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论述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的概念和服务对象的基础上,梳理了城际轨道交通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关系,分析了城际轨道交通的速度层次,提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并以珠江三角洲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加以说明.针对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问题,提出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轨道交通总量偏低的现状,指出浙江地区轨道交通的发展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要重视浙江中西部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及构建浙江地区“8”字型结构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规划,针对该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特点和运输组织模式,以满足旅客需求、提高运营服务水平为出发点,结合线路技术条件,在分析列车交路设置的主要因素基础上,研究提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列车交路设置的原则,并根据客流预测和实际运营需要,按照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时序,提出2013年主骨架网列车交路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将引导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和发展。通过探讨城际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和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对客流量的影响,揭示了城际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的互馈规律;研究引申广义交通成本延用到区域级的不同城市之间,推导获得不同区位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给出土地成本增值计算模型,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综合运营调度,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需求定位为前提,对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轨道交通线网综合运营调度系统进行研究。从线网运营调度功能定位、需求分析出发,以线网运营调度业务为主线,给出系统设计思路、业务架构、功能架构、实现架构,构建完整的轨道交通线网综合运营调度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实现线网综合运营调度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为线网运营调度体系及系统的建设做出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组团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而便捷的客运交通是加强城市群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纽带。目前,城际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群大力发展的客运交通方式,已有多个城市群做了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湖南"3+5"城市群、福建福(州)莆(田)宁(德)、厦(门)漳(州)泉(州)大都市区、武汉"1+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路大规模建设和城市铁路枢纽改造,为充分利用铁路存量资产,在对成都铁路枢纽线路能力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提出改建铁路线路、对轨道交通线网进行补充、开行市域列车等措施。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线网运输能力4个方面,分析利用铁路枢纽存量资产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实现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正仵快速地发展,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共有14条线,城际交通快线有3条,目前已有1条线全面投入运营,1条线的首期工程和2条线的首期开通段也先后开始运营,到2006年底2条线的后期开通段也将投入试运营。另外,还有3条线的延伸线和3条新线正在建设之中。广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关系到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性、线路设施配置的科学性和线网服务的有效性,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及城市形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大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根据内江城市形态模式选择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区域对外依靠干线铁路及城际铁路,区域范围形成环状放射式的线网形态,引导城市由单中心集中式向多中心分散式的空间形态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满足需求和引导发展角度,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进行规划。在分析关中城市群城市空间分布、交通走廊分布、客流分布的基础上,提出放射性构架方案、环状构架方案和网状构架方案3种线网构架备选方案,通过建立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推荐采用"∨"字型主骨架加"环状"构架的关中城市群轨道交通线网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际快速交通地区综合路网发达,交通方式间换乘便捷,人口出行多方式、多路径的特点,提出包括基于综合路权、换乘阻抗,以及动态多路径概率分配思想的多方式、多路径客流方式划分与配流组合预测模型,对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客流进行预测,并通过对穗莞深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客流预测,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意义上的城际高速铁路,是国际范围内先进科技的孵化器。它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都市带和经济圈发展的结果。京津城际体现出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的较优选择。构建"四部门四层次动态技术创新模型分析框架",认为京津城际技术创新体现在基础设施层、移动设备层、运营组织层和体制政策层四个层面,通过政府、国内市场、科研机构和国外市场四部门的混成互动,缩短了我国铁路技术创新时间,降低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本。各种经济学理论分析表明,京津城际技术创新既是科技创新的典型,更是制度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一周年之际,从资源利用角度出发,对该项目在建设中形成的一些规划设计理念——环境的协调发展、稀缺城市土地资源的高强度开发、站点保留在市中心并与城市轨道交通建立联系、平面化的车站进行立体化改造、客货分线降低扣除系数的影响、不同车辆共线以提高通行能力、公交化运营模式提供高密度大容量小编组的运输服务等等进行梳理。希望在今后的铁路大规模建设中,能够将这些好的理念予以推广,尽可能在充分利用既有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节约型的项目开发。  相似文献   

14.
以惠州客运北站、广州北站为工程实例,重点对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贯通运营为主的枢纽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多线引入枢纽站以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为引导,与城市规划和谐共存,实现枢纽站与区间工程统筹协调和综合经济效益发挥,满足车站各类作业需要的综合逐级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为同类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京津城际铁路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双核战略发展模式的实施,扩大京津通道运输能力和满足高端客流需求等方面,阐述了京津城际铁路在京津冀都市圈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TOD将交通系统的便捷高效和土地的集约利用深度融合,是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关键。在TOD+PPP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增值收益反哺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提高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中选取长三角地区的某条城际铁路,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TOD+PPP的运作模式、开发方案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是继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开通之后的又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目前我国中西部开通的第一条铁路客运专线,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经济崛起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分析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经济效益,探讨如何搞好郑西铁路客运专线运营。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运输需求是确定其建设方案、投融资模式、主要技术标准、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方案的决策依据,更是确定铁路经济效益和修建可行性的关键指标。通过对旅客运输径路比较分析,结合区域路网构成确定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可能的功能定位,包括"城际功能为主"、"城际、通道功能并重"和"通道功能为主"3种情景。再基于"情景分析"的基本原理,利用"四阶段法"预测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处于3种不同情景下的运输需求,即远期客流密度分别为805万人/a、1426万人/a和1852万人/a。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铁路调度指挥体系,以确保高速铁路及整个铁路网络的运输安全、正常秩序和高效节能。结合高速铁路运输特点及对调度指挥的要求,探讨如何设计高速铁路调度体系,如何开发建设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的满足国家对现代化城市群发展的要求,提高乘客在城市群内铁路和地铁间换乘的便捷程度,应该加快实现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基于旅客和管理主体对售检票系统联通的便利需求,提出实名制实体/虚拟一卡通、无碍换乘的实名制实体/虚拟一卡通、二维码互换、一码通、一证通、刷脸通6种方式的互联互通便利模式适应性比较分析,采用符合现阶段铁路和城轨售检票模式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