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傅允生 《现代财经》2000,20(10):61-64
本文从孔子与老子的消费思想入手,对中国传统消费观作了考察。认为:孔子及儒家主张等级消费,体现了封建级统治的要求;老子及道家提出无为消费,在下层民众中较有影响。同时,两者都倾向于黜奢崇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消费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冯晓燕  张兔元 《生产力研究》2007,(10):36-37,101
和谐社会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社会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因此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该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并从政策上、资金上、体制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哲学依据的、本质上是科学的和谐社会观.和谐社会是综合性和辩证性的概念,其表现自然是多维度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建立健全和谐社会的推动机制主要是完善非相融性矛盾的解决机制.解决和谐社会发展中的非相融性矛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和谐社会的价值理想是以共产主义为依据的,这就决定了和谐社会演进所遵循的路径和其中所体现的目标广度、深度不是静止的和僵化的,而是一幅无止境的动态上升的壮阔画卷.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本质上是统一的,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与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管理理论的推动下,治理理论逐步发展起来,治理理论和现在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在价值导向上和实践上是有着共同之处的,所以我们对治理理论对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分析,寻求和谐社会建设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6.
杭健  裴君博 《时代经贸》2007,5(6X):35-36
在新的管理理论的推动下,治理理论逐步发展起来,治理理论和现在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在价值导向上和实践上是有着共同之处的,所以我们对治理理论对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分析,寻求和谐社会建设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原则,也为建设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群众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积极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尤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的文化权益,使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和谐文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迪切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和谐社会本质上是统一的,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的一般原理,分析了循环经济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共同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和根本保证,同时它也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亦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互惠——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说的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是单纯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行为经济学基础上的公平互惠理论,强调了有限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公平、互惠与合作,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公平、互惠与合作是和谐社会的经济要素。而且,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公平互惠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微观经济理论基础,并可依据这一理论对和谐社会进行机制设计或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三个层面上论述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构建和谐是社会的关系。宏观层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良好的企业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协调不同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者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本土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曾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与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必然要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加大法制宣…  相似文献   

13.
尹凤英 《生产力研究》2014,(11):140-14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综合的、全面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保驾护航,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依据。要想实现和谐社会良好运行,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建设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法治,就不能实现依法治国,就无法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也无法实现国家民主,也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文章就试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二者的关系展开探讨,以及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对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完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归根结底是利益的公正与和谐。从人类利益观历史嬗变中考察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提出在当代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利益问题上"求同存异"的观点。"存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基本途径是重建个人所有制;"求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里白 《经济师》2006,(1):6-7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国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明确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这样才能较快地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首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上,笔者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教授,就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问题请教了这位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召开的六中全会,专题讨论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我党在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它是我党在新世纪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谐社会理论可以和初级阶段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相媲美。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定性定位;市场经济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定性定位;和谐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领域的定性定位。前两大理论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和谐社会理论也将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洋 《时代经贸》2008,6(4):69-7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有许多的切入点,社会投资是企业家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它可以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弥合社会裂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本文首先论述了企业社会投资的涵义、特征和理论基础,继而论述了社会投资的实现形式,最后探讨了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有许多的切入点,社会投资是企业家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它可以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弥合社会裂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本文首先论述了企业社会投资的涵义、特征和理论基础,继而论述了社会投资的实现形式,最后探讨了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洋 《时代经贸》2008,6(2):69-7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有许多的切入点,社会投资是企业家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它可以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弥合社会裂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本文首先论述了企业社会投资的涵义、特征和理论基础,继而论述了社会投资的实现形式,最后探讨了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各民主党派,作为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工作方式以及成员构成的进步性和广泛性,使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各民主党派在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一定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重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