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形象时代(Age of Image),"形象力"的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导形式之一。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过程中,旅游形象(TIS,又叫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旅游地的形象模糊混乱,则很难对潜在的旅游客源群体造成吸引效应,同时还会使现实的旅游者经历平淡,降低其回头率。而个性鲜明、亲切感人的旅游地形象是形成庞大旅游市场的源泉,并可以在旅游市场上形成较长时间的垄断地位。运城市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对运城市旅游形象进行策划与设计。具体包括:运城市旅游形象理念识别、运城市旅游形象行为识别和运城市旅游形象视觉识别。  相似文献   

2.
郭丽 《南方农村》2012,28(6):70-73
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很多地方都加大了对本地旅游业的开发力度。但一些地区由于资源、区位、形象或经济等原因,导致该地区的旅游产品不突出,市场发育薄弱,在旅游地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通过对云浮市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分析,以及弱势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的研究,找出破解该弱势旅游地开发难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工作通讯》2001,(12):28-29
何谓"西部"? 答: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和本实施意见的适用范围,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单列)和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上述地区以下统称:西部地区).其他地区的民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实际工作中比照有关政策措施予以照顾.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我国第三产业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大部分具有自然资源的乡村纷纷发展旅游产业,利用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真正实现地方旅游经济繁荣。从乡村旅游地的网络口碑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当前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理念,在形象传播机制的基础上,阐述如何落实网络口碑营销,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地的网络口碑,从而为地方旅游经济繁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传统旅游目的地肇庆市为案例地,以旅游地官方照片和旅游者所发布的网络旅游照片作为研究样本,借助Nvivo 11软件对两组照片内容进行质性编码分析,获取主、客双方所表征的旅游地形象,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者所表征的旅游地形象的异同,比较照片表征内容结构。研究发现:两组照片所表征的内容结构符合旅游目的地意象"地脉文脉功能"三维耦合结构,并且内容要素可分为七个节点类目,其中在自然资源、社会环境、传统非物质文化、旅游支持系统四个类目上,主客双方的旅游照片内容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目的地官方在兼顾地脉属性建构的基础上,重视对文脉的表征。而旅游者则对肇庆地脉属性感知更强,同时十分关注对旅游体验有直接影响的功能属性。因此,旅游地在塑造与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过程中,需要统筹兼顾、动员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考,不断修正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地方性分析、受众感知测量和潜在市场分析等三个方面对旅游地进行基础性分析,提出由理念形象设计、行为形象设计、景观形象设计、氛围形象设计和线路形象设计等五个方面构成的乡村旅游地形象设计思路。同时,将形象传播和维护作为形象策划过程的有机组成,制定针对乡村旅游地的形象传播策略,构筑一套较完整的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2021,(6):137-144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和独特,乡村旅游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也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出发,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丰富内涵,从促进乡村旅游开发利用升级、乡村旅游业态升级、旅游品质升级、旅游产品升级、旅游服务升级、旅游基础设施升级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支柱,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然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加快经济提升的同时,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增加了碳的排放.因此,发展“低碳乡村旅游”将成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政府、乡村旅游开发者和乡村旅游主体的角度就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进而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地区旅游资源赋存情况,认为以常规旅游为主,新兴旅游远未发展;旅游收入有待提高、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是该区旅游业存在的向题。提出了与楠溪江风光形成优势互补,建设雁荡山风景区旅游地形象,提高旅游收入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地区拥有着许多优秀的自然资源,在民生视域下,合理制定西部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西部地区乡村旅游现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民生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出发,探究并寻找适合西部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耿选珍 《农业经济》2013,(11):46-47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拉动社会消费、扩大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西部民族地区在乡村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概要介绍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导致乡村旅游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在总结上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黔东南自治州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出台的相应政策,争取理清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扩大总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开发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发展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关系。拟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黔东南州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在总结上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黔东南自治州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出台的相应政策,争取理清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扩大总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开发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发展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关系。拟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黔东南州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邯郸市山区旅游资源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但邯郸市的山区旅游业发展一直依靠部分开发较早或规模较大的一些旅游资源,另外一些开发较晚山区旅游资源难以被人们熟知和认可,追其原因主要是旅游资源之间存在形象遮蔽现象。本文运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理论,针对邯郸市西部山区旅游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对遮蔽现状表现形式、作用机制、空间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其产生"形象遮蔽"的原因;运用"形象叠加"理论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对西部山区旅游资源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了解,掌握其实情况,探索在西部大开发中,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我们到我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迪庆州进行调研中高兴地看到,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迪庆藏族自治州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民族政策指引下,经过历届州委、州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边缘旅游地开发研究——以赤峰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缘旅游地正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阐述边缘旅地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赤峰市旅游业边缘化的原因及表现;对边缘旅游地赤峰市的旅游业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摆脱旅游业边缘化的对策和措施,强调必须紧紧依托周边京津冀辽等核心旅游地,注重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借助周围核心旅游地的优势扩大赤峰市的旅游市场,在边缘地树立大旅游观念,同时依据赤峰市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品牌,积极培养优秀的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族旅游的兴起,新、奇、特、异的地方文脉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甘肃甘南州玛曲县为例,通过深入挖掘民族地区文脉资源,分析了地方文脉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纳桃村具有典型的布依族特色村落文化,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纳桃村蕴藏的较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是可以与乡村文化振兴和康养旅游开发密切结合的优质资源。建立村寨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纳桃村落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村寨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何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和旅游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丰富,为了更好地将好的农产品销售推广出去,可以通过塑造农产品形象的方法达到目的。品牌形象塑造要结合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设计,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又有利于促进西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形象研究动态,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