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维持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企业资金短缺已成为阻碍企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症结之一。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影响。一、贷款规模缩小。长期以来,因为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实行“拨改贷”办法以及财政不再对国有企业拨补流动资金,造成企业资本金不足,扩大再生产和进行技改及基建基本上依靠银行贷款,使许多企业对信贷资金的依赖性增加。加之商业银行运行后,为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了对贷款的控制,“贷富不贷贫”,使相当一部分效益不太理想的企业,不但从银行贷不到款,还要支付高额的债务利息,企业的资金来…  相似文献   

2.
<正> 自1983年我国国营企业流动资金由财政、银行共同管理改为银行统一管理以来,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连年急剧上升,但众多的企业依然是“嗷嗷待哺”,叫喊“资金紧缺”,“日子过不下去”。原因何在?本文就当前形成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原因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 85 %以上的国有企业为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有一明显弱点,那就是资金不足,融资渠道窄。这些企业长期以来受资金供给制的影响,在目前改制中仍存在一些金融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1、企业方面:首先存在坐吃银行贷款的现象。一些国有中小企业在转制改革过程中,仍延用粗放型管理模式,致使企业效益低下,资金营运困难,便把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各种费用支出、缴纳税金、发放职工工资等。贷款到期时采用“以贷还贷”的方式,银行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就难以收回。在这种情况下,信贷资金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给银…  相似文献   

4.
<正> 当前国家继续实行收紧财政,收紧信贷的“双紧”方针,资金供求矛盾尖锐。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呼声甚高。企业资金紧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症结何在? 一、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减少了吗? 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形成了一种观点:用钱找银行,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当资金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1.实收资本不到位.企业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是铺垫资金没有到位.从国有企业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老企业主要靠贷款起家,企业在成立之初就缺乏资金.许多企业的流动资金80%以上需要银行贷款.虽然我国最近几年实行了资本金制度,但是真正执行时由有些投资者没有向企业投入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运行先天不足.流动资金紧张,必然导致企业的恶性的资金链条,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相似文献   

6.
关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1.实收资本不到位。企业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是铺垫资金没有到位。从深圳国有企业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老企业主要靠贷款起家,企业在成立之初就缺乏资金。许多企业的流动资金80%以上需要银行贷款。虽然我国最近几年实行了资本金制度,但是由于有些投资者没有向企业投入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长时期供应不足必将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比例过大,居高不下,呈快速上升趋势。由于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占用了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致使企业变现能力弱,资金周转困难,资金管理工作压力较大,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资金问题已成为银行、企业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由于资金紧缺,企业原材料难以购进,所需能源无法保障,职工工资不能支付,银行结算出现“压票”,企业生产举步维艰。资金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原因何在?如何缓解?本就当前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成因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步入了资金的“误区”.一方面企业资金占用总量呈刚性急剧膨胀,银行信贷投入超常增长;另一方面流动资金短缺又成了企业的“通病”,有的甚至被迫停产、半停产.企业为什么陷入“贷款增加——产值上升——效益下滑——资金紧张”的“怪圈”?流动资金异化使企业普遍患上了“贫血症”,陷入了资金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内部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资金紧张特别是流动资金紧张已成为许多企业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很多,即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本文拟从导致企业的资金紧张的内部原因入手,来探讨如何加强对资金的内部控制。一、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内部原因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状况的内部因素很多,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销售不畅,产品积压,资金使用效益差我国许多企业由于受多年的计划体制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对日益多样化的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信息不灵,盲目生产,生产经营决策缺乏科学性,忽视产品质量,加之生产中消耗过多,致使成本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在金融系统率先推出了对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实行整贷零还业务,即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和资金周转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授信额度内贷款的期限、金额、发放时间以及分期还贷的时间和金额,这给企业贷款融资开创了新的前景。 整贷零还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呢? 首先,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过去银行与企业的贷款合同都是定期还本付息的,由于金融市场上资金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流动资金贷款实际上是卖方市场,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管企业当时需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已成为当前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的严重不足,而且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要求各商业银行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  相似文献   

13.
银行与企业之间本来是鱼水关系,银行的效益及资金效益有赖于企业经营状况,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又离不开银行的扶持。但是,目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企业多头开户,逃避银行检查;银行对企业放款慎之又慎,尽量压缩贷款规模,银行资金往往投向不准,其效益又差。形成企业经营资金短缺,运转困难的局面,同时也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差,造成“一逾两呆”资金比重大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张文 《数据》2004,(11):26-26
流动资金匮乏、融资困难 调查显示,北京市非公经济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流动资金主要来源是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而由于手续繁复、操作时间长、银行对企业还贷能力信心不足、企业还贷压力大等原因,银行贷款虽是非公企业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但其在流动资金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小,实际上自有资金仍是非公企业流动资金的主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文摘     
企业的银行是市场河南省郑州市陈明杰撰文:报载,不久前的一天,广东省顺德市某银行信贷科根据万和企业集团公司的经营业绩和企业信誉,主动提出给该公司贷款1000万元。然而,该公司总经理卢楚其却没有领情。他对银行的同志说:“万和集团虽然也有资金短缺问题,但多年来都是通过市场解决资金问题。我们体会到,市场就是最大的银行,消费者就是银行行长。”他认为:企业拥  相似文献   

16.
1983年.企业流动资金由财政、信贷部门分管,改为银行统管。采取这一管理体制的出发点是为了节约资金使用,提高资金效益。但多年来流动资金贷款供应高速增长与资金效益下降的现实,说明流动资金统管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完善。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有关,又与企业经营环境、经营机制相联,也涉及到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问题。1、信贷资金使用界限不清,事实上部分承担了财政资金职能。六十年代财政部门核定的企业定额流动资金普遍没有拨足,已拨付的也有水份。财政管定额,银行管超定额的格局一直未能形成…  相似文献   

17.
误区之一:流动资金向财政资金异化。长期以来,银企之间的借贷关系被扭曲了,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血缘”关系,有人称之为“财政是爹,银行是娘”,尤其是1983年银行统管企业流动资金以来,财政不再供应流动资金,失去“父爱”的企业百般依赖“母爱”,于是银行“统管”变成了“统包”。银行对企业背上了“无限责任”,造成了资金供应“异化”。 事实上,财政再分配与银行信贷,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资金分配方式。但是,由于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连裆裤”状态,财政赤字通过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已成为中国的惯例,信贷资金财政化的势头日益严重。一是财政赤  相似文献   

18.
流动资金紧缺是当前企业的一种通病和顽症。流动资金不流或缓流,速动资金不速或缓速,使企业资金处于恶性循环中。资金的这种呆滞症是企业流动资金运营效益不佳的表现,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主要问题是:1.债权资金膨胀。债权资金膨胀是当前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一个突出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企业不仅债权膨胀,而且不良债权居多。企业债权资金膨胀的现状可概括为“三超”和“一潜”。“三超”是指债权资金超额、超期和超损。超额是指企业债权资金明显超过原来核定的额度。有的企业债权额度过大,少者几…  相似文献   

19.
一、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一)短期负债被长期资产占用,资金超负荷运行。从目前银行的负债结构来看,负债形式单一,且流负债高于长期负债。据查某市一专业银行九三年末负债总额××亿元。其中:一年期以下的短期负债占总负债的66.5%,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人民银行计划内借款占总负债的32%,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和金融债券占总负债的1.5%。在一年期以下的短期负债中,应付汇差,拆借资金、人民银行临时借款占总负债的43.2%。如此强流动性的负债要求资产与之相对应。然而,由于资产结构的配置不合理,加之,资金供求矛盾的不断加剧,使得偿还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硬负债被长期性资产占用。形成资金的超负荷运行。具体表现在一是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比例太小,部分流动资金贷款转为铺底资金,被长期占用,难以正常周转;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技术水平低下。盲目扩大生产或转产,造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外资企业资金短缺时很难在国内得到银行的贷款帮助。据中国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调查显示,外资企业的银行信贷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对外资企业满足率约为30—50%,有近80%的企业无法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所以依据外资企业的特点,如果不容易获得贷款,就需从融资下手,以解决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