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文献综述,结合中国汽车工业的实践,构建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管理学习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对中国本土企业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技术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历经70年不懈的努力,丰田汽车公司先是打败了劲敌本田、日产、铃木等汽车生产商,一跃成为全日本最大的汽车生产商,进而在与全球汽车巨头争霸中独占鳌头,从2008年开始逐渐取代美国通用汽车成为全世界排名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商.丰田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这其中与它独特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丰田也曾因为质量问题发生严重的“召回门”事件,并在美国被罚以史上最高额度的罚款,丰田汽车公司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遇到问题,并勇于面对问题,并采取对策,丰田在发展过程当中遇见的机遇与问题我们本土企业也遇到过或者将要遇到,本论文通过研究丰田独特的生产管理方式,希望可以对中国的本土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市场之于中国汽车简直是天堂,俄罗斯面对中国汽车的进口政策又被认为是地狱; 中国汽车之于俄罗斯市场,开始也有天使般的魅力,现在又迅速被描述成即将扼杀本土汽车工业的魔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本土汽车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结果表明,在国内市场本土企业经营效率明显低下,在国外市场本土企业产品尤其是轿车和零部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本土汽车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是封闭的生产组织体制和跨国公司的分割式产业组织布局,导致本土汽车制造业陷入升级的低端锁定诅咒。为此,中国本土汽车制造业应通过生产组织体制的创新,实现在全球制造网络当中的将本土制造优势和国际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机协同,逐步获得汽车产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掌控汽车产品的价值势力。  相似文献   

5.
重组潮涌     
从上个世纪末,奇瑞、吉利等一批本土汽车企业诞生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在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里获得了迅速发展,如今大大小小的汽车制造厂和汽车生产基地,遍布各地.喷涌多年的轿车浪潮延续到2007年仍旧没有退潮之意. 另一边,持中国汽车产能过剩观点的人们一再提醒,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需要严格把控.而政府带有行政色彩的推动,也正有意识地在这场产能分配的博弈中,整顿分散的中国汽车工业,扶持那些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迈向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工业研发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养中国汽车工业本土研发人才是中国自主品牌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从研发人才的数量、结构、水平、研发平台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本土研发人才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认为:构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研发平台是培养研发人才的基础,它应是刺激研发人才需求、提高研发人才水平、培养研发领军人物的平台;坚持"干中学"是研发人才培养与发展自主品牌间的联系通道,"干中学"可以从低端开始学,从模仿开始学.从参与开始学.  相似文献   

7.
来自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设法将产品销售到美国市场。 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管理董事Michael Dunne在车展期间指出,第一辆向美国市场出口的中国车或将来自于国际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生产工厂,比如本田在广州建立的出口工厂。Michael Dunne认为,奇瑞可能是第一个将旗下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本土制造商,但需要三五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本土汽车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威胁与机会.通过对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过程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全球汽车制造业经历了单件生产、大量生产、精益生产和模块化生产的发展过程。1992年以来,全球汽车制造业进入模块化生产时代。随着汽车制造业模块化时代的到来,汽车业的高度全球化。伴随着汽车制造业模块化、全球化的战略趋势,本土汽车制造业经历了由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的实践探索。专业人才是本土汽车制造业进一步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基于专业人才胜任力的最佳人才开发实践,是提升本土汽车制造业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经济》2008,(12)
美国汽车市场动荡之大,超出了所有经济学家、评论家、汽车观察家等能够预料的范围. 美国汽车数据调查公司在2007年9月公布该国的新车销售量为1618万辆,经济的火热让普通美国人已经完全看不上节油,但在个头上也比美国本土企业生产出来的汽车要小不少的日本汽车.在美国销售的日本汽车也在尽可能地往大里做,同一款车,在美国销售的要比日本本土使用的大出几十厘米.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已出现了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吉林汽车产业集群有着独特之处,文章通过对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一方面展示出特有的本土优势,同时也揭示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冲基金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研究,2010年初,中国证监会正式开通了证券市场两项最重要的对冲工具——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交易,为中国发展对冲基金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际对冲基金通过投资公司的组织形式逐步进入了中国金融市场,被称为中国本土对冲基金主力军的阳光私募也不断壮大起来。对中国本土对冲基金与A股市场的关系、财富管理行业与对冲基金的关系、发展本土对冲基金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使市场参与主体理解中国对冲基金的整体框架与对冲基金在中国证券市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晓 《时代经贸》2007,5(6X):83-85
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本土汽车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威胁与机会。通过对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过程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也需要拥有一批本土奢侈品品牌。本文概述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现状和潜力、奢侈品的概念和品牌特性、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韬  朱骥 《经济纵横》2006,(12):77-79
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也需要拥有一批本土奢侈品品牌。本文概述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现状和潜力、奢侈品的概念和品牌特性、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与自主品牌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就是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 中国已经将自主创新战略定为国家战略,在今天这样的产业局面面前,在市场换技术逐渐失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承认,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观诸中国汽车界,高喊"自主创新"的本土厂商可谓数不胜数,而且也已践行多年.不过从整体上看,作为汽车制造多项核心技术(如底盘开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中国还相对较弱,大多数内资企业尚不具备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7.
黄卫雯 《新经济》2003,(7):66-70
事实上从诞生的那一天起,生存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中国的本土汽车生产商,尤其是现在,当全球的汽车巨头都蜂拥而来时.谁能生存?怎样才能生存?奇瑞和华晨带给我们一些有关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汽车工业从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到如今年产销达700万台,我国汽车工业期间度过了一段沧桑岁月。而当1984年第一辆桑塔纳驶下生产线时,就预示着中国汽车工业将要走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资路。中国“入世”后撤除了限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汽车业的门槛,全球汽车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跨国巨头,中国汽车工业本土在位者们被置身于危机四伏的战国时代,如何抵御市场入侵,保持自身优势持续发展则是其战略选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深层结构的影响下,中国管理者可能在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一根本层次上与西方管理者有着明显的差别。本土管理研究的任务是解释中国管理哲学如何影响管理经验的过程,即管理的中国经验背后的普适逻辑。比较管理哲学是本土管理研究、比较管理研究与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巧霞 《时代经贸》2011,(16):245-245
随着中国加入WTO大量外资银行涌入国内,银行业内竞争日益白热化。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本土银行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与外资银行的分庭抗礼。通过运用薪酬管理提高员工绩效是增强本土银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途径,这一制度运用得当与否也将直接影响整个银行的管理和运行。然而,银行运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当前银行的薪酬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提高员工的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