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炼 《魅力中国》2010,(31):368-369
开设初中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信息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重要的两点就是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信息意识就是学生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2.
刘树中 《魅力中国》2010,(2):153-153
本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幼儿师范学校的信息课程的目标是。嗵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归根结底,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信息技术课是他们将来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而针对我国现行的幼儿师范学校的特点,如何提高幼儿师范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的。本人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提出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刘树中 《魅力中国》2010,(4):153-153
本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幼儿师范学校的信息课程的目标是。嗵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归根结底,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信息技术课是他们将来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而针对我国现行的幼儿师范学校的特点,如何提高幼儿师范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的。本人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提出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刘述中 《魅力中国》2010,(7):124-124
本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幼儿师范学校的信息课程的目标是’嗵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归根结底,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信息技术课是他们将来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而针对我国现行的幼儿师范学校的特点,如何提高幼儿师范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的。本人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提出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周云德 《魅力中国》2013,(19):189-189
四川省从2010年9月正式开始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如今已经满一轮三个年头了。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为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机渗透、适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试着对作为社会发展的未来——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措施做一个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冯晓敏 《魅力中国》2014,(9):126-127
信息技术课程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突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学生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态度,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学生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如果老师仅仅照本宣科,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效果组织教学就可以很快的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住。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只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海光 《理论观察》2006,(2):117-118
在信息技术的教育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势在必行。应把信息技术课与单一学科整合、与多学科整合。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左维珍 《魅力中国》2011,(12):295-295
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我在实践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张彦伟 《魅力中国》2013,(17):156-156
人类即将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培养能适应新时代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前瞻意义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道德和意识、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做为教师,应该科学地、准确地预测未来社会的需求,必须在教学中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突破口。渗透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关艳君 《理论观察》2012,(6):140-141
学生自主性学习即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教师由教学者变为学习的导学者,教师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更好的自主性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勇 《魅力中国》2014,(4):151-151
信息技术教学总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周云德 《魅力中国》2013,(20):141-142
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田建梅 《魅力中国》2013,(22):234-234
政治活动课发挥着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政治活动课是灵活性很强的课程,信息技术与政治活动课的有机整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政治活动课的质量效率;信息技术与政治活动课的有机整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与政治活动课的有机整合。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精神;信息技术与政治活动课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在采集和运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加以探索和研究。活动课就会开展得多姿多彩。意义远大非凡。  相似文献   

15.
吴兆涵 《理论观察》2013,(7):142-143
信息技术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个别还猎奇于暴力、黄色网站,因而发生逃学、打架等事件,引起了家长和老师的无穷忧虑。为此我认为信息技术课不能满足于教会学生使用电脑,完成教学,更应该高度重视网络伦理教育,德育渗透,让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16.
张英彦 《魅力中国》2010,(9):154-154
现今,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为教育不断提供支持的同时,也给教育教学拓宽了新思路。但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采取有效途径和策略,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本文着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来探讨应用专题学习网站,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优势,优化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7.
刘晓伟 《黑河学刊》2012,(9):169-169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通过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实现。要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及社会实际需要,以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充分把握教材特点,利用这门学科特有的动手、动脑机会的优势,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连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应羽 《魅力中国》2014,(13):144-144
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社会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人的信息素质。新课程改革更加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的《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密不可分,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形成品德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课程与当今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地创新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小组合作教学是新课改模式下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认知,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措施。旨在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