逝. 企业做事件营销,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要学会借势.所谓借势,就是借题发挥!借势升位,中国古典文学里不乏这样的实例.《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1.
<正> 一部“三国”电视连续剧再次热遍全国。曹操分兵三路西征,降了张鲁,得了东川,主簿司马懿进言干曹操:“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  相似文献   

12.
东汉王朝将近200年的统治,只有光武、明帝、章帝三朝能维持一个短暂的稳定局面.从此以后,社会基本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东汉末年,宦官及外戚交相控制朝政,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和赋税的加重,大量农民破产逃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广大劳动者挣扎于死亡线上.公元184年(中平元年),爆发了黄巾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统治者.东汉王朝急忙调兵镇压,各地豪强地主也乘机起兵,随之出现了群雄逐鹿中原的混乱局面.曹操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又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父曹嵩,宦官曹腾养子.公元174年(熹平三年),被举孝廉.184年(中平元年),任济南国相.188年(中平五年)应朝廷之召,任西园军典军校尉,开始了戎马生涯,其后发展成为三足鼎立中最强大的一方,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曹操不失为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相似文献   

13.
大道至简     
曹冲是曹操25个儿子中的一个,比不了才高八斗的曹植,斗不过深谙权谋的曹丕,亲生之母环夫人也不给力,名不见经传不说,似乎也不怎么得宠,所以,接曹操的班,角逐曹家班的CEO,曹冲实在没啥优势可言。才情不够,关系不足,那就比体力吧。然而现实情况是:曹冲小曹植4岁,曹植小曹丕5岁,据此,曹冲要比曹丕整整小9岁——如此一番比较,曹冲已然几近全线完败。还好尚有脑力可比,曹冲自小拥有好过诸位兄弟的无比好使的脑瓜,这一点通过家喻户晓、你知我知  相似文献   

14.
曹操、刘备、孙权各自有着不同的出身,他们之中有官二代,有穷二代,也有富二代,但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都成就了一番千古传扬的事业。魏、蜀、吴都建立了  相似文献   

15.
印象老家     
一到年根儿,婆婆就会叨念“不知道浙西老家还会不会寄来山核桃”,每每“说曹操曹操就到”,山核桃总是在年前如期而至。今年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大都注意到以下现象:在曹、刘、孙三人中,刘备出场最早,而且从顽童的时候起,就做着皇帝梦了。可是,当全书演绎了近三分之一篇幅,曹操、孙权已成大气候了,刘备依旧惶惶然奔波于各路诸侯之间,没占据一块立锥之地。  相似文献   

17.
还记得赤壁之战的故事吗?曹操率80万大军进攻孙吴联军,为了解决北方士兵不习水战的问题,把战船用锁链连成一体,人马在上行走如履平地。周密安排加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应该胜券在握了吧?没有想到的是,对方使用火攻又赶上当日东南风大作,于是,在赤壁之战中曹军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18.
还记得赤壁之战的故事吗?曹操率80万大军进攻孙吴联军,为了解决北方士兵不习水战的问题把战船用锁链连成一体,人马在上行走如履平地。周密安排加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应该胜券在握了吧?没有想到的是,对方使用火攻又赶上当日东南风大作,于是,在赤壁之战中曹军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19.
一定的组织路线都是为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不论何种政治集团,何种政党,他们选用干部,是不能不讲其政治品德,政治倾向的;越是选用高级干部,越要讲究这一点。否则,其政治路线就失去了依托。正因为如此,用人"唯才",不看德的主张,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有人出来反驳了:曹操不正是一位著名的成了大气候的政治家吗?他不是在《求贤诏》中极力主张"唯才是举",且成为千古美谈吗?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当年,孔子的第二十四代孙孔融,乃建安七子之首,才华盖世,是个难得的人才。按"唯才是举"之说,该要重用他吧!但孔融却憎恨曹氏集团,特别对"挟天子以令诸候"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他的这种态度完全不符合曹操的  相似文献   

20.
《中华商标》2007,(2):16-16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借助曹操的这首诗,让杜康酒名声远扬,千年之后还有人为它争个不休。近日,历时15年的“杜康”商标案终于有了结果,北京市高院终审判决河南伊川杜康酒厂胜诉,撤消汝阳杜康注册的三个与“杜康”有关的商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