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黄正江 《魅力中国》2010,(18):71-71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探究性学习在一些中学教师中引起困惑,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不具备探究的能力。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课题研究,本文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刘璐 《魅力中国》2013,(11):226-227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所以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只有注重实践并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落实“探究性学习”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张晓婷 《西部大开发》2010,(4):161-161,183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本上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施探究性学习应注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挖掘教材内外的探究性题材;突出探究活动的过程;采用合作交流的形式;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但同时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不能偏废。  相似文献   

4.
贾红雨 《魅力中国》2014,(3):237-238
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改提倡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探究学习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和过程评价。探究性学习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它的核心是学生的研究活动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它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习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相似文献   

5.
于晋武 《发展》2008,(4):107-107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相似文献   

6.
王趁花 《魅力中国》2010,(34):355-355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刁井楷 《魅力中国》2010,(33):336-33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朱团克 《魅力中国》2014,(2):227-228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只有注重实践并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落实"探究性学习"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平平 《魅力中国》2011,(20):198-198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要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施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而应始终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本身的研究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0.
王艳丽 《辽宁经济》2006,(6):131-131
研究性学习是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从广义上理解,其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从狭义上理解,其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韩林孝 《发展》2008,(5):92-93
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独立地开展探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下的学生是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智能结构,在实践过程中丰富感受、体验。笔者多年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和研究,在此对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作些理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刘群英 《魅力中国》2013,(13):218-218
一位优秀的初中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决不能教死书,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教学思想,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就不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3.
孙建敏 《魅力中国》2014,(25):227-228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李志芳 《发展》2010,(3):140-140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独立、自主地去研究学习对象,达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并且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方式与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问和空间,有深入细致思考、自我体验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5.
赵维刚 《魅力中国》2010,(30):55-55
经过多年实践课题的研究工作,总结出了一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其中利用农村优势资源,在生活、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慧蓉 《发展》2011,(5):141-141
“问题情境”是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正是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思源于疑,我们应当让课堂存在“问题”,用问题去激活学生的思维,用问题去引领学生探究。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董瑞杰 《魅力中国》2008,(2):100-100
“问题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深化问题的教学过程。问题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学习方式,通过地图提出问题,利用地图把问题引向深入,运用地图去解决问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知识的传授与智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刘泽东 《魅力中国》2013,(32):205-20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自主学习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其良好作用可使人一生受用不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简单地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琳 《魅力中国》2009,(2):36-36,112
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即是指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及试验相对独立地完成任务,并得出该任务的科学发现和探究所得的经验,探究性学习着重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探究,通过亲自操作反复试验和归纳总结从而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主动研究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顺伟 《魅力中国》2010,(7):148-148
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为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因此课改成功的标志,在于通过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其角色特点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为此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影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两个核心因素是学习状态和策略,其中状态包括学习动机和环境,策略是指学习方法和过程。要想培养出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求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地理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