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论述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力和积极意义,并对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淡出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有大的起色,缓解社会保障的矛盾要有所突破,以保证宏观经济平衡运行、经济增长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工具。本文从简述两大政策相互关系入手,着重评析我国五年多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配合稳健货币政策的成就、作用与存在问题。指出今后一段时期仍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两大政策配合运用的层次。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宏观经济的均衡和起到了积极的效应,但借鉴国际经验及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我国还须加强国债投资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投资与转移支付政策等财政政策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以充分发挥各种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4.
从西方需求管理理论出发,对我国稳健财政政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着重从宏观经济形势、积极财政政策的负效应及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分析了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背景,最后提出了这一背景下如何构建稳健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5.
一、近三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综述从1998年下半年起,针对国内需求不足和亚洲经济危机,我国实行了以适度增加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为主要手段的积极财政政策。两年多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成效明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效应,是促成今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重要转机的关键性因素之一。2000年,我国计划发行国债4980亿元(已加上下半年增加的500亿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出口大幅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迹象。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财政政…  相似文献   

6.
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不要适当加大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以及现阶段中央财政承受力方面,论述了进一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针对去年以来财政政策运行状况,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应注意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财政政策实行四年来,已取得显效果,它促进了经济增长,抑制了经济衰退,宏观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但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上升和国债规模迅速扩大,财政风险加大。针对我国经济现状及对未来的预测,积极财政政策还会走多远,它何时淡出,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运用1999—2012年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冲击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两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对宏观经济变量都有正向影响,其中短期内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则更为长远。此外,财政政策冲击会对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而货币政策冲击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则较微弱。  相似文献   

9.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干预经济的主要经济政策之一。当社会总需求不足,价格水平持续下跌时,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我国自1996年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后,也面临着生产相对过剩、社会需求不旺的矛盾。在货币政策效果不很明显的条件下,1998年下半年政府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文主要阐述了实施这一财政政策的依据,内容和特点,并对其效果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1)我国现存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固定汇率制。最适货币区理论是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的理论。经济转型期金融深度不够以及宏观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表明我国固定汇率制度安排的必要性,而最适货币区理论则提供了这种制度安排一些可能性解释。(2)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府一直主导以积极财政政策。芒德尔--弗莱明模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作用大于货币政策)有助于我们多角度理解这一现存的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1.
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途径,以政策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行为。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实质上是利益关系,根据这种利益关系可以对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做出界分。公民政策参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现实的反映,只有将公共政策体制和制度作为重要变量纳入分析视野,才能推动公民政策参与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从政策科学到建构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政策科学研究纲领中,政策问题是硬核,政策过程阶段论是保护带。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的政策研究框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一新的政策研究纲领中,硬核与保护带转化成为政策行动者以及政策行动者之间在系列约束条件下的互动,公共政策不再被视为公共权力机关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或行为,而是政策行动者可资利用实现其利益、目标和价值的载体或工具。尽管建构主义的研究纲领没有为政策研究编织出一个真正标志其科学性的花环,但它确实为人们理解公共政策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政政策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未将满足经济发展和经济稳定的政府支出分开,结果造成财政政策力度难以衡量;由于政策目标定为经济增长,结果造成政策未能有效的通过经济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总目标的实现;由于政策目标设定不合理,结果造成政策效应持续性差,经济增长对政策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以及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制与资本项目的管制三者之间的关系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桎梏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得出由于我国货币政策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受到内外部的种种制约,削弱了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在的反垄断政策以新制度经济学派为主导思想,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通过提高经济效率推动社会福利和维护公共利益。中国的竞争政策应当支持垄断竞争和寡头结构,实现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相平衡。中国反垄断法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导向和反垄断法实施与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相协调。把银行业作为适用例外领域有助于加强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金融危机期间,产业政策应当优先适用,根据反垄断法做出的裁决还应当进行产业政策审查,反垄断法的实施应当为产业政策服务。金融危机过后,反垄断法应当与产业政策法平行适用。反垄断法的两个基本原则(社会整体效率原则和机会均等原则)可以为中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脱贫与发展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同时我国面临着城市居民需求增加而城市供给不足、贫困地区供给过剩而需求不足的困境,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以政策工具为视角对消费扶贫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采用内容分析与定量分析法,选取2018年至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消费扶贫政策文件为样本,对其政策工具进行编码,构建起基本政策、制度压力和行为动机假设的三维分析框架。研究结果显示,现有消费扶贫政策存在内在结构不合理、政策效果难以持续等问题。未来应注重政策工具运用的合理性,提高内部结构的均衡性,同时加强政策工具的整体规划,避免政策效果的短期效应,以及增强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性,发挥政策合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国外产业政策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协调失灵论和系统失灵论为产业政策的实施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水平型、功能型和选择型产业政策的三分法为产业政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出现了以能力建设与创新政策为核心的新式产业政策,它无论是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比“旧式”产业政策有了更大的拓展;而欧盟由框架性政策、水平型产业政策与部门产业政策所构成的产业政策实践则为现代产业政策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新视角。如何创造性运用产业政策理论的新发展解决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目前面前的一项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变革 ,由封闭型的保护贸易政策调整为目前在对外开放形势下的适度保护贸易政策 ,这一政策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在这一政策的实施中应把握好开放和保护的适度性 ,正确处理好开放和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产业政策传统上被认为是一国内部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但是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产业政策已经受到世贸组织多边贸易政策体系的严格约束。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案的发生使我国对幼稚产业的促进政策不得不面临诸如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及例外、TRIMs协定等诸多方面的检验。以汽车产业为例,我国幼稚产业的发展政策必须考虑贸易政策的协调作用,必须研究和灵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节的基本政策之一,而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依赖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本文以西方经济学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为依据,剖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完善货币供应量目标等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