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收入不平等问题。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将居民的收入不平等分为劳资收入不平等和劳动者内部收入不平等,并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入手,研究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对于前者,由于教育只是再生产的工具,所以难以改善劳资收入不平等;对于后者,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论证了教育能带来劳动者工资的提高,但若要改善劳动者内部的收入不平等,还需满足教育公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2005~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首次考察了金融结构对贫困、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小银行在银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大,越有利于贫困减少和收入不平等缩小。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为改善银行业结构,核心就是逐步提高中小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地位,建立以地方性中小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邹静娴  张斌  魏薇  董丰 《金融研究》2023,511(1):1-20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信贷增长对中国家庭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影响。整体而言,信贷增长可以缩小家庭收入不平等,主要作用机制是信贷增长通过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收入和单位时薪以缩小劳动收入不平等。同时,文献中所发现的信贷增长可能恶化收入不平等的机制——扩大家庭间非货币金融资产差距,在我国表现并不明显,原因在于中国家庭的非货币金融资产比例较低,这一点对于高收入家庭也不例外,且大部分家庭难以从金融资产交易中获利。信贷增长带来了各个收入组的房屋价值上涨,但高收入家庭房产价值上涨的幅度高于中低收入家庭,因此房价上涨扩大了不同收入家庭所持有的房产价值差异。考虑到家庭调查数据往往对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和财产覆盖不完整,上述结论可能低估了信贷增长对极少数高收入家庭收入和资产的影响。本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信贷增长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采用对60后、70后和80后三个不同群体所做的问卷调查数据,按照Roemer(1998)的机会不平等分解法,实证检验了导致机会不平等的各客观环境因素对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样本来看,性别、出生地、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类型对收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父亲的收入、职业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在代际转移中对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均十分显著。从分样本来看,在对60后收入具有显著影响的性别、户籍和父亲工作性质等因素中,性别与户籍对70后、80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逐渐弱化,而基于父亲收入和工作性质的不平等现象却愈加彰显,个体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性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亦在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5.
收入不平等是中国当前阶段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引入社会信任视角,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种回归方法,多维度研究了社会信任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识别了社会信任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方向和强度,并对社会信任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内在机制展开了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社会信任显著扩大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进而缩小了居民间收入差距。此外,社会信任可以通过银行信贷这一“桥梁”渠道缓解收入不平等。本文扩展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范畴,并为解释居民收入差距找到了新的理论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杜两省  程博文 《金融研究》2020,481(7):75-94
本文通过构建带有职业选择的两部门异质模型,探讨了个体面临的金融摩擦和收入风险对财富分配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经济中存在的金融摩擦会通过职业选择、自我保险和自融资来影响个人的财富积累,从而导致财富的集中和不平等。对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降低金融摩擦在总体上会降低财富不平等程度,但对不同财富阶层的影响不同,其在大幅减少前1%和前10%阶层财富份额的同时,虽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后50%阶层的财富份额,但提升幅度并不大,过高或过低的企业家收入风险,都会加大财富不平等程度,因而存在一个使经济中财富不平等程度最低的适度企业家收入风险水平;虽然金融摩擦和收入风险都会影响经济中的财富不平等,但收入风险本身对财富不平等程度的影响较小,其主要是通过金融摩擦放大了经济中财富不平等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金融发展是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文章将金融发展因素纳入到贸易与收入不平等的分析框架,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检验贸易扩张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确实加剧了中国收入不平等程度,而金融发展对贸易扩张的收入分配效应则起到负向作用,即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贸易缩小收入差距。然而金融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这是源于中国金融体系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压制或制度偏向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高储蓄率和较为严重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鲜有学者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在对储蓄率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基于中国1978-2010年数据的研究发现:基于基尼系数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对国民整体储蓄率和私人部门储蓄率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公共部门的储蓄率具有反促进作用;理论意义上对储蓄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如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对我国的储蓄率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深入地分析了该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使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讨养老保险对农户收入相对剥夺的影响以及农地流转的调节机制,以期为有效识别养老保险影响农户收入分配的可靠机制提供证据。研究发现:农地流转总体上抑制了农户收入相对剥夺,参加养老保险对农户收入相对剥夺也具有显著的缓释效应;相比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户,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户更容易通过农地转入来提升其农业兼业收入,"部分地"间接降低农户收入相对剥夺水平。对于有老年人的家庭而言,领取养老金抑制了农户收入相对剥夺,且通过改变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间接影响农户收入相对剥夺;农地转入能够显著降低有老人家庭的收入相对剥夺。本研究为在后扶贫时代强化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融合,推进"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李晓娜 《时代金融》2014,(6):217-218
个人收入的纵向不平等一直是研究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一直以来,有大量文献讨论过这个问题,从指标的测算到实际应用。近年来,发达国家由于养老金制度改革,养老金给老年人带来的不平等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出现了丰富的文献。本文对这些文献做了简单的梳理,以期找出可以借鉴和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具有重要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在很多国家社会保障都是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最重要的手段。本文对陕西省宝鸡市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保障转移性收入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使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下降了4.5%,其中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下降22.8%,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下降1.82%。但由于农村居民获得的社会保障转移性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从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上升23.17%。为抑制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应重视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尤其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尽快扭转社会保障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逆向调节。  相似文献   

12.
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下,经济学家们开始以人力资本作为中间变量,从社会保障影响人力资本及其形成过程的角度来论证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选取中国1989-2008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协整理论来检验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现收现付制下,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而提高社会保障缴费率对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正负两种影响。  相似文献   

13.
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面板数据,采用Hausman—Taylor模型,本文估计了中国农村地区农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更高的身高可以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并且男性身高回报要高于女性。身体质量指数(BMI)对女性农业收入的提高有显著性影响,但对男性的影响不显著且方向为负。热量摄入与农业收入之间显著相关,更高的热量摄入是农业收入增长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健康人力资本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We address the issue ofcapital vs. labor income taxation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model with a positive externality in the human capital production.We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conomy in the steady stateunder different tax policies. Three results are obtained. First,the size of the tax revenue required strongly affects the optimal(welfare maximizing) capital-labor income tax portfolio. Inparticular, a zero physical capital income tax rate need notbe optimal. Second, the way in which the finite life cycle issplit between the working and the retirement period also matters.And third, the size of the externality in the human capital productionalso affects the optimal income tax rate mix.  相似文献   

15.
文章引入流动劳动力的异质性结构对传统人力资本溢出理论进行拓展,分析城乡人力资本溢出、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构造收入函数,运用SVAR动态方法,VECM长短期因果检验和预测方差分解对城乡异质型流动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发现:城乡人力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以及低技能人力资本的流出扩大了收入差距,高技能人力资本的流出缩小了收入差距.由于城乡流动人力资本中低技能型比重偏高,高技能型流动人力资本比重偏低,因此劳动力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Income Inequality and Social Polic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most OECD-countries income inequality has increased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whether changes in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can be attributed to social policy measures. For most (but not all) countries we find a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ing welfare state policies (as measured by expenditure ratios and replacement rates) and changing income inequality. Especially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Netherlands combined an above-average rise in inequality with a reduction in the generosity of the welfare system.A more elaborate budget incidence analysis for the Netherlands indicates that in the period 1981–1997 inequality of disposable household income increased sharply. The two main forces behind this phenomenon were a mor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market incomes and changes in social transfers. Fundamental social security reforms in the Netherlands indeed seem to have made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less equal. However,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Netherlands is still below the OECD average at the end of the observed period.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以其独特的优势,大大减少了产业集群内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率,强化了区城的持续竞争优势。东北地区要振兴,就必须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其关键在于社会资本的重构。因此,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强集群各组织之间的联系;完善信任机制,塑造企业诚信;培育企业家资源;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项收入不平等效应与收入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项收入角度考察城乡收入不平等,不仅能判断产生收入不平等的原因,还能判断什么分项收入有利于增加收入总量;不仅能量化收入不平等效应,还能根据收入不平等效应来优化收入结构。研究发现,分项收入具有性质不同、大小不等的收入不平等效应,其中工资性收入扩大收入不平等的效应最强、转移性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最小;经营性收入是唯一具有缩小收入不平等效应的分项收入。据此,我们认为,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优化的方向应该是,稳定维持工资性收入、适当调整转移性收入、适度控制财产性收入并努力增加经营性收入。  相似文献   

19.
国企改革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巨大的社会保障支出要求寻找提高社会资金管理效率、使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途径。按照国际惯例,社保资金可以由政府控制的中央基金机构管理,也可以交给专业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不论采取哪一种管理方式,社保资金进入证券市场都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社保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不仅实现自身的保值增值还可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come inequality using the PMG. We find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will reduce inequality in the long run, while it can increase inequality in the short run. Using the estimates of country-specific short-run coefficients, we also find that adverse short-run effect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vulnerabilities of countries in terms of their greater susceptibility to crises and poor quality of governance. Good governance seems to be important for achieving inclusive growth though finan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