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雨 《农业经济》1999,(12):34-35
九十年代是我国人民消费水平向小康迈进的重要阶段,食品供求状况迅速变化,食品结构不断调整,营养观念不断提高。这一时期又是协调食品生产、消费和营养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在解决温饱之后,增加食品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膳食结构;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必须与我国食物生产能力和人民消费习惯相结合。从整体上看,粮食消费所占比例会下降,肉蛋类、蔬菜、瓜果的消费比例会上升,这种较为合理的食品消费结构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存在下去。到2000年小康生活水平食物结构的状况是:在人均国民收入1137元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农村居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其食物消费和膳食结构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四川省是我国西部农业大省,其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和膳食结构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四川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和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层抽样,选取四川省3市3县(区)156个农户,开展食物消费支出及营养认知问卷调研,采用LASSO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回归,筛选出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的关键因素。[结果]在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中,家庭食物营养决策人的营养态度、家庭收入和决策人年龄与家庭食物消费支出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决策人的营养态度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86,家庭收入和决策人年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3和0.011;而在家就餐人数与食物消费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20。[结论]影响四川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主要有决策人的营养态度、家庭收入、在家就餐人数和决策人年龄;其中,决策人的营养态度是四川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主要因素,且存在正相关,即决策人营养认知水平高对农村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也表明营养知识宣传及消费引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正>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第五章第一节强调,要引导合理膳食,深入开展食物(农产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由此可见,功能性膳食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那么何为功能性膳食?简言之,就是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比如孕妇、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居民的食物消费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如何用最小食物资源获得最大食物安全保障,最终实现国家的食物安全这一重大目标.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平滑预测法和趋势外推法中的各种预测函数,对城乡居民主要食物的人均食物消费量进行趋势预测,并就预测结果与合理膳食进行比较,提出未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需要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食物结构是人们在长期饮食中所形成的膳食中的各种食物比较固定的结构与组成。人们的食物结构不同,从膳食中所摄取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及其比例也就不一样,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膳食中不能提供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日常生活、工作、劳动所需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会引起多数人营养不良、贫血和多种营养物质缺乏症,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热能和脂肪摄取过剩,会造成肥胖症和心血管病,同样也不利于人体健康。如何形成和建立合理的食物结构,是人类营养和食品消费的核心问题。合理、科学的食物结构,既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热能、蛋白质和其他各种营养物质,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也不会引起营养缺乏,并能维持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我国食物供需面临的挑战,剖析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从食物消费、生产和贸易角度研究大食物观发展路径,提出保障全民营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本文建议引导居民采取可持续健康膳食模式,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降低营养食物价格和增加收入等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健康膳食;以居民多样化食物需求和大资源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通过优化食物供给结构、挖掘多种资源、发展设施农业、研发未来食物、转型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完善全球食物供应链等路径,增强食物供给的可持续性。最后提出前置食物消费政策、扩大农业政策支持范围、优化支持方向、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大协同管理机制和推进高水平开放等践行大食物观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厘清城乡居民膳食需求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保障城乡居民健康营养的膳食需求及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膳食营养分析、耕地足迹方法。研究结果:(1)近39年来城乡居民植物性食物比例日趋减少、动物性食物比例上升,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近几年均呈上升趋势,城乡膳食结构与营养差异在缩小;(2)受膳食结构、农业生产力及人口影响,城乡居民的人均膳食耕地足迹较于20世纪80年代均有所减少,但城乡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波动中有所上升,城镇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增加,农村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有所减少;(3)提高水果及奶类食物比例、减少畜肉食物是未来城乡居民膳食优化方向;(4)预计2030年中高能量理想膳食模型的耕地足迹将进一步增加,甚至超过中国现有耕地面积。研究结论:城乡居民膳食变迁将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压力,耕地保护对于保障国民健康营养膳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食物结构是指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总膳食的主要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它的调整牵涉到人口营养、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商品流通、消费水平、民族风尚、饮食习惯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研究才能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比较合理的食物结构模式。从营养角度来说,要在下述两个问题做出解答:一是人体的营养需要是什么?这就需要营养学家提出我国人民的营养标准;二是实现这个营养标准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这就需要按照人体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9.
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造成负面影响,改变了居民的膳食偏好,这些变化均对农村家庭食物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疫情对居民膳食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江苏省2019年与2020年两年农村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Double-hurdle模型和Poisson模型与归并最小绝对离差法(CLAD)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家庭的各类食物消费数量与膳食质量(多样性与膳食偏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好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双重作用下,农户大部分食物消费量(谷类和奶制品除外)均显著提高;但膳食消费量的提高并未改善总体膳食质量,受疫情影响,农户总体膳食多样性水平下降,且食物实际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的偏离程度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食物消费与肥胖——基于食物特点的消费者分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当今中国最突出的现象——日益增长的消费者社会和快速上升的肥胖流行趋势,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消费者按照食物消费特点进行分层,结果得到4个不同的膳食特点的消费群体,即“黄土高坡”、“江南水乡”、“小康之家”、“西洋情调”。本文比较了各类膳食特点人群的肥胖率及社会人口学特点,结果显示,处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小康之家”和“西洋情调”组由于膳食中较高比例的动物性食物的摄入,超重和肥胖率最高;中等生活水平的“江南水乡”组由于较为平衡的膳食结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而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黄土高坡”人群,膳食质量较差,但超重和肥胖率却较高,是应特别引起关注的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内涵的理解也在逐步深化,粮食安全内涵不仅包括数量方面,还包括营养健康安全,保障居民营养健康成为粮食安全的新时代内涵。基于营养目标的粮食需求研究,建立营养—消费—生产的粮食生产模式,对引导居民合理健康消费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营养消费状况,然后基于平衡膳食模式视角,引入标准人消费系数这一概念对我国未来粮食需求进行了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城镇居民粮食消费已达到高营养目标,但目前农村居民仅达到低营养目标水平,相当于21世纪初的城镇消费水平;考虑人口结构因素,2020年和2030年粮食需求总量分别为4.8亿t和5.6亿t,比没有考虑人口结构变化时分别减少8700万t和2 600万t。[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宣传普及营养健康消费知识,引导居民合理膳食;(2)关注人口结构变动,及时调整粮食安全调控机制;(3)优化食品工业的产业机构升级,提高饲料粮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杨春华)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日前正式颁布实施。在农业部会同卫生部、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单位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于永维在会上说,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居民食物结构急剧变化和营养水平迅速改善的重要时期。《纲要》的颁布实施,有利于引导我国食物生产、营养、消费的协调发展,有助于避免食物与营养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建立科学、合理的食物结构,促进食物与营养工作的健康发展。据介绍,《纲要》在全面分析目前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未来食物与营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今后10年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确定了今后10年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重点  相似文献   

13.
侯婷婷 《现代食品》2022,(8):118-120
不科学的烹调方法,不仅会使食物中的营养素大量流失,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损害人体健康,因此了解膳食营养素损失的原因,掌握科学的膳食烹调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对膳食烹调中应如何合理保留营养素展开了论述,以期为食物营养最大化保留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农村居民超重肥胖问题迅速蔓延,该现象背后隐含着对个人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利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治理负担。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消费结构不合理。在影响居民食物消费的因素中,除收入和价格等传统要素外,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食物消费习惯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嵌入动态机制的近乎完美需求系统(AIDS)模型和人体体重形成模型,搭建了“价格/收入—食物—卡路里—体质指数(BMI)”联动关系式,实证分析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及其对超重肥胖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具有显著的习惯形成效应,其中,食用油、谷物、蔬菜的习惯形成效应强度大于其他食物类别;食物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强化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对于收入和食物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引致的营养结构变化是导致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食物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加剧了经济增长背景下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蔓延趋势。因此,应加强营养均衡导向的健康饮食模式的长期宣传,逐步引导农村居民形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饮食干预措施从根源处遏制农村地区超重肥胖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国内外研究最常用的3d—24h膳食回顾法,调查贵州普定县随机抽取的3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的全户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西南贫困山区道路是否会影响其农户食物获得能力。研究发现,调查地区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尽管已经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但农民的营养结构还不太合理,蛋白质摄入量普遍不足,膳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居住地离集贸市场越远、道路状况越差,农民食物的多样性及膳食综合评价得分(DDP分值)越差。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膳食质量分布的变动状况,明晰收入对农村家庭膳食质量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营养干预政策。本文基于1997—2011年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与2015—2018年全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采用随机优势法测算了中国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家庭膳食质量分布的变化情况,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增长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家庭膳食质量改善的影响,并重点关注了收入影响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1)1997—2018年,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家庭膳食质量在不同分位数处均显著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居民的膳食质量水平仍然偏低;(2)低收入群体总体改善程度较高,高收入群体改善程度较低,不同阶层膳食质量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其中,高收入组的膳食质量改善主要发生于1997—2006年,低收入组的膳食质量改善则主要发生于2011—2018年;(3)农村家庭膳食质量评分的收入弹性仅在0.2左右,并随膳食质量评分的提升而下降;家庭人口特征变量、食物价格、食物消费习惯及食物环境等因素均会影响农村家庭膳食质量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7.
锡林郭勒草地样带食物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以锡林郭勒草地样带上典型草地牧区、浑善达克沙地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为典型区,分析锡林郭勒草地样带农牧户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开展农牧户入户调查获取问卷数据,开展典型农牧户食物跟踪调查获取农牧区食物消费季节变化数据,结合2015年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居民营养膳食结构宝塔(2016)和锡林郭勒盟经济社会数据,对研究区居民食物消费进行分析。[结果](1)农牧户食物消费以粮食、肉类、蛋奶为主,其中肉类消费以牛肉和羊肉为主。食物支出以蔬果、粮食和肉类为主,肉类消费量和肉类支出呈现倒挂现象; (2)食物消费量呈现季节变化,从夏季到冬季粮食消费量逐渐减少,肉类和蛋奶消费量增加,蔬菜消费量月际波动较大,水果、油类、饮料等消费量月际波动较小,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和能量摄取总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3)区域间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和文化习惯不同使食物消费结构沿样带呈现差异化,食物间互补性和闲暇时间增加引起了食物消费结构季节性变化。[结论]居民食物消费沿锡林郭勒草地样带由北向南呈现梯度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农牧户食物消费呈现季节变化,食物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季节间食物互补性和闲暇时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福建省人多地少,粮油供需矛盾尖锐的现状,首先测算福建省人均膳食营养摄入量,得出福建省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不均衡,而木本粮油产品的营养素构成特点有利于平衡福建居民膳食营养结构。通过收集1995~2013年福建主要木本粮油品种产量数据,构建了食物当量计算公式,从营养元素的角度估算木本粮油产品对稻谷的替代情况,并根据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估计木本粮油的耕地节约能力。基于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木本粮油产品有助于优化福建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缓解福建耕地资源压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获取营养的来源之一,国家居民食物消费水平与结构不仅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是衡量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吉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食物消费水平与结构也得到相应改善。但与城镇居民、与其他发达省份农村居民相比,食物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仍存在很大差距,与国家阶段性目标相比,差距更大。而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农村居民在食物供应链中既是食物的供应者又是食物的消费者,在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中既包括了自给自足的部分,又包括市场上购买的一部分。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因素也有其特殊性。文章从经济、政策、社会、生产因素等视角对吉林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购买食物占食物消费比重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有显著的影响,该文据此提出拓展从事农业生产收入的增长空间、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及加强吉林省农村市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古以农兴邦,食物资源极其丰富。历代人民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民族的繁衍,向大自然索取,在开发利用食物资源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独特的优良传统。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我国先民在重视食物、因地制宜开发食物资源、食品加工技术、讲求饮食营养、保护食物资源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及成就。指明应借鉴古人,继承传统,从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膳食结构,以增进人民的健康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