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广印 《财会月刊》2011,(19):53-54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的构成,如果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按原始成本项目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则需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计算的步骤越多,数据处理的任务就越重,利用Excel软件建立成本还原模型可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分项结转法是成本计算方法中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一种,由于上步骤完工产品成本在本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反映方式的不同而形成。在这种方法下,上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以原始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独立反映在本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上。所谓分项结转就是分成本项目结转,上步骤完工产品成本转入下步骤成本计算单时,按原始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反映在下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上。  相似文献   

3.
分项结转法是成本计算方法中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一种,由于上步骤完工产品成本在本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反映方式的不同而形成。在这种方法下,上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以原始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独立反映在本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上。所谓分项结转就是分成本项目结转,上步骤完工产品成本转入下步骤成本计算单时,按原始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反映在下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成本还原中可视化低,难以直观、动态反映成本构成项目变化的问题,通过建立成本还原表和定义成本还原矩阵,构建成本还原模型。采用Treemapper技术,对成本还原前和成本还原后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计算出产品原始成本构成,探寻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弥补成本还原信息不能直观、动态传递的缺陷,满足信息多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产品成本还原是乡镇企业成本会计业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乡镇企业会计人员实务操作的难点所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种新的成本还原方法──比重法,使整个会计处理过程深入浅出,易学易懂,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现将此法简介如下,供参考。 比重还原法是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从最后一个步骤开始,采用成本还原计算表的形式,把本步骤的“半成品”分别乘以上一步骤各成本项目在本步骤总成本中的比重,得出还原数;然后,再把相同成本项目累加,即可得出还原后的产品成本项目。如果生产步骤较多,则要连续进行成…  相似文献   

6.
对分项逐步结转下的成本还原问题的探讨在连续式生产方式下,企业通常需要按照生产步骤来归集、分配生产费用,其常见方法有综合逐步结转法、分项逐步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三种。从最终得到的产成品成本资料的详略程度来看,平行结转法最为详尽,综合逐步结转法最为笼统,分项逐步结转法介于两者之间。采用平行结转法结转成本,不仅能够获得按照企业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构成,而且可以明确知道产成品在各个生产工序耗用了多少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而采用综合逐步结转法,最后得到的产成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项目不仅包括最…  相似文献   

7.
合理界定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提高企业产品成本管理能力有助于企业应对反倾销。文章按企业应对一般商品倾销、生态倾销和社会倾销分析了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产品成本构成要素,建议企业通过整合供应链和价值链,实施多方多维的成本要素协同管理来有效应对反倾销。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成本核算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的制造成本法用直接人工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在传统制造企业是合理的,因为其中大多数企业只生产少数几种产品,构成产品成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且这两种成本占产品成本的很大部分,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很小。因此,少量的制造费用按构成产品成本主体的直接人工去分配,所导致的扭曲是非常微小的,产品成本信息是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将计算的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许多学生都感到难度较大,公式不易记忆,但原理只是初等数学中的"按比例计算"而已。本文以半成品成本比率还原法为例,引导学生强化对计算原理的掌握,弱化记忆公式,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将计算的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许多学生都感到难度较大,公式不易记忆,但原理只是初等数学中的"按比例计算"而已。本文以半成品成本比率还原法为例,引导学生强化对计算原理的掌握,弱化记忆公式,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成本信息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形成过程中存在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企业应对贸易冲突时处于不利的形势。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产品成本核算中产品成本构成范围过小、成本核算中忽视环境成本等方面。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对产品成本的构成项目进行调整、细化成本核算工作、提高对直接生产制造成本相关经营活动成本的核算水平、并采取措施满足环境成本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2.
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加工企业,为了考核车间成本,通常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其方法根据各生产步骤间所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综合结转将各生产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以一个合计(综合)金额的形式转入该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成本项目。而分项结转将各生产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按照原始成本项目转入该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各个对应的成本项目中。  相似文献   

13.
彭广林 《财会月刊》2008,(11):67-67
成本还原是指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将产成品中所耗用的半成品的综合成本分解为原始成本项目。大多数《成本会计》教材是按照本月完工半成品的成本资料进行还原,下面结合具体实例介绍笔者总结的几种成本还原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春景 《财会月刊》2011,(10):34-35
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加工企业,为了考核车间成本,通常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其方法根据各生产步骤间所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综合结转将各生产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以一个合计(综合)金额的形式转入该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成本项目。而分项结转将各生产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按照原始成本项目转入该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各个对应的成本项目中。  相似文献   

15.
成本还原是指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将产成品中所耗用的半成品的综合成本分解为原始成本项目。大多数《成本会计》教材是按照本月完工半成品的成本资料进行还原,下面结合具体实例介绍笔者总结的几种成本还原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莉 《重庆财会》2003,(6):32-32
一般的《成本会计》教材采用的成本还原方法是利用成本还原率进行成本还原,本文着重介绍了另外一种成本还原方法.即按照半成品成本的成本项目构成比重进行成本还原。  相似文献   

17.
做法是:首先确定生产责任成本的构成,即从产品成本中扣除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租赁费、包装材料费、触煤购置费、财产保险费后,其余部分均为生产责任成本的构成项目,制定出生产责任成本考核定额,规定实现生产责任成本,发放基本工资;降低生产责任成本,按总降低额的20%提取奖金;超出生产责任成本按超出总额的20%扣发工资。然后,将生产责任成本考核指标逐级层层分解到车间、工段、班组,按季签订责任书,统一组织实施和考核,使每个岗位有指标,人人身上有担子。最后,审计科根据生产责任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对生产责任成本主…  相似文献   

18.
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在我国工业生产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得较为广泛,但从该种方法结转半成品成本的结果来看,并不能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因此还应将综合结转的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进行还原。分步法是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其中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的综合结转法最为常用,而采用这种方法就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在本文中.笔者就成本核算中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杨国栋 《活力》2006,(7):59-59
成本是一个企业为目前及未来的效益,而取得商品或劳务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成本按生产用途可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通常工业企业的制造成本70%以上是由材料成本构成的,材料成本在企业产品成本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材料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上一步骤的半成品随着实物的转移而转到下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明细账时,是将包括直接耗用的材料、人工和分担的制造费用在内的综合成本记入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这样,除了第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可按照成本项目考核其成本结构外,其余各步骤的“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中均包括了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半成品加工费用,从而不便于了解和考核产品成本结构和分析成本项目的升降情况。为满足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构成的管理需要,还应将逐步综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