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1995年~2005年全球4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将这40个国家划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三类群体,考察了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及信用风险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的各类指标对保险需求的作用具有显著差异性;同时在不同收入群体下金融发展对保险需求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金融发展引起的信用风险与保险需求呈反向变化;另外从整体上看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信用风险并没有对全球整体的保险需求造成负面影响,而从不同收入群体的估计结果来看,亚洲金融危机还促进了中等收入国家保险需求的增长,而对其他国家的保险需求没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虑损失流量三角形中同一事故年的损失随时间反复观测的纵向特征,将损失流量三角形视为分层数据,结合损失进展的增长曲线,提出了关于索赔准备金评估的两种非线性分层增长曲线模型,并应用R软件对精算实务中的实例给出了数值分析。提出的非线性分层模型为考虑多个事故年的损失进展建模提供了一种自然灵活的框架,使得建立的模型易于理解,同时在分层建模中纳入了增长曲线,也有效避免了尾部进展因子的选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4.
金融发展能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已有的实证分析普遍认为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并减少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6年各省的面板数据予以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并和农村居民收人增长显著负相关,金融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最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不相关。  相似文献   

5.
配置风险金融资产和购买保险作为家庭理财和规避风险的两种形式,对于提高家庭的财富水平和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决策除了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外,是否也会受到家庭保险需求的影响?为检验保险需求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建立包含保险需求和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理论模型,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使用CRITIC法构建保险需求指数,分析保险需求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险需求与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概率和投资份额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这一作用在保险收益较少的家庭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缴费金额的增加均显著提高了风险金融资产的参与概率和比重,但商业保险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对社会医疗保险敏感性不高;保险需求的变化对农村居民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影响更大。结合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5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检验我国保险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建立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保险发展对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保险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保险发展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银行业与宏观调控对实体经济具有反向影响作用,但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并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两个县597户农户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购买小额保险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购买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和小额健康保险的意愿总体上非常强烈,购买小额财产保险的意愿不够强烈,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储蓄状况对于所有小额保险的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年龄、就业状态、风险和保险知识认知因素等只对部分小额保险,甚至是部分农户群体才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京津冀地区,通过对河北省105个县级样本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结果显示:其中有29个县与北京市有显著的经济联系,有28个县与天津市有显著的经济联系;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经济辐射半径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原因表明金融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加强地区(县)与增长极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助于对增长极经济辐射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汇率变动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基于结构优化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率变动具有实际收入效应,居民实际收入的变化会影响需求结构,并进而改变不同产业间的相对价格,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由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汇率变动在改变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会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认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结构老龄化和政策因素驱动我国实际工资增长,并构成长期通货膨胀压力。基于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实际工资与GDP平减指数(10%显著水平)、消费者价格指数(1%显著水平)、商品房销售价格(1%显著水平)显著正相关,表明实际工资增长不但从成本方面推升了通货膨胀,还通过直接扩张需求、在消费者信贷市场上承担"资本品"功能和杠杆效应,从需求方面拉升通货膨胀。在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价格的看涨预期、工资增长导致的按揭能力增强和银行住房贷款增长,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工资—通货膨胀循环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
理解保险产品的理论属性对确立一个国家的保险市场发展阶段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不完全市场理论和保险市场均衡视角,利用2008—2018年人身保险公司和1998—2018年财产保险公司在中国31个省份经营的分险种微观数据,通过构建高维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首次采用稳健的实证方法检验了中国保险市场各险种的发展效果,发现了一些保险产品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层面的重要特征性事实。回归结果表明,对数人均GDP对各险种深度有着显著影响。各险种需求收入弹性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保险市场上高档品、必需品和低档品并存,这拓宽了保险需求理论关于Mossin悖论的解释;人身和财产保险公司在险种供给的质和量上存在一些差异;各险种的产品属性与其在地区、公司和时间维度的异质性存在着规律性特征。本研究对理解中国保险市场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引导保险行业更好地探索社会服务领域的险种创新和结构优化,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和有差异的保险机构体系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2.
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构建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Maxamine Web Analyst和Alexa等工具采集相关指标数据,综合运用SBM-DEA模型和超效率SBM-DEA对国内13家保险公司直销型电商网站和8家第三方保险电商网站进行了网站效率评价,进而分析了相对有效网站的稳定性,并对相对非有效网站提出了具体优化对策。结果表明:被评价的21家样本保险电商网站中7家直销型网站和6家第三方网站相对有效;保险公司直销型电商网站保持相对有效的稳定性高于第三方保险电商网站,但平均相对有效率低于第三方保险电商网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保险电商网站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种植业结构是粮食安全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将逐步推进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作物种植面积影响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显著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能够发挥助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并且这种影响效应具有持续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对作物种植面积的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在作物非主产省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通过收入效应渠道,财政补贴政策能够有效释放农业保险需求,提高农户的投保积极性,促进作物种植面积调整;通过替代效应渠道,相互竞争的主产作物间补贴水平差异能够诱导农户重新进行土地分配,实现作物间的相互替代,达到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的目标。本文的发现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对作物种植面积的影响效应提供了来自中国的证据,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大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差异化补贴政策和加强发展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Probit和Tobit模型,研究了移动互联网可及性对商业健康保险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互联网可及性能显著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参与概率和程度,对城镇、户主受教育程度高和成员有创业经历的家庭的影响更大。采用所在小区智能手机平均数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处理,使用移动支付替换关键变量,结论均稳健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移动互联网可及性可通过缓解金融排斥促进家庭参与商业健康保险。  相似文献   

15.
运用2014—2021年四川省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选择系统,用GMM方法对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加储蓄对收入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申请贷款会在当期促进收入增长,后期因面临还款压力而使收入降低,参加农业保险通过增强风险意识和享受防灾服务而支持收入增长,获得农险赔款在短期内与收入负相关,但长期内可促进收入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运用主要成分分析法构建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在三变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框架下考察了中国1978-2007年期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计量方法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着从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单一方向因果关系,支持了Robinson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导致了金融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Solow模型,采用2001年~201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寿险业和财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的"保险基准深度比"指标减轻了以往计量模型中普遍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得出了寿险业和财险业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结论。进一步地,计量结果显示,寿险和财险基准深度比每产生一个标准差的增长,将分别促进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64个百分点和0.68个百分点。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快财产险和寿险的发展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跨期账户分析方法,构建一个包含家庭和财政部门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通过居民融资约束建立汇率变动与政府杠杆率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汇率变动通过经常账户渠道影响政府杠杆率的传导机制,并使用全球158个经济体的宏观数据对国家和地区广义政府杠杆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汇率变动对政府杠杆率存在显著影响,该效应在不同类型经济体之间保持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效应存在异质性,且政府杠杆率的变动程度受到融资约束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在机制检验中,本文验证了经常账户是汇率变动影响政府杠杆率水平的一个重要中介渠道。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证明了汇率变动对政府债务决策的重要影响,为政府部门“去杠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尽管保险业发展可以通过改变要素积累速度和宏观效率等多种途径来作用于经济增长,但源于经济增长的"需求追随"效应表明,对一些国家而言,很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带动了保险业发展。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82年~201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微弱的,经济增长的"需求追随"效应促进了我国保险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改变。但保险业的运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