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干中学"效应分析入手,研究了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学习机制。也就是要研究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型的投入及其相关的方式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技术进步的方式有其临界点,在临界点附近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可以相互转化,并且技术的学习效率是递减的,最终会停止。这时发展中国家只有自主研发才能保证技术的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一个内生市场结构的增长模型中研究了处于不同技术差距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在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可利用的外溢知识的形成机制进行设定后,文章的分析表明,恰当的市场结构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关;当国内外技术差距较大时,垄断性的市场结构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当技术差距较小时,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则会阻碍技术的进步;从一个较大的技术差距开始,发展中国家可以首先采取垄断性的市场结构提高其收敛的稳态知识水平;当技术差距小于临界值以后,应该采取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以提高其技术进步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技术知识、组织学习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中包含意会性知识和可整理知识,意会性知识的存在使技术和技术转移过程变得非常复杂。技术转移对技术提供者是一个投资过程和能力转移过程,对技术接受者则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技术转移政策时,应针对技术的不同特征,基于本国特定的技术、制度条件,努力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95~2010年间占中国进口贸易份额较大的13个发达国家和13个发展中国家的R&D数据和行业贸易数据,并用DEA法分析了中国进口贸易带来的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文章在得到发达国家R&D资本通过进口贸易促进了我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这一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发现,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有正向技术溢出效应,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行业技术效率都有负向溢出效应,且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高R&D强度行业的溢出效应明显高于低R&D强度行业。这说明,我国应该在继续扩大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同时,更要重视自己国家内部对进口产品所附带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及二次创新,重视自身R&D投入水平的提高,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和使用效率,促使技术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论发展中国家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发展中国家现有技术进步模式(即内生技术进步模式、直接技术引进技术进步模式和间接技术引进技术进步模式)受到发展中国家的低水平需求抑制及其它因素制约难以保证发展中国家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因此我国们以国际资本流动证券化趋势的事实为主要依据提出了发展中国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模式,即发展中国家以结构性优势为基础,运用国际证券引资方式,由本国优秀企业进入发达国家从事直接投资活动,借助发达国家高层次需求结构和研发力量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然后通过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内部渠道,转移先进技术来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一种创新技术进步方式,除了对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模式进行理论阐述外,我们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实施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成本节约型”创新模型,研究了以外商直接投资为技术溢出途径时,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所产生的经济效应。通过模型分析,着重讨论了当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时,在何种情况下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在何种市场结构下有利于激励创新;在何种条件下,会使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模仿获得的技术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7.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或早或迟,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将无一例外地被纳入这一潮流之中。因此,这一进程必然会对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提出挑战并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尤甚。许多全球化的支持者认为,全球化通过资本流入和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从理论上看,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因为更加自由地流入的资本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稀缺资源)与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发展中国家的富裕资源)的有机结合,会积极地改善这些国家的经济资源禀赋的结构,从而带来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一个现代部门技术选择内生的经济结构转变模型中,通过引入政府对技术选择的干预,考察了技术选择在经济发展中的多重影响。本文认为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选择、要素价格、经济结构以及技术进步是紧密联系的。政府对技术选择的干预,能够通过要素的相对生产效率影响要素价格,进而调节部门间的要素配置,改变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速度。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干预技术选择时,应使得技术进步偏向于其相对丰富的要素,这样既能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又能保持高速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依然是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挑战之一。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结构扭曲和经济失衡的结果。金融抑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抑制性的金融政策,扭曲了资金成本和资金分配,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经常账户顺差。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以及国内金融体系欠发达,拥有净储蓄的企业在国内直接投资或者金融投资机会较少。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得适宜的技术或者廉价的生产要素以促进国内生产,提高国内生产效率和整体投资回报率。特别的,在金融抑制政策中,对金融市场的限制、信贷约束以及利率管制是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正在成为国家与组织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来源。而技术创新常常是建立在技术学习的基础之上,因此,技术的学习与内化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后发组织实现技术赶超的重点与难点。但技术性知识具有明显的隐性知识特征,难以获取与转移。个体学习理论通过阐释人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与隐性知识的传播路径,为组织技术学习过程中的隐性知识获取与转移提供了有益的指引。本文在结合技术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个体学习模型,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隐性知识获取和转移路径,对提高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内化效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外包对承接方的技术效应——基于微观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知识管理理论与技术外溢的研究成果,分别就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对发展中国家接包方的技术效应展开分析。本文认为基于外包合同技术要求和流程管理的知识系统内部转化是接包方获得技术效应的源泉,并受到接包方自有技术能力和学习机制影响的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其中,对制造外包而言,价值链"模块化"以及产业网络形态的动态趋势是影响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而对服务外包而言,用户导向的属性则决定了接包方在技术获取和自主创新空间中具备更加主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之所以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崛起,在于它具备局部相对的竞争优势,即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技术结构中的局部环节具有相对技术优势,或在局部区位具有竞争性的相对区位优势。局部相对技术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局部相对区位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选择出口方式进入当地市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知识管理理论与技术外溢的研究成果,分别就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对发展中国家接包方的技术效应展开分析。本文认为基于外包合同技术要求和流程管理的知识系统内部转化是接包方获得技术效应的源泉,并受到接包方自有技术能力和学习机制影响的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其中,对制造外包而言,价值链"模块化"以及产业网络形态的动态趋势是影响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而对服务外包而言,用户导向的属性则决定了接包方在技术获取和自主创新空间中具备更加主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国家能力是指一国政府为达到预定目标而执行政策的能力。区别于多数既有研究基于外国直接投资数量维度的研究路径,作者从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维度出发,认为新投资者的加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外部选项和更为丰富的政策操作空间,使其可以利用议程设置权力和扩大广义赢集的方式实现自身偏好,从而提升本国国家能力。通过利用欧几里得式空间模型,基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构造外资来源国多元化指数并采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数据,上述观点得到了验证。最不发达国家的外资多元化对其国家能力产生正向边际效应的条件更苛刻,因为这些国家在面对外国投资者时议价能力较弱。中东和北非国家是例外,这可能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有关。自然资源要素吸引了多元的外国投资者,但该地区部分“食利国家”并未将其投资于国家能力建设。考察外资来源国多元化程度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能力的影响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能力的来源提供了新解释,并为研究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内政治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万陆  赵细康 《南方经济》2019,38(12):1-14
市场有效性取决于制度质量,但是一个欠发达国家不可能迅速建立起符合有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制度。为打破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低制度质量—增长停滞"的恶性循环,文章基于中国经验,提出了一个国家实施孵化市场的发展政策与制度建设同步并举的发展赶超路径,通过培育现代产业、扶植竞争性企业和优先发展公共事业尤其是基础设施,籍此扩充市场参与者数量、提升市场参与者能力、扩大市场边界和规模,加速市场发育,并由此反过来倒逼推动制度质量提升。进一步,我们指出,要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如此广泛的发展政策,需要来自国家力量的保障。在现有文献所提出的维持有效市场需要依靠国家财政能力和法治能力支撑之外,文章提出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建设基于"对外学"和"干中学"的国家学习能力,用于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政策中纠错纠偏,并补偿一国发展早期天然存在的国家财政能力和法治能力的欠缺。尽管文章分析主要结合中国经验展开,但针对的是发展中国家共性问题,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当前,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历史上前者的垄断资本单纯对后者自然资源、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掠夺关系,今天已被双方在并不那么平等的商业性互利基础上的经济交往所取代。之所以在经济关系上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革。这里,我们试图剖析一下美国的经济结构变革对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一、发展中国家在美国经济结构变革影响下形成的新技术模式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政府和垄断组织拥有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强大的实力来调整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再生产过程,进而影响它们的经济发展。首先,美国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是第三世界主要的投资人、技术供应人和债权人;其次,美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相似文献   

17.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从规模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等角度分析了世界30个国家在2003~2012年期间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得出结论,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步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主要依靠规模效率。并根据结论对我国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能力建设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来理解其内涵。能力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的代名词,它包含着平等的伦理观念、发展的能力基础及环境保护的物资需求。能力既可以从外部输入,也可以由内部积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实践的解析,作者认为,外部能力的机械输入和控制,必须要转化为内部能力。由于经济增长是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发展中国家要防止将经济增长等同于能力建设,而使之服从于能力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充分认识发展中国家贸易现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对外经贸政策。由于历史原因,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传统产业与知识信息产业并存,部门、产业、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显得极为重要。自由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机制下,如果发展中国家没有很好的理论与技术指导,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利益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和相对贫困化的加剧。  相似文献   

20.
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母国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国际技术溢出研究的新论题。本文在总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机理,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模型,并利用10个典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对技术领先国家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其技术进步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国内研发所代表的吸收能力对技术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印度和俄罗斯对技术领先国家的直接投资已对其技术进步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其他国家和地区则作用甚微;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中等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其技术进步的作用较小,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