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企业自备货车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铁路局自备货车管理中心信息库,完善铁道部自备货车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用户建立自备货车信息库,形成企业自备货车信息管理网络的建议。该网络为企业自备货车数据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搭建了规范、科学的平台,是实现企业自备货车高效管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丰台西站中时、停时等运输指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新运行图实施的特点和提效要求,提出压缩中时指标的对策和压缩停时指标的措施,通过优化作业流程、细化作业标准,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由于轴重23t新型货车的运用,自动化驼峰调速设备对重载车辆速度控制达不到设计要求,不能保证调车作业安全,为此提出对既有调速设备和作业方式进行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5.
正客运架空索道是利用架空钢索支撑和牵引客车运送乘客的一种机械运输设施,被广泛应用在旅游和交通等行业,尤其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以架空索道来运送乘客是最佳运输方式。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多样,人口众多,这为我国客运架空索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客运架空索道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和交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客运架空索道总数量已达1 100余条,乘坐有1.3亿人·次。随着索道行业的安全管理不断加强、设备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安全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以及对安全监管的不断加强,国内未发生 相似文献
6.
邓澄远;王卓;陈虹兵;苏子贞;许如意;陈绍宽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4,(8):198-204+242
列车在区间进行虚拟解耦和耦合作业实现编组数量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灵活性。将列车区间虚拟解耦和耦合作业与传统快慢车、大小交路和Y型线的运输组织模式相结合,基于相对制动距离的安全防护方法提出虚拟编组下列车最小安全追踪距离的计算公式,考虑列车参数、区间长度、区间限速和安全间隔等影响因素,分析列车区间虚拟解耦和耦合作业的运动过程及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虚拟编组相较于常规移动闭塞情况列车最小安全追踪距离缩短了69%以上;市区线由于站间距较短,区间耦合目标速度需低于30 km/h,宜在车站进行静态作业,而市郊线和城际线站间距较长,区间解耦目标速度和耦合目标速度分别能达到160 km/h和80 km/h,宜在车站和区间进行作业;区间动态作业相比于车站静态作业能力提高了40.9%。 相似文献
7.
自卸式低速货车、自卸式货车粘贴示例注:后部水平方向粘贴除了栏板上部,还可粘贴在栏板下部或后下部防护装置等其它位置。图1b)是二级车身反光标识材料的粘贴示例,使用一级车身反光标识材料时,在确保体现车辆后部宽度和高度的前提下,采用断续粘贴,垂直方向最上方和最下方应粘贴,水平方向最左侧,最右侧和中间部位应粘贴。 相似文献
8.
铁路局管内不均衡条件下的运输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铁路客货运输混线运行,运输密度增大,设备维修增加,施工频繁、时间延长等,造成铁路运输不均衡性加大.针对铁路不均衡运输的问题,提出掌握管内车流变化规律,弹性执行列车编组计划,保证各环节的协调配合,提高机车运用的应变能力,加强编组站的作业组织等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铁道部技术条件研制的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具有列车二次事故防护、列车接近预警、道口安全预警等诸多保障行车安全的功能.阐述该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以及当全路实现GSM-R网络后,800MHz系统尚可作为GSM-R网络有益补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铁路货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BP神经网络预测存在局部极小缺陷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预测模型。基于我国1999—2008年铁路货运量的历史统计数据,应用GRNN模型和混沌BP神经网络模型对铁路货运量进行预测。通过两种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说明,GRNN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较高的精度,而且模型结构简单、计算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分析确定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各主要因素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改进的层次分析法避免了层次分析法中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和调整,简化了计算,并使权重确定更加科学合理。最后举以实例。 相似文献
13.
14.
铁路货物列车适当欠轴发车能够加速货车周转,保障货物运到时限。阐述货物到达情况与列车图定发车时刻间的接续关系,以铁路运输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基于接续时间的货物列车编成辆数波动模型,利用软件对算例进行列车编成辆数波动下的货物列车配流,同时分析最大、最小编成辆数与技术作业时间波动率对发送货车数量和货物运输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货物到达与列车编组的接续时间关系会直接影响列车编成辆数和货物列车配流方案的确定,发送货车数量和货物运输收益依不同的最大、最小编成辆数和技术作业时间波动率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中欧班列节点城市贸易-物流网络结构,有利于推进现代化物流枢纽的建设。运用熵权法测算中欧班列国内节点城市物流绩效指数,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别测算2010年、2014年和2019年中欧班列沿线主要节点城市间贸易-物流联系强度,并采用地理可视化展现中欧班列驱动下沿线贸易-物流网络演变,结合网络结构分析得出中欧班列沿线主要节点城市的贸易-物流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为沿线集货中转枢纽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中欧班列有效改善了中欧城市间的经济关联格局,显著推动了沿线贸易-物流网络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